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新能源車,離不開技術創新,更離不開實踐檢驗。很多問題都要在實踐中發現并得到解決。特別是在新能源車的發展初期,地方政府應積極發揮推動新能源車的示范作用。
政府采購是推動新能源車落地的重要推動因素。從試點城市的經驗來看,目前新能源車的推廣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以及市政、環衛等方面。對于日行駛距離較長的公交、出租類,可以推廣混合動力新能源車,因為混合動力成本不高、效果明顯,所以效益更可觀。政府一般意義上公務用車,像市區內的通聯、會務用車,日行駛里程不長,行駛范圍較為固定,主要在市區內運行。地方政府按照一定比例采購純電動車能起到比較大的示范作用,對推動新能源車降低生產成本方面效果更好。
在補貼新能源車使用上,政府在一次性補貼外應該有更多的配套政策。現在政府補貼私人購買新能源車的方式主要是購車時的一次性補貼,但并沒有解決私人用戶在使用新能源車上的擔心:充電不方便。尤其是在大城市,由于停車位緊張,為新能源車充電的基礎設施就更少。因此在政策上應該更加細化,比如新能源車可優先提供停車位,在牌照、路權等方面也該對使用新能源車以關照。此外,由于電池使用一段時間后就要更換,而更換電池費用高昂,政府的補貼計劃能否將車用電池也納入范圍?此外,政府部門應加強宣傳力度,新能源車成本難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用戶太少。私人用戶不愿意使用新能源車的原因也有部分是觀念上的。應該在用車者中樹立節能減排的綠色消費觀念,倡導新的汽車消費文化。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對于充電樁、(充)換電站等新能源車配套應該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國家應主導標準制定、實施,并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目前,我國政府已經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出臺了不少扶持政策,而對充電基礎設施這一環節的政策支持相對不足。
充電站設施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在建設初期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諸如個別充電設施建設點成為群眾眼中的”擺設”。制約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的四個主要問題仍然存在:一是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有待進一步統一;二是充電模式與換電模式不明確;三是電動汽車整個產業不成熟;四是整個市場規模小與不成熟。因此,政策引導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特別是研發資金的支持和產業政策引導,如果離開了政府的政策扶持,一定程度上會制約產業的發展。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321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