9月8日晚,大眾集團在官網發布了與江淮汽車簽署諒解備忘錄的聲明,回應與“老伙伴”上汽、一汽集團的合作關系。大眾方面表示,在華合資企業上汽大眾、一汽-大眾的合作、生產、經營,以及所有的投資計劃、產品計劃與市場投放都將按規劃正常進行,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大眾汽車集團此前宣布的未來3-4年將推出的15款中國生產的新能源車型仍將會由現有的兩家合資企業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生產,以滿足中國市場消費者的需求。
就在前一天,大眾汽車集團與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國沃爾夫斯堡簽署諒解備忘錄,確定雙方將展開進一步商談,以期在聯合開發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領域達成長期戰略性合作。【參見《江淮與大眾聯姻落實! 將研產銷一體發展新能源汽車》】
大眾汽車官網聲明截圖
大眾汽車在中國已有上汽、一汽兩家合作伙伴,如今與江淮的聯姻,也被行業解讀為突破現有《汽車產業政策》中有關“同一家外商汽車企業(同類)可在國內建立最多兩家生產同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的規定。實際上,江淮與大眾的合作早有先例可循。
2011年,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和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共同出資18億元,各占比50%,成立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騰勢就是二者合作的結晶。在技術研發上,比亞迪和戴姆勒都貢獻出了優勢力量,但生產仍然掛在比亞迪自己的工廠,汽車資質也是用比亞迪的。
由此看來,大眾不太可能突破汽車合資建廠的規定,與上汽、一汽的合作還在繼續,與江淮聯姻最便捷的路徑就是用江淮的資質來生產新能源汽車。
從比亞迪戴姆勒成立合資公司,到雙方推出首款車型騰勢,這個過程花了三年時間。江淮大眾的合作要出成果,大約也有三年的孕育期。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箭在弦上,大眾汽車的聲明中已指出,未來3-4年將推出的15款中國生產的新能源車型,仍將會由現有的兩家合資企業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生產。因此,大眾與江淮的合作可能在三四年后才能結出果實。
簽訂協議時,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 CEO 海茲曼教授表示:“大眾汽車集團和江淮汽車將開展深入探討,最大程度上發掘雙方在現有和未來的平臺、技術及其他領域的優勢資源,盡快制定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戰略。大眾汽車集團 (中國)將進一步加強在純電動車領域的投入,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根據大眾汽車的產品計劃,在未來十年,推出超過30款純電動車型。其中15款新能源車型將由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分得,留給江淮的空間仍值得期待。
作者:杜俊儀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45557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