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汽車智能化演變的先軍,無人駕駛明星項目禾多科技、Roadstar.ai、景馳科技、智行者等在激光雷達公司Velodyne的車展論壇上同臺亮相。
禾多科技創始人倪凱(右一)
其中,禾多科技創始人倪凱透露,高速項目HoloPilot已實現了在高速公路上的自動駕駛,包括跟車、自主換道、自主超車、上下匝道等功能,并同時表示,將利用自動駕駛可以解決共享出行的痛點,“比如停取車、最后一公里和夜間調度等場景,有助于降低人力成本,提升運營效率。”
倪凱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和佐治亞理工學院,曾任職于微軟和百度,創建了百度的無人駕駛團隊,是中國自動駕駛領域的先行者,在2017年6月創建禾多科技,專注于打造基于前沿人工智能技術和汽車工業技術的自動駕駛方案。
2017年7月,禾多科技獲得由IDG和四維圖新領投、知合控股和BAI跟投的千萬美元級別天使輪融資。四維圖新作為禾多的股東,將解決無人駕駛關鍵環節高精度地圖的資質和應用問題。
據鈦媒體此前報道,禾多科技將無人駕駛方案定位為美國SAE標準下的Level 3.5階段,解決人接管車過程中平滑過渡的痛點。”L3.5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是依靠最先進的人工智能算法,針對不同的場景研發自動駕駛量產解決方案,既可實現無人駕駛(L4),也可保留人的接管權(L3)。”禾多科技創始人倪凱說。
據了解,禾多科技具備從車輛線控、底層多傳感器技術到上層自動駕駛核心算法模塊的完整布局,是少數擁有全棧自動駕駛研發能力的公司之一。
而在技術落地方面,禾多科技也是希望能夠盡快實現產業化,“目前我們主要專注于高速公路、城市環路等封閉道路,以及最后一公里這兩大應用場景?!蹦邉P說。
目前禾多科技的高速項目HoloPilot已實現了在高速公路上的自動駕駛,包括跟車、自主換道、自主超車、上下匝道等功能。其中,禾多科技的上下匝道技術可順暢接駁高速路和立交橋,實現高速路之間的轉換,無需人工接管。
“最后一公里的場景以代客泊車為代表,禾多科技的HoloParking項目可實現車輛自動尋找車位、泊車入位和泊出至指定地點等功能,駕駛者僅需在固定地點交接車輛即可?!蹦邉P告訴鈦媒體。
在倪凱看來,自動駕駛能夠解決共享出行的以下痛點:
停取車: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于停車和取車時,車輛可以自動完成尋找空余車位、自動選擇路線、停車入庫等行為,取車時亦是如此,將大幅減少停取車所耗費的時間。倪凱博士表示:“代客泊車,有可能是自動駕駛在共享出行領域最先商業化的場景之一。”
最后一公里:隨著代客泊車技術的升級,用戶可以在停車場附近上下車。擁有該技術的車輛,能不用進入地庫就自動尋找周邊車位并完成還車、取車行為,大大提升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效率。
夜間調度:共享汽車的區域投放需求伴隨著用戶群體行為也會有潮汐般的特性——上班高峰時用車需求集中在住宅區域,下班高峰時需求集中則在辦公商業區。和共享單車不同的是,汽車的調度無法人為批量進行,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夜間波谷時段,車輛通過自動駕駛技術可實現停車網點之間的自動調度,完成空間上的高效遷移。
目前來看,無人駕駛的應用收到技術、場景以及政策法規等多重因素限制,而共享出行所在的城市環境、高速標準道路以及港口等簡單環境都是無人駕駛落地的主要方向。禾多科技的應用方向無疑屬于主流選擇,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克服關鍵技術環節、獲得營運資質以及法律許可,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來源:鈦媒體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67698
以上內容轉載自鈦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