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9 月 26 日推送,特斯拉 V10 版本的軟件更新已經發布快一個月的時間了,其中最受關注的智能召喚(Smrt Summon)功能也快被各大網友玩壞了。幾大社交網站上充斥著用戶在停車場拍攝的體驗視頻,絕大多數表現還算不錯,但也有不少剮蹭、撞車的小事故發生。
這種近似「全民狂歡」式的追捧,在初代版本 Autopilot 上線后很久都沒發生過了。
馬斯克發推表示,更新后的幾天內,智能召喚的使用次數已經突破了 55 萬次,這個數字現在可能已經突破百萬了。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病毒式的傳播效果,極客公園(ID:geekprk)認為,一方面特斯拉本身就是一個火熱的話題,它的任何新動作都會引來激烈的討論;另一方面智能召喚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屬于「無人駕駛」的范疇,除了特斯拉沒有任何量產車型有搭載類似的功能,用戶肯定會抓住機會嘗試。
特斯拉 CEO 馬斯克在 Twitter 上稱,更新后幾天內智能召喚功能使用量就突破了55萬次 | 截圖
只不過并非所有的特斯拉車主都有機會嘗鮮。智能召喚功能包含在 FSD 全自動駕駛套件中,這意味著你需要在 Autopilot 的基礎上額外支付 6000 美金才能獲得。只不過部分用戶有了糟糕的體驗后開始思考這筆錢花得到底值不值的時候,似乎為了安撫大家的情緒,馬斯克又在 Twitter 上爆料稱「11 月 1 日開始,具備了智能召喚功能的 FSD 套件價格會上漲 1000 美金」。
暫且不討論這種定價策略的隨意性,馬斯克的確是在用實際行動告訴用戶「特斯拉是一種會增值的產品,特別是選裝了 FSD 全自動駕駛功能套件的車型」。只不過消費者的興奮點被拉得很高時,任何的缺陷和不完美都容易讓預期迅速跌落,所以極客公園建議大家要理性看待這項尚處在 bet版本的功能,它還不是真正的無人駕駛,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一定要在安全的前提下遵照用戶手冊的要求使用。
在升級到 V 10.0 版本前,特斯拉其實已經有了一鍵喚車的功能。只不過它相當初級,只能實現直線方向的前進、后退,最長行駛距離只有 12 米。而新推送的智能召喚(Smrt Summon)要求車輛在用戶視線范圍內 (大約 60 米左右的距離),且使用區域為私人停車場和私家車道,開啟后車輛以無人駕駛的方式導航至固定點接駁乘客。
? ? ? ? ?特斯拉智能召喚(Smrt Summon)功能要求用戶必須長按 APP 上的按鈕 | ConsumerReports
理想情況來說,這個功能的出現在很多場景會讓消費者感到十分便利。比如超市大肆采購后拎著大包小包不用費力去停車場找車,即便是大雨滂沱也不用擔心會被淋濕,而有時候帶著幾個熊孩子在停車場穿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原地等車上門才會省心省力。只不過在部分用戶上傳至社交媒體的視頻中,你會看到無人駕駛的特斯拉和行人、路障或者路燈柱進行了非常頻繁的「互動」,輕松之余可能或多或少還是會讓人有些緊張。
針對安全問題,特斯拉在發布此項更新時,明確提醒用戶:「車主要為整個召喚過程的安全負責,要對車輛實時監控。因為它可能沒辦法監測到所有的障礙物。使用時一定要特別小心那些移動迅速的行人、自行車或其他機動車輛。」
美國《消費者報告》(ConsumerReports)的試駕編輯在其位于科爾切斯特的汽車測試中心以及附近的停車場試用了幾天這項智能召喚功能,從專業媒體的角度來看,他們認為「這項功能還存在很多 bug,無法持續性正常工作,對消費者而言沒有產生很明顯的價值。」
有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布的視頻中,開啟智能召喚后的特斯拉在空曠的停車場打轉,環繞360°之后還是沒能來到用戶跟前 | 視頻截圖
「開啟智能召喚功能后,特斯拉能夠離開停車區域,轉彎后開始朝著車主的方位進行移動。整個過程它能夠識別固定障礙物,在監測到行人后停車,如有其他車輛通過也會減速慢行。」《消費者報告》汽車測試高級總監 Jke Fisher 介紹稱,「但我們發現系統會間歇性正常工作,這取決于它對周圍環境的感知情況。因為這套系統的設計可適用范圍(ODD?)是私人停車場,所以它有時候會像人一樣不知所措。有一次,車輛在停車場的某處區域工作正常,可到了其他區域,因為傳感器識別此處為公共道路,系統自動退出。很多次,我們這輛 Model 3 都會沒來由地停下來。」
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消費者報告》體驗的這輛 Model 3 移動地十分謹慎,這當然從安全的角度來看是合理的。但可能對等待的用戶而言,看著近在咫尺的車子挪著走實在是讓人心生著急。而且運行過程中,Model 3 并不會總是待在自己的車道內行駛。
特斯拉并沒有識別出直行車輛,用戶手動叫停召喚功能 | 視頻截圖
