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們的時間截點,威馬汽車將推出一款真正主流的智能電動車產品,用戶在沒有補貼、沒有牌照的情況下也愿意購買的產品。”9月21日,在上海舉辦的“智能出行新可能”論壇上,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發出了此番豪言壯語。
這是沈暉創立威馬汽車以來首次公開亮相。在此之前,他最廣為人知的頭銜是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沃爾沃全球高級副總裁兼沃爾沃中國區董事長,是汽車行業資歷豐富的老將。
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
2015年初,沈暉離開吉利沃爾沃開啟自主造車之路。短暫加入過博泰,造車項目擱淺仍不改初心,同年12月創立了威馬汽車,定位是新能源汽車企業及出行方案提供商。威馬汽車在首輪融資中獲得了10億美元的支持,創下了國內造車團隊中數一數二的融資規模。
“128”戰略發布
此次演講中,沈暉透露了威馬汽車未來產品規劃的“128戰略”,即基于德國技術,調動全球資源,圍繞1個核心架構,延伸出“STD”、“PL”2個整車平臺,至少8款高品質主流智能汽車,2018年起,以每年超過一款新車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場,并通過創新的銷售、運營、金融、服務、信息策略等價值鏈解決方案,形成基礎的硬件平臺鋪設及智能車網覆蓋。2017年,威馬汽車將會服務先行,率先讓用戶體驗到威馬的出行服務。
沈暉表示,威馬汽車將以“車”為基礎立足點,傾聽用戶需求,首要任務是造一臺用戶在沒有牌照和補貼的情況下,也愿意購買的主流的智能汽車,并以此為基礎,逐步開放硬件平臺,讓更多的合作伙伴在這個平臺上去接觸用戶,發現價值,共同打造整個智能出行價值鏈。
“我在沃爾沃和菲亞特的工作經歷告訴我,造一臺價格合理、供應量穩定、質量可靠的菲亞特500,遠比造一臺手工打造的法拉利困難許多。但威馬的理想不是造一臺有錢人的玩具,而是真正改變大眾出行生態和出行體驗的主流產品。在前端,我們將讓用戶自己去最大可能的定義產品和需求;在后端,我們將以真正的工業4.0方式實現前段用戶的選裝要求。”
未來三年汽車的趨勢
“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內,汽車發展的加速度會越來越快,汽車價值鏈的技術奇點會出現,是汽車被重新定義的關鍵時期。”沈暉表示。“很多人已經談過未來汽車的趨勢,把3個月和30年后的情況都混在一塊說。我們更關注未來三年汽車會變成什么樣子。”
在沈暉看來,未來車企將不再是簡單的汽車制造商,而是出行服務提供商。面對90后等年輕群體,消費習慣正在發生變化,汽車使用權將比擁有權更重要。
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沈暉列舉了兩組研究預測數據:電動車將是儲能方案,2020年,全球電動汽車每天與電網之間的能量交互可達2.8億度。智能汽車將帶動產業價值鏈快速發展,到2025年,無人駕駛汽車隊全球經濟的影響可能高達19000億美元。
關于未來三年產品的具體趨勢,沈暉也提出了自己的判斷:
三年后,大規模無人駕駛(level 4)并不現實,但高級輔助駕駛將被廣泛應用,有限環境里的自動駕駛也很有可能實現。
另外,到2019年,動力電池性能會大幅提升,續航250km以下的電動汽車會被淘汰。“充電15分鐘,續航400km”將不再是口號。
物聯網的發展將給聯網車帶來更多的新的應用場景。
稍后第一電動網還將帶來對沈暉的專訪報道,敬請關注。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杜俊儀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45741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