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紅特絕群芳最,清譽高香不二門。”
從青錢柳、君山銀針,到恩施玉露、廬山云霧,不知不覺,我們尋跡中國探尋千年茶文化的雷丁車隊已經跨越了三省近四千公里,一路走來,跋山涉水,經歷了陡峭山路及各種復雜路況的磨難,更收獲了茶與車文化碰撞與融合的感動,體會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厚重與沉淀。
今天,雷丁車隊再次重裝出發,來到了此次“尋跡中國之一路雷丁一路茶”活動的第五站——安徽祁門,品極品紅茶,探深層文化。
由于不想錯過采茶的最佳時辰——清晨,我們車隊一行不到6點就從縣城出發,遠處的一大片茶山還籠罩在朦朧晨霧之中,一路上各種古色古香的建筑搭配現代化的涂鴉,色彩張揚,又不失內涵。
臨近茶山,綠色的草木多了起來,空氣越來越清新,土地、草木都散發著自然的芬芳,但我們卻不敢太過放松,因為道路越來越難走了。盤旋的山路雖然相對平坦,但不斷的曲折上坡和連續的急彎窄路也給車輛的通行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尤其當行到半山腰,一側是石頭錯亂分布的垂直山體,另一側就是坡度極陡的縱深斷崖。
不過,雷丁汽車澎湃的動力和機敏的制動,還有良好的通過性能,給我們注入了強大的信心,推動著我們繼續前進。
終于,車隊順利抵達了茶園,薄霧還沒散去,給綠油油的茶園平添了幾分神秘。淳樸的茶農們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勞作,當地人介紹,祁紅的采摘季節是春夏兩季,茶農們對采摘標準要求極高,往往只采鮮嫩茶芽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以保證成茶質量。
就像每一輛雷丁車,從研發到生產,再到質量檢測,每一步都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以保證消費者買到的都是精品,而其掌握的鋰電核心技術更是代表了行業發展的趨勢。
除了采摘標準嚴格,祁紅在制茶方面也是一絕,主要包括初制和精制兩大過程,熱情的茶農們帶我們親身體驗了一把。
初制包括萎凋、揉捻、發酵、烘干等工序,其中發酵是紅茶制作的獨特階段,室溫需控制在30度以下,是決定祁紅品質的關鍵,初制成品還不是真正的成品,稱為紅毛茶;將紅毛茶分清長短、粗細、輕重、剔除雜質,再經毛篩、抖篩、分篩、緊門、撩篩、切斷等12道工序才成為真正的祁門紅茶。
精制加工后的祁紅茶,外形條索緊結細小如眉,苗秀顯毫,色澤烏潤;茶葉香氣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蘭花香,國際茶市上把這種香氣專門叫做“祁門香”;茶葉湯色和葉底顏色紅艷明亮,口感鮮醇酣厚,即便與牛奶和糖調飲,其香不僅不減,反而更加馥郁,品一口唇齒留香,回味綿長。
過程的復雜和嚴苛,造就了祁門紅茶的優秀品質和世界知名的美譽。所以,祁紅才得以成為英國女王和王室的至愛飲品,高香美譽,香名遠播,并被譽為 “紅茶皇后”。
“好事多磨”,好茶,好車都不外乎如此。在對生產制造的嚴格標準上,雷丁與祁門紅茶有異曲同工之妙。雷丁擁有汽車標準的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車間,更有200多道檢驗工序保證產品優秀品質,才造就了雷丁國民電動汽車引領者的行業地位。
尋跡中國之一路雷丁一路茶活動已經走過了五站,每一站都有不同的美景,不同的感受,和不同文化碰撞的火花,我們樂在其中,更期待繼續前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5180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