按照 Jke Fisher 的描述,測試過程中,Model 3 會沿著車道的中心區域行駛,而不是像人一樣在靠近停泊車輛的車道一側移動。有時候它甚至會像一個醉酒或者分心的司機一樣,在道路上左右擺動,看起來十分危險。還有一次,這輛 Model 3 直接開上了一條錯誤方向的單行道,最后測試人員不得不關停系統,手動將其挪走。
如果一切正常,開啟「智能召喚」后的特斯拉能夠自動導航至用戶選定的接駁位置。除了需要人全程監管車輛的運行情況外,你還得一直長按手機 APP 上的「Come to Me」或「Go to Trget」按鈕。如果松開,行駛中的特斯拉會立即停車。這種立即脫離的機制的確能夠預防事故的發生,但前提是你得盯好,見形勢不對立即撒手。
只不過特斯拉似乎并沒有像 SuperCrusie 一樣嚴格限定每個功能的「設計可適用范圍」(ODD?),比如官方說 Autopilot 只能在高速公路上使用,但顯然很多用戶依然會在城市道路中開啟。這次特斯拉建議用戶在「私人停車場」(privte prking lot)使用,但很多消費者會認為購物中心這樣的地方屬于公共場所,「到底在哪里可以用?」這也是個很令人費解的問題。
? ? ? ? ?特斯拉在智能召喚的官方宣傳視頻中告知用戶要全程監管 | 視頻截圖
就目前發布到社交媒體的各種視頻來看,絕大多數錄制的場景都在公共停車場,所以頻發的一些小事故也引起了 NHTSA(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的注意。因為考慮到可能引發的安全問題,NHTSA 表示已經與特斯拉官方進行了接洽,也會繼續搜集相關信息。如果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有任何顧慮,可以通過官網的「complint dtbse」板塊填寫信息,通常 NHTSA 的工作人員會根據這些上報的數據來追蹤某些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
「特斯拉應該停止向用戶推送這些還未完善的功能。把消費者當做小白鼠一樣來做實驗實在不是一件可行的策略。」《消費者報告》高級政策分析師 Ethn Dougls 如是說。
科技媒體《ArsTechnic》的記者 Timothy B. LEE 在 Youtube 上觀看了 100 多個用戶測試特斯拉「智能召喚」功能的視頻,隨后還查閱了數十條來自 Twitter、Reddit 以及特斯拉論壇上對該功能的討論,他發現絕大多數用戶的使用體驗都是不錯的,但也有部分用戶出現了問題。比如 Youtube 知名的 up 主 Judner Aur,他讓自己的侄子走到了正駛出停車位的特斯拉的前面,結果要不是他及時叫停,車子可能會直接撞上去。
「我喜歡這個功能。」Aur在視頻里總結道,「但這也太嚇人了。我可能只會給朋友們顯擺顯擺,但老實說我可能從商場出來的時候不會太指望用它來接我。」
Youtube 博主 Judner Aur測試過程中發現特斯拉對突然出現的行人沒有做出及時反映 | 視頻截圖
Aur的反應倒是意料之中。一方面,大家普遍認為「智能召喚」這個功能蠻有意思的,也是迎接自動駕駛未來的一次很不錯的嘗試;另一方面,和《消費者報告》給出的觀點類似,很多用戶也在質疑這項功能到底在日常生活中能發揮多大的作用,至少是在現有的能力表現范圍內。當然,還有部分車主對該功能的安全性表示擔憂。
除 Judner Aur外,至少還有兩名用戶報告了在使用智能召喚功能時發生了嚴重損壞的事故。有一起是車子在轉彎時通過障礙物時剮蹭到了一側;而另一起事故則是撞上了停車場的柱子。特斯拉方面顯然對這些情況都有了解,發布更新時已經提醒用戶要密切注意車輛的行駛狀況,因為「它可能沒辦法監測到所有的障礙物」。
還有個問題是《消費者報告》之前提到的,智能召喚這個功能對周圍環境的感知有問題。一般人類駕駛員在停車場中行駛時會遵守約定俗成的行駛規則,比如行車道足夠寬的話,一般都會靠右行駛,但特斯拉并不總是按照類似的規則行事。它喜歡在車道中間開,時不時還會左右擺動,讓人看著有點揪心。
還有的視頻拍到車子會完全把停車標志忽視掉,或者在通過停車標志后停車,卻錯誤地站在了右拐車道上。
在極客公園看來,新上線的智能召喚功能的確存在很多問題,但考慮到這只是第一個版本,未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特斯拉的計劃是通過逐步更新使其實現更遠的使用距離以及脫離人監管的運行機制。的確,很多人會說特斯拉是在把用戶當做「小白鼠」,但通過大量搜集數據來實現軟件功能的迭代,這是智能汽車逃不開的升級模式,「未來人人都是測試員,但人人都應該關注測試中的安全。」這也是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前應該做好的覺悟。
至于最重要的安全問題,用戶在底線內進行嘗試是允許的,但一定要有邊界感,遵守官方給出的建議,現階段要做好自我監管和自我保護。
責任編輯:王訓魁
題圖來源:Consumer Reports
來源:極客公園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01528
以上內容轉載自極客公園,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