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中國汽車行業首個人工智能實驗室——上汽集團人工智能實驗室成立。
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祖似杰稱,上汽的人工智能實驗室不會聚焦于太多理論和基礎技術研究,而是以場景為導向,著眼于推動人工智能面向產業的項目落地,主要的應用方向為:智能駕駛、智能制造和智慧出行。
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祖似杰
據介紹,上汽人工智能實驗室已經擁有近七十人的隊伍,匯集來自北大、清華、交大、復旦、BAT等各個高校和行業的人才。
除了成立人工智能實驗室,上汽還將成立一個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實驗室和科技公司在上汽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實驗室主要服務于集團戰略,而科技公司則逐漸會將一些算法進行開放,為行業內外的企業服務。”祖似杰說。
談及成立人工智能實驗室的初衷,祖似杰表示,過去的汽車行業是工業,現在的汽車產業是工業和信息產業的結合,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引領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會引發企業發展的鏈式突破,因此,“車企要掌握自己的命運,自主掌握核心技術。”
坐在數據的金礦上
在車企的數字化轉型中,上汽集團無疑是布局最為密集的一個。2017年4月,上汽提出“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和共享化”的產業新四化發展策略,并圍繞這四大方向做了相應部署。
據公開信息顯示,在智慧出行方面,上汽集團旗下的環球車享的業務已進入全國62座城市,上牌運營車輛達到2.7萬輛,注冊會員超過250萬人。而鈦媒體獲悉,上汽集團的網約車業務也將于今年9月推出,且在今年第四季度率先在上海展開試運營。
而上汽旗下的安吉汽車租賃已布局全國38個城市,擁有120個門店,車隊規模1萬輛,個人會員近200萬。
在智能制造方面,上汽集團也在去年通過大通公司推出大規模定制開發的SUV車型大通D90,運用互聯網平臺,與250多萬名“粉絲”實現直聯與交互,讓用戶深度參與產品的定義、開發、定價、選配等6大環節,滿足個性化汽車消費需求。
同時,據介紹,上汽集團還在推進零部件企業的工業互聯網項目,今年底將先期形成3個樣板工廠,以實現全供應鏈透明,運營效率提升,快速響應客戶個性化需求,及時生產與交付。
而在炙手可熱的智能駕駛方面,上汽集團已完成兩代智能駕駛整車平臺開發,以及集成5G通訊技術的車聯網平臺,開展了封閉試驗場、高速公路、特定園區及城區、地面及地下停車場等應用場景下的智能駕駛技術研究,整車測試累計里程超過6萬公里。
搭載斑馬智能行車系統的上汽互聯網汽車,銷量已經突破60萬輛,每日產生海量用戶行車和行為數據,為上汽智能駕駛技術研究提供了大數據支撐。
而今年9月份,搭載“最后一公里”自主泊車功能的榮威MARVEL X也將正式上市,成為中國首款真正實現“特定場景無人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量產車型。其他如高速車隊自動駕駛、城區自動駕駛等技術也將在明、后年投入商業化應用。
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祖似杰表示,上汽在智能化和數字化領域的業務布局已經產生大量數據,而上汽也為此成立了上汽云計算中心。如今,上汽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成立也將繼續服務于智能駕駛、智能制造和智慧出行這三大方向。
“我們已經坐在這些數據的金礦上面,現在開始利用人工智能作為挖礦的手段。”祖似杰表示。
據介紹,在出行領域, 上汽集團以即將設立的網約車公司為抓手,整合現有的“環球車享”、“安吉汽車租賃”等相關服務,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打造一個功能全面的智慧出行服務平臺。
而智慧物流領域,更是上汽成立人工智能實驗室的前哨。據祖似杰介紹。上汽人工智能實驗室團隊最初即為解決安吉物流的問題而成立。“上汽集團自主研發的SORUCE從國內外最新文獻資料、專利等方面來看,處于國內外比較先進的水平,整個算法體系上目前能夠做到深度學習。在整車物流方面,在長三角地區進行測算,之前10個小時的工作量,現在10分鐘就能完成。”祖似杰說。
“利用人工智能解決問題,要靠上汽自己”
與目前互聯網巨頭成立的人工智能實驗室不同,上汽對自身人工智能實驗室角色有明確定位,即上汽的人工智能實驗室不會做太多基礎理論研發工作,而是將人工智能技術在實際業務中進行落地應用。
“我們的策略是產研學結合,在基礎理論方面,會和國內外高校進行深度結合。”祖似杰介紹。
上汽人工智能實驗室技術負責人金博士表示,憑借地緣優勢,上汽的人工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已經與復旦、同濟等大學的實驗室有密切合作,現在不少大學的人工智能領域教授就在上汽人工智能實驗室上班,“他們很希望將自己的技術落地,而上汽擁有豐富的落地場景。”
著眼于技術落地也是上汽獨立成立人工智能實驗室的原因之一。
“汽車產業集成度高,產業鏈復雜,我們和阿里、百度的實驗室都交流過,互聯網企業向我們表示過自己對汽車不夠了解,可以做些基礎工作,然而真正要解決現實的問題還是要靠上汽自己,因為我們對業務最熟悉,對場景最熟悉。”祖似杰表示,“同時,上汽也曾想嫁接互聯網現有研發成果,可是正因為這種不了解,我們發現難以做到。”
當然,上汽的人工智能實驗室不會從零開始,據透露,實驗室會設立技術委員會,聘請來自BAT和行業里頂尖的人才,擔任實驗室顧問。
伴隨上汽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成立,數據統籌工作已經開始推進。“數據匯集工作會是今年的重點工作,以前的數據是孤島,現在上汽集團會成立一個數據的平臺,對數據進行匯總、分類等事項,現在,我們已經有一個數據庫技術,迭代到3.0版本。”祖似杰表示。
在祖似杰看來,汽車行業會進入低速增長期,車企要對資源進行高效利用,因此上汽會度人工智能進行全局化布局。“汽車行業將來會進入一個低速增長期,但這個低速增長不是在總量上,而是在高質量上 ,所以要通過人工智能對資源進行高效利用,提高高質量生產和經濟密度。”祖似杰說。
來源:鈦媒體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71333
以上內容轉載自鈦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