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界,“云度新能源”這一名號日漸為人所熟知。這個2015年底成立,植根福建的新興造車企業,集結了眾多老汽車人,憑著“工匠精神”般務實謙虛的作風,加上互聯網思維的創新理念,被汽車界長期觀察者們看好。目前云度15輛樣車的檢測實驗全獲通過,首款定位純電動的小型SUV——云度A101諜照亦已曝光,生產資質申請也在審查中,一旦獲得生產許可,中國新能源汽車界就將新增一支生力軍。
這一切,離不開云度新能源“掌門人”劉心文的運籌帷幄。這個有近三十年經驗的老汽車人,從車間工人起步,做車間主任,當發動機廠廠長,任整車公司老總。最后,年過半百的他,還又接下了新建一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重擔。他說,人生就是不斷挑戰,而且其樂無窮。
、
云度新能源總經理劉心文
回鄉創業
劉心文出生在福建南平一個小干部家庭。雖然他年少調皮,但憑著聰明才智,還是考取了安徽工學院(現為合肥工業大學)內燃機專業,并在發動機領域做了17年,才轉去做整車。他常說:“我是學發動機的,沒想到現在在做消滅發動機的事。”
翻開劉心文履歷,技術出身的他,可謂在一路挑戰中奮進。他大學畢業后加入南汽做技術員。最初承擔領導職責,他管理的是連續兩年全廠最差的車間,一年后,最差變成了最好。1997年,南京依維柯索菲姆發動機公司飽受發動機燒機油之苦,他被任命為攻關組長,用時一年,將故障率從60%降到2%。南京菲亞特發動機廠生產的發動機后油封漏油,他擔任工廠廠長3天,就將問題鎖定在曲軸軸頸拋光工藝上,解決了漏油問題。此后他還組織籌建長沙眾泰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完成兩款意大利引進車型的工廠建設等工作。他進入新能源汽車界,則是在奇瑞新能源公司總經理任上。在此期間,奇瑞新能源從一個研發和試制階段,邁向了年銷售過萬輛的市場化階段。
當劉心文在新能源汽車江湖再次登場時,已是云度的股東之一,并擔任總經理。原來2015年,劉心文因事回福建。期間,福建省和莆田市政府有關領導多次拜訪,曉之以情、動之以禮地打動了福建老鄉劉心文,讓他掌舵福汽云度新能源項目。劉心文說,“我以為職業生涯會在奇瑞結束了,沒想到最后還有這么大挑戰:打造福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
務實創新
說是大挑戰,一點也不夸張。在全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如火如荼之時,福建似乎是個“洼地”,新能源汽車生產和市場兩頭都不強。在這里成立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確實需要十足的勇氣和能力。
新品牌、新企業,怎么去和別人競爭?劉心文說,要建新能源汽車,不缺資金,不缺土地,不缺政策,缺的是有經驗的團隊,只有一批有經驗的人一起發力,才能在一個相對比較高的起點上把車做出來。于是,他利用在行業內的人脈,短時間內,聚集了一大批、平均造車經驗十幾年的新能源汽車人才隊伍來到莆田,開始創造新事業。
除了團隊,公司治理結構的創新,讓公司決策更高效也是其信心重要來源。云度最大的特點,是混合所有制經營結構。劉心文要求股東賦予其團隊最大的權限,保證在效率上搶回1/3的時間。同時給予公司骨干以期權、股權,真金白銀地激發員工動力。
雖然有政策、資金、人才等作為強大后盾,劉心文給產品定位還是非常務實。劉心文認為,作為耐用的消費品,汽車的的性價比大概可以在五個維度上體現:造型、性能、價格、體驗和服務。劉心文給自己第一款車定的小目標是:五個維度中一個卓越,一個優秀,三個不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不可能公司成立一兩年,就想著超越別人,這會誤導公司發展,還是要腳踏實地。要先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力,再步步增進。第一款車進入國內主流市場,成為主流產品;第二款車要與自主品牌最為優秀的產品競爭,并取得優勢地位;第三款車要達到國際化水平。”
云度新能源以當前熱銷的SUV車型作為切入點,明年將有兩款車上市,都是SUV。第一款在六七月份,第二款暫定11月。在銷量上,云度新能源也給出了明確的目標:2017年產品上市首年,目標銷量1萬輛;2018年達到5萬輛左右;2020年突破10萬輛,進入國際智能互聯電動汽車的先進行列。
迎戰共享化、智能化
除了在企業管理、產品定義上創新,云度新能源也準備在營銷和智能化方面探索新路徑。
電動汽車整車銷售和租賃,再加上平臺共享,是目前云度提出的新營銷模式。作為一家新公司,云度新能源希望在共享上發揮一些作用,利用人員和技術上的優勢,開發出一兩個電動汽車的底盤架構,分享給同行有需要的企業。“云度公司做的平臺化車,60%多是可以共享的。平臺化開發的好處,在于節省周期、節省成本。真正知道造車的人都懂它的好處。”
網約車,作為新能源汽車搶占的另一個市場,也是云度新能源產品營銷的目標市場。劉心文指出,“未來人們出行,超過350公里一般會選擇乘坐高鐵。而350公里以內,一定是新能源汽車比傳統汽車好用。只要解決了充電問題,它的便捷性、節能性都優于傳統汽車。只要通過互聯網手段,把其與充電、約車等智能APP串聯,會給客戶帶來更多便利。”同時,劉心文說,會給予網約車一些特殊功能,例如租賃市場需求較大的一鍵升窗等功能,以滿足這群顧客的獨特需求。
智能駕駛是“萬物互聯”的最好載體,“無人駕駛”是汽車智能的終極發展方向。對此,劉心文表示,云度新能源成立伊始,便在行業內挖掘人才,專門成立了智能互聯團隊,深入開展智能駕駛研發、深度合作等工作。即將上市的第一款車已經配置了一些智能駕駛技術,到第二款的時候會配置更多。同時,云度新能源會支持一些高校車隊在輪轂電機、無人駕駛等技術上的研究。“不是說非要等到無人駕駛所有技術成熟了,我才去應用。而是只要有好的成熟技術,我就搭載在產業化車里。”
“為改變而生”,是云度提出的品牌口號。在劉心文看來,他并沒有刻意去追求創新和改變,但始終追求產品的先進性和競爭力,不被潮流拉下,不被消費趨勢拉下。劉心文說,“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打造出讓消費者喜歡的車、認可的品牌。”他認為,人生就是在不斷挑戰,要有勇氣走出去面對一切事物。“你去挑戰了,就會發現其樂無窮。”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章漣漪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renwu/4756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