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于2011年7月購買了日產汽車的電動汽車(EV)”LEAF”(中國名:聆風)。也許有讀者會想,”國土遼闊的美國竟然有人會買EV”。
的確,目前EV充電一次的行駛距離還存在限制。這在實用方面可能會成為一大瓶頸。即便如此筆者還是決定購買LEAF,是因為筆者想要多少為社會做點貢獻。
筆者的孩提時代是在美國西海岸的”硅谷”度過的,現在仍居住在這里。從孩提時代開始,筆者就非常關注硅谷的空氣污染問題,地球變暖更是增加了筆者的擔憂。
另外,出于對美國政治和國家安全保障的考慮,從海外進口石油使得大量資金流出美國,損害了國家利益。就這一點而言,筆者也愿意購買LEAF。筆者有兩位計劃購買LEAF的朋友也是出于同樣的想法。
1萬美元以上的補助金
推動消費者購買LEAF的,是美國政府的減稅和提供補助金的政策。LEAF單體的價格含稅等約為3萬8000美元。另外,車庫中還需要導入240V的充電裝置”EVSE(electric vehicle supply equipment)”。該裝置需要約3000美元。也就是說,共計要花費約4萬多美元。
不過,補助金等共計有約1萬1500美元,因此實際上與其他中級汽車一樣,只需3萬美元左右就能買到手。其中,美國聯邦政府減免的稅金為7500美元。加利福尼亞州政府提供的補助金為2500美元。此外,美國聯邦政府還為設置EVSE的成本減免了50%的稅金(截至2010年)。
購買EV時,除了初期費用外,還要考慮將來電池劣化時更換電池的費用。雖然美國日產汽車北美公司(Nissan North America,以下簡稱日產北美)沒有公開電池更換費用,不過據某新聞媒體報道,目前全部更換需要1萬8000美元。當然,將來這一價格應該會下降,但用戶的負擔仍然不小。
不過,維護費用方面,EV比汽油車有優勢。硅谷地區的電力運營商面向EV設定了電費比較便宜的時間段,容量24kWh的電池用約1.2美元即可充滿電。充滿電后能行駛約130km。如果與中級汽油車行駛相同的距離,燃料費約為10美元。EV也無需定期換油等。從這些方面來看,筆者認為,EV的長期維護費與汽油車差不多。
只行駛10km卻減少”71km?”
LEAF的行駛真的非常舒適。與汽油車不同,按下按鈕就能立即啟動馬達,基本是以無聲狀態起步。乘坐過LEAF的朋友說,”這有點兒太過無聲了”,筆者認為這種形容最貼切不過。
最大的問題還是”行駛距離”。筆者每次向朋友說起購買了LEAF都會被問及”能行駛多遠”。不過,筆者的回答是公正的:”因情況而異”。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的評測是,LEAF充電一次的行駛距離為117km。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美國LEAF用戶都認為這一評價比較準確。
筆者經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當然,速度越快耗電量越大。使用空調也會增加耗電量。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坡道。比如,爬筆者住處附近的陡坡時,雖然只有10km,但剩余的可行駛距離會減少”71km”。所以,EV好像不適合坡道多的地區。
日產汽車為了減輕對電池循環壽命的不良影響,推薦充電時最大只充滿80%。這也是讓LEAF用戶更加關注行駛距離的一個因素。筆者最近即使在使用高速公路會更快的情況下,也會經常選擇普通公路。
很難找到充電設備
為了解決這種行駛距離問題,政府和汽車行業等開始致力于充電設備的普及。尤其是在環保意識較高的硅谷附近,相繼設置了充電設備。例如,美國思科系統、美國谷歌和美國邁威爾科技分別在停車場設置了EV充電設備。另外,美國充電設備廠商Coulomb Technologies還開設了刊登有該設備設置信息的Web網站。
不過,目前LEAF車載導航儀系統中注冊的充電設備信息還比較少,出門時不容易找到充電設備。因此,筆者迄今為止還沒有在自家以外的地方充過電。
LEAF供貨量的44%銷往美國
據日產北美介紹,截至2011年8月22日,LEAF的全球供貨量為1萬2087輛。其中5287輛、即總供貨量的44%銷往了”汽油社會大國”美國市場。這一消息肯定會讓宣布2015年之前在美國行駛100萬輛EV的奧巴馬總統喜不勝收。
