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訊 在11月27日開幕的”FISITA 2012世界汽車工程年會”上,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CEO康思遠(Olaf Kastner)接受了第一電動網作者的采訪。當問及寶馬首款量產電動車i3以及華晨寶馬即將亮相的合資自主新能源品牌車型的未來價格區間時,他并未透露,但他認為”車必須讓消費者買得起”。
上述觀點在他此次會議的演講中也提到過。他告訴作者:”售價或許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如果我們的車對它所在的細分市場來說太貴了,那就沒人買了。你不可以定一個高出市場一倍的價格。”
雖然寶馬為豪華車品牌,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可以忽略消費者對價格的要求。”你給出一個完美的構想但沒人買的起,那不是一家還想活下去的公司應該做的。別忘了公司得靠它的客戶活著。” 康思遠認為,忽略消費者對價格的要求,將”在美麗中死亡”。
在他題為《低碳經濟下中國和世界的汽車與交通》的演講中,展示了一張寶馬新能源車的產品路線圖:從2008年在洛杉磯車展亮相的MINI E,到即將于2013年亮相的華晨寶馬新能源車全新品牌,寶馬新能源車的每一步都和中國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以及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對于一家扎根中國的合資品牌來說,更是如此。
康思遠說:”在過去幾年中,西方國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進展略顯緩慢。相比之下,中國和韓國的電池管理以及電池的研發上發展迅猛,中國已經出現了數家極具競爭優勢的電池供應商,這也從一個側面展示了今后(新能源車)產業的發展前景。中國會在(新能源車)技術上走在世界的前列。”
幾年來,寶馬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可謂腳踏實地。不僅有MINI E和ActiveE的路試和明年即將上市的i3,2010年北京車展亮相的純電動 ECHO以及2011年跟進的插電混動F10五系長軸距更是完全來自中國、目標中國的有力產品。和其他合資車企一樣,寶馬也面臨著國家對新能源車和自主品牌這兩項重要發展目標的壓力。因此華晨寶馬將在2013年在中國市場上推出全新的新能源車品牌。
通過采集運營近兩年的MINI E路試(中國路試地點是北京和深圳)的測試數據,寶馬對于中國電動汽車消費者已經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認識。在演講中,康思遠提到:”我們也相信插電式電動車、純電動車將會是我們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有很多消費者表示在購買第二輛車時會考慮電動汽車。”
康思遠還表示:”寶馬之前的ECHO項目和五系插電混動都有很好的駕駛體驗,其中后者明年還將在中國上市。我們的新產品會和它們有些區別。我們認為中國對新能源車有一定的需求。中國的一些法規已經開始限制燃油車(比如北京限購政策),因此我們必須生產新能源車,因為消費者需要駕駛汽車。”
( 編輯/羅新雨 )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羅新雨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renwu/1667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