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和政府的雙重推動下,中國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天然氣汽車產業鏈,產業發展已經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表現在:
一是天然氣汽車產品體系已經形成。截止目前,累計有450個燃氣汽車車型(包括底盤)進入國家機動車新產品公告。天然氣汽車生產企業的數量超過60家。整車年產量超過8萬輛。
二是關鍵零部件產業化進展順利。國內現有20多家企業的近百款天然氣發動機在市場中銷售,功率覆蓋范圍從60KW到300KW。自主開發的減壓器、電控單元ECU、燃氣噴嘴等裝置已經批量投放市場。加氣站設備全部實現國產化,國產設備的市場份額在90%以上,部分產品達到100%。
三是天然氣汽車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開始顯現。逐步形成了四川、重慶等一批天然氣汽車產業化基地,對增加當地就業和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示范推廣城市天然氣汽車行業年產值已超過150億元,直接參與企有800多家,從業人數超過20萬人。
綜上所述,中國天然氣汽車產業已經具備了非常好的發展基礎,但客觀來說目前還存在著諸多挑戰,如國家層面尚未制定明確的天然氣汽車發展目標和規劃、尚未出臺明確的財稅鼓勵政策和應對燃料(如LPG)價格波動的措施、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等,但我們相信,在未來20-3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車用能源將朝著多元化、低碳化的方向發展,中國當前正處于”兩型”社會建設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各地對發展清潔環保、經濟、安全的清潔汽車有著強烈的需求,而天然氣汽車技術相對成熟,也已形成一定的產業基礎,特別是隨著中國對天然氣資源開發利用的不斷深入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推進,天然氣汽車在中國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發展前景廣闊。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在積極探索電動汽車等其他清潔能源汽車的研發,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于2009年啟動實施的”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程,目前已經在25個試點城市推廣應用各類電動汽車超過一萬輛。
科技部在”十二五”科技計劃布局中仍然將大力支持包括代用燃料汽車在內的各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新啟動的研究項目和示范項目中,對代用燃料汽車動力總成、各類代用燃料混合動力汽車、代用燃料增程式電動汽車給予充分關注。力爭建立多元化、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交通體系和相應的車輛產品體系。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中商情報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537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