據美國某新聞媒體報道,日產為了在EV市場上取得成功,投入了56億美元的資金。在美國,這筆資金的一部分用到了兩種電視廣告、廣告牌以及雜志廣告等營銷活動上。
其中,在美國備受關注的一則電視廣告,描繪了烘干機和電動牙刷等全部利用汽油驅動的虛擬世界(圖3)。估計目的是為了傳遞這樣一種信息:”利用汽油驅動,并且會排放尾氣和發出噪聲的家電產品難以想象。所以,汽車也應該用電來驅動”。
日產北美為了擴大美國普通消費者尚未熟知的EV認知度,在全美各個城市舉辦了提供LEAF試駕和各種信息的活動”Drive Electric Tour”。據該公司介紹,預定2012年1月之前在48座城市舉行。預計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期間,LEAF的試駕次數將達到約5萬次。
改變原來的EV印象
美國市場調查公司Gartner汽車部副總裁Thilo Koslowski表示,”隨著LEAF在普通道路上的行駛,看見這種情景的美國人可能會感覺EV終于成了實際可選的選項之一”。此前在美國,特斯拉汽車的雙座跑車”Roadster”作為EV廣為人知。但Roadster售價高達10萬美元以上,讓人感覺這是”有錢人的玩具”。LEAF的亮相一下子拉近了EV與普通消費者的距離。不過,Koslowski預測EV在美國市場上的比率”2020年之前只能達到5~8%”,這種預測在LEAF亮相后也沒有改變。
EV普及促進團體Plug In America(美國新能源汽車倡導者、非贏利性組織)工業委員會主席兼總監Ron Freund從1980年代開始就經歷了EV的千錘百煉。Freund認為,讓美國消費者感覺EV有望普及的是特斯拉汽車。”LEAF的沖擊在于,加上補助金等在內,EV的價格降到了普通消費者也能買得起的程度”(Freund)。目前,美國已有21個州實施了支援EV導入的補助金政策。
Freund對LEAF的易用性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尤其是可在面板上顯示剩余行駛距離等的信息提供功能較原來的EV有了大幅改善。
突如其來的鼓掌
截至2011年8月,日產北美只在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夏威夷州、俄勒岡州、田納西州和華盛頓州供貨了LEAF。在硅谷,每天能看到1~3輛LEAF。筆者感覺”LEAF人口”相當高了。事實上,硅谷開設了LEAF車主俱樂部。
2011年7月,筆者參加了LEAF車主俱樂部”SF BayLEAFs”的集會。此次集會共有45輛LEAF和55位會員參加,大部分都是40歲以上的男性。當然了,在技術行業工作的人也很多。其中,還有從很久以前就開始參加EV普及活動的人士。
作自我介紹時,筆者說明了參加此次集會的目的除車主身份外,還想作為作者進行采訪。當筆者介紹說刊登文章的媒體”是開發LEAF部件等的日本技術人員經常閱讀的雜志”時,大家突然鼓起掌來。車主們高度評價了LEAF提供的用戶體驗,似乎對實現這種體驗的技術人員懷有深深的敬意。
自己動手將白熾燈泡換成LED
集會的話題包括電力運營商的電費設定、LEAF的駕駛方法以及充電方法等。
其中氣氛尤其熱烈的是關于LEAF改造的話題。例如,某位車主認為”(讓人在意行駛距離的)LEAF不適合使用耗電量較大的白熾燈泡型車燈”,并介紹了將其全部更換為LED的方法。
另外,加利福尼亞州風險企業改造的EVSE也吸引了大家的關注。該公司將日產為LEAF標配的120V便攜式EVSE改成了240V。這樣便可縮短充電時間。該服務最低以239美元的價格提供。
Gartner公司的Koslowski表示,LEAF能否在美國市場上取得成功,要根據中西部等保守傾向最強烈地區的銷售動向來判斷。日產北美2011年7月宣布了將2012年款LEAF的銷售地區擴大至阿拉巴馬州及喬治亞州等9個地區的計劃。Koslowski指出的EV普及的真正考驗現在才要開始。
( 編輯/王慰祖 )
來源:技術在線
作者:Phil Keys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qiye/852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