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作為新能源汽車”十城千輛”示范推廣工作的最后一年,其發展情況是很多人頗為關心的事情。然而截至2012年11月,25個試點城市僅有4個城市完成度超過 30%,其他城市則更不樂觀。
其中,令人意外的是唐山作為第二批入選、經濟發展相對較快的城市,卻以倒數第二的排名淪落在取消試點的邊緣。據悉,唐山目前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不足50輛,而在2009年入選試點初期,其目標是到2012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660輛,前后差距之大令人駭然。
為何這樣一座經濟發展迅猛的城市在推廣新能源汽車時會如此地步履維艱?唐山發展新能源本身就是個錯誤還是政府在落實政策時出現了偏差?種種疑云為唐山的”新能源發展模式”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經濟尋求轉型
2010年8月,進入盛夏的北方酷暑難耐,但是位于環渤海圈的唐山卻是涼風陣陣。南湖讓這座有著”鳳凰城”美稱的城市更像是一個江南小鎮。在這里,一座按照國家標準建設的電動汽車充電站正式投入運營,其名稱正是以”南湖”命名。
”一直靠資源發展的唐山現在也開始發展新能源產業了,這在當時讓人感覺到一種欣喜,終于有望擺脫資源城市的帽子了。”唐山市工業管理委員會的一位負責人向汽車商報回憶,”唐山的經濟發展在全國地級城市中數一數二,老百姓的購買能力也很強,這是唐山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優勢。”
在這位負責人看來,盡管唐山的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但一直被認為是沾了”資源”的光。據了解,在唐山北部山區,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鐵礦資源總量超過60億噸,次于鞍山,為國家三大鐵礦集中區之一;在開平、灤縣有煤礦;在遵化、遷西有金礦;在南堡、曹妃甸有石油資源。這些儲量豐富的金、銀、銅、鐵、煤油資源,使得許多人實現了”一夜暴富”的夢想,資源富豪成為唐山新生代富豪的主力。然而在”調結構、促升級”的國家戰略下,唐山需要”轉型”。
發展新能源汽車正是一次機會。
關鍵先生”雷天”
”唐山的積極性當時確實很高。”在國家科技部 863 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特聘專家王秉剛看來,盡管唐山并沒有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產業,但當時的”熱情”非常高,最終,搭上了”十城千輛”試點的”末班車”。
為了讓”十城千輛”運作起來,唐山市政府進行了一系列有關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招商活動。曹妃甸工業委員會一位負責人告訴作者:”當時最為引人關注的項目便是‘海天能源新城項目’。”
資料顯示,”海天能源新城項目”由唐山國際飯店有限公司和深圳中聚雷天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雷天”)合作建設,選址在曹妃甸新區臨港產業園區內,規劃面積2.1萬畝,計劃總投資300億元。2012年將建成年產50萬輛純電動汽車,集鋰電池、電動機、附屬系統生產以及電動汽車組裝于一體的生產基地。
按原有規劃,這座號稱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城在2010年底就會出現在河北省曹妃甸新區。然而在調查中作者發現,這一項目進展并不明朗。
據了解,雷天董事長鐘馨稼透露:”曹妃甸項目的投產基本上已經沒有雷天什么事了。”他表示,當時的唐海縣政府(現在的曹妃甸新區)看中的是他們擁有的新能源核心電池技術,并以此來吸引更多汽車企業入駐曹妃甸,對于雷天更多的是用來作”引子”。
作者從雷天官網了解到,這家公司是一家在香港注冊成立的港資企業,從事生命源稀土釔鐵鋰材料和動力電池技術研發生產,號稱在鋰離子動力電池和純電動汽車領域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1998年,制造出100Ah單體容量的鋰離子動力電池,世界第一;1999年,研發成功純電動帶空調的小轎車,一次充電續駛里程383公里,創世界第一;2006年,制造出3600Ah及10000Ah單體容量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居世界第一。
