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推遲一年實施,懶于新能源的乘用車企獲得喘息之機,但這也是最后的備戰(zhàn)機會。12月15日下午,在由第一電動網主辦的第八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8)乘用車分論壇上,奇瑞新能源市場部長盧華平分享了對行業(yè)的觀察及奇瑞新能源的規(guī)劃,以及對未來市場的考量。
盧華平預計,2017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可能達到55萬輛,增速接近70%,純電動占80%的比重,預計可以達到44萬輛,增速是76%,這是對今年整個市場的一個容量判斷。從行業(yè)上市新車情況看,他把新車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全新車型,第二類是續(xù)航升級,第三類是配制組合調整,第四類是小改款,今年全新車和續(xù)航升級加起來一共上市45款,全新上市31款,續(xù)航升級是14款,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行業(yè)的競爭激烈程度是非常強的,今年是歷史以來最強的一年。
他分析道,新車上市的第一個特征是產品呈現大型化的趨勢,2016年和2015年的所有新,平均車型軸距是在2.45米不到,今年軸距增加了70毫米。第二個特征SUV銷量走強特征非常明顯,整個市場的銷量情況,2015年市場上沒有SUV車型,2016年有少量的SUV車型,銷量大概占2%左右,今年突破了5%,達到5.4%,目前的續(xù)航是245公里,消費趨勢比較明顯。
關于市場集中度,從私人用戶在全國31個省市的占比拉出來看,整個市場的前10占比,由2016年88%到今年的86%,下降了2.1%,市場集中度在下降,第二個特點就是內部結構已經發(fā)生變化,北京的比重沒有想象中大,下降了百分之十,其中山東、浙江、河南三個省份的占比是在擴大的,其中山東擴大的最大,達到了9.2%,整個比重占全國私人用戶比重接近13%。
專用市場上,分時租賃市場目前規(guī)模在30萬輛左右,根據專業(yè)的研究報告,預計2025年,這個市場可以達到600萬輛。第二個市場就是網約車,目前規(guī)模大概在55萬輛左右,EV適合網約車,現在EV占比不是太高,隨著技術突破,市場空間是比較巨大的,150個城市已經出臺了網約車的細則,新增的專車市場必須用新能源車。出租車市場電動化的趨勢也是比較明顯,目前有11個省、74個市規(guī)劃了出租車電動化的要求,預計到2018年實施的可能性比較大。
盧華平對明年的市場也作出了判斷,“市場還會高速發(fā)展,但是增速會下降,因為規(guī)模在擴大,預計明年的增長大概40%,預計規(guī)模是62萬,這里僅僅是說純電動市場。第一個真正的市場競爭始于2017年,為什么?2017年一共有45款全新車型跟續(xù)航升級車型上市,跟往年相比是完全不一樣的,增速是在加大。另外一個,一些市場的促銷,以往是看不到的,像今年,在北京市場有些車型它的促銷力度已經超過了2萬,達到了2.2萬,真正的競爭才剛剛開始,今年是第一年,明年可能會繼續(xù)加大。
第二個是消費升級勢不可當,智能化、大型化、SUV化是發(fā)展趨勢。第三是市場集中度在下降,經過低速電動車培育市場,將首先實現純電動的自然增長,剛才增長最快的三大市場,河南、浙江,最主要的是山東,其中河南和山東兩個省市是因為它經過低速電動車培育,低速電動車發(fā)展很快,未來純電動在這類市場更有空間,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第四是電動化將首先在專業(yè)市場滲透,然后逐步發(fā)展到私人市場。
盧華平談到未來時說,政策將面臨大幅退坡:國補與續(xù)航、能量密度和百公里能耗相關;地補存在大概率取消的可能。雖然市場前景比較好,但是也要面臨一些挑戰(zhàn),例如政策穩(wěn)定性不足,讓企業(yè)無所適從:將原兩年調一次的補貼政策,加快到一年一次,很多企業(yè)剛剛上市的新車,將面臨年后無補貼的窘境;地方隱形保護不利于市場化:在國家新能源車型推薦目錄外,很多地方政府另外再設定準入門檻,重復申報,加大企業(yè)經營成本。使用環(huán)境不理想:車樁比不合理(5:1);小區(qū)充電樁安裝流程長,手續(xù)復雜。續(xù)航和充電時間仍是消費的主要顧慮:里程焦慮、充電憤怒。
面對機遇與挑戰(zhàn),奇瑞新能源怎么做?盧華平表示,奇瑞新能源的目標是2020年年銷量達到20萬輛,新能源技術第一,成為行業(yè)領先者,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奇瑞新能源市場同奇瑞傳統車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并肩成為三大主力市場。
技術規(guī)劃方面,奇瑞全系列新能源乘用車研發(fā)體系規(guī)劃了全系列的新能源乘用車研發(fā)體系和集成平臺、四大新能源整車平臺,五大通用子系統,七大核心技術,通過自合和整合提升技術水平。奇瑞新能源首臺動力電池系統正式下線,并實現裝車;eQ1項目共有220份專利(外觀+發(fā)明+實用新型),其中外觀專利32份,發(fā)明+實用新型188份,獨創(chuàng)了多個國內第一。同時,整合全球資源,快速提升技術水平,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株式會社安川電機三方擬在蕪湖建立蕪湖奇瑞安川電驅動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的電機驅動系統的開發(fā)、生產、銷售工作,立足于面向包括奇瑞新能源在內的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提供電機驅動系統,成為電機驅動龍頭企業(yè)。每個專業(yè)市場,奇瑞新能源都有適合的產品滿足需求。此外, 還與行業(yè)內多個專業(yè)市場客戶展開了戰(zhàn)略合作,像首汽等都展開分時租賃合作,在用戶的支持之下,奇瑞新能源再創(chuàng)新高,行業(yè)地位從去年的第七名上升到第五名,占有率上升了1.5個點。明年年初有一款SUV即將上市,續(xù)航要達到450公里。
如何應對退坡帶來的影響?盧華平表示,第一個是產品升級,未來的乘用車小型車達到150公里,大車達到400公里才有競爭力,都是向140wh/kg靠近。明年政策退坡以后成本分攤有可能調整價格,經銷商有可能要縮減,企業(yè)將通過內部降本進行分擔。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楊曉紅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59797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