盡管雷天及其宣揚的新能源技術后來受到質疑,但通過與雷天的”攜手”,曹妃甸吸引了大批和新能源相關的企業入駐,收獲頗豐。
”孵化”產業
敲定”海天能源新城”后,曹妃甸新區又相繼收購了高碑店中客華北汽車有限責任公司74.1%的股權,使自身具備了中客、輕型客車等型號車的生產資質。
通過上述舉措,唐山終于吸引了大企業的目光。2010年,中國鋰源投資公司、上汽集團先后與其達成”鋰源電動汽車產業基地”和”上汽綠色能源汽車項目”的落戶意向。
曹妃甸新區對外披露的信息顯示,未來3年里中國鋰源投資公司將投資5億元,在曹妃甸打造2條動力電池生產線、1條永磁無刷直流電機生產線、1條控制器生產線、1條充電器生產線和1條整車組裝線。3年后,視市場發展情況,可追加投資至20億元。
而上汽曹妃甸綠色能源汽車項目則以政府與企業合資的形式,建立上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專門生產電動客車、混合動力客車以及傳統客車。
至此,通過”十城千輛”,唐山幾乎從一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零基礎的城市,整合出了擁有整車制造、動力電池以及相關零部件的相對完整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王秉剛看來,這是不同于深圳在發展”十城千輛”之前就具有新能源汽車基礎的一種”唐山模式”。
曾供職于唐山市國資委的一位人士向作者介紹:”作為一個靠資源生存的城市,唐山總是有著一種盲目自大的優越感。總覺得我們有煤有鐵有礦,外來企業想進入發展都得求著政府,而政府也總想著能從中分到‘一杯羹’。現在看來,發展新能源產業,政府還是老路子,這也為日后十城千輛‘失敗’埋下了隱患。”
鐘馨稼此前的說法也證實了這一思路:”在曹妃甸項目上,原本打算控股的雷天只被允許采取技術入股,而大股東則是唐山當地的國際飯店有限公司。同時,雷天在只占10%股份的同時要拿出自己的核心技術。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雷天的積極性。”據雷天另一位副總向汽車商報透露,在其他兩個新能源汽車項目中,”政府主導”的現象也存在。
采訪中,作者試圖聯系唐山國際飯店有限公司,但是在多方詢問后發現,當地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有這家公司,而網上也沒有這家公司的任何信息。
破碎的”新能源夢”
經過一系列”購買資質”、”政府運作”,唐山似乎為渴望進來的企業做好了一切先期準備,中國鋰源和上汽也為唐山的新能源夢注入了足夠的信心。
在調查中作者卻發現,”鋰源電動汽車產業基地”和”上汽綠色能源汽車項目”時至今日項目進展十分緩慢。
據了解,”鋰源電動汽車產業基地”項目除了在建設初期,合作方中國鋰源借唐山先前營造出的電動汽車”殼”推出了一款名為”鳳凰牌”電動客車,并在廠址建設上投入少量資金外,項目建設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對于目前的進展情況,鋰源動力方面的負責人在接受汽車商報采訪時表示”不便多談”。
而唐山市政府期望最大的”上汽綠色能源汽車項目”據上汽集團公關部相關人員1月8日表示,由于”地理、氣候等各方面原因進展緩慢”。
上文提到已經建成三年、在當時號稱”唐山經濟轉型標志”的南湖充電站,現在也成為了當地老百姓眼中的一個擺設。汽車商報從唐山市政府相關負責處了解到,當時成立的電動汽車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已經改制,相關人員已經不再管理這些事務。作者又試圖聯系該領導小組的直屬單位————曹妃甸工業管理委員會,而電話也始終處于無人接聽的狀態。
”‘十城千輛’試點的初衷并不是要所有試點城市大力興建電動汽車產業,現在看來很多人把它當做商業利益去做。認為誰先做,誰就先能賺到錢,不管有沒有實力都要參與進來。這樣出現的重復建設和各種‘地方保護’現象使‘十城千輛’試點失去了其基本意義。”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林程表示。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汽車商報
作者:王鑫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751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