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內市場整體投資節奏隨著各地一輪輪的“靜默”趨于冷靜。不過,基于政策與市場的雙向奔赴,智能電動汽車賽道依舊“熱”得發燙。不管是上汽集團5月內斥資77億元投向股權投資基金,還是廣汽集團增資子公司設立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無一不顯示出車企利用資本布局產業鏈的野心。
值得一提的是,造車新勢力也逐漸形成“創而優則投”的局面,玩起了生態鏈打法,甚至比傳統車企更為激進,聯手“親友團”擠進VC圈,意欲用造車吸入的“真金白銀”,換取供應鏈話語權。
新造車,走出一群VC
5月16日,汽車產業鏈企業優信集團發布公告稱獲股東蔚來資本和愉悅資本1億美元增持。
這里提到的蔚來資本,就是自李斌入局造車開始,與蔚來汽車同步成長起來的投資機構,獨立募資,上下游看標的,扮演著“攢局者”的角色。
蔚來資本大事記,圖片來源:蔚來資本官網
公開信息顯示,蔚來資本旗下人民幣基金由蔚來資本與紅杉中國、高瓴資本聯合發起設立,于2017年完成首次交割,側重成長期及成熟期投資;蔚來資本美元基金則于2018年完成首次交割,側重早中期投資。
蔚來資本具備深厚產業視角與廣泛的資源優勢,整體規模過百億。自成立以來,蔚來資本持續聚焦數字化和低碳化領域的投資,重點圍繞大出行、能源、科技賽道進行投資布局。
截至目前,蔚來資本公開的投資事件已超過60起,投資項目近50個,偏向細分領域獨角獸企業,其中包括高科技新能源材料公司容百科技,自動駕駛公司初速度、小馬智行、Momenta、嬴徹科技、主線科技、易控智駕,激光雷達廠商圖達通,車規級自動駕駛計算芯片和平臺廠商黑芝麻智能,換電網絡平臺商奧動新能源,智能網聯技術及產品提供商四維智聯等。
蔚來資本投資項目,圖片來源:企查查
值得一提的是,蔚來資本的核心團隊有蔚來汽車董事長、CEO李斌,新能源和智能汽車領域投資人朱巖及前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余寧。蔚來資本表示,其擁有兼具深厚產業背景與專業投管能力的復合型團隊、成熟的渠道及生態圈資源,可支持下一代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為創新技術公司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
除了蔚來資本外,同樣想用資本方式推動更大生態布局,在VC圈大展拳腳的還有小鵬汽車。
3月17日,剛剛成立的星航資本(Rockets Capital)宣布完成首期美元基金首輪關賬,募資金額超2億美元,正式獨立市場化運作。據了解,這只基金的基石投資人是小鵬汽車,其首輪募資吸引了包括IDG資本、紅杉中國、五源資本、GGV紀源資本等VC/PE機構。
事實上,上述投資機構都是小鵬汽車曾經的投資人。也就是說,何小鵬攜手“親友團”組局成立了一個全新的投資機構,聚焦智能電動汽車產業鏈、清潔能源和前沿科技領域的投資機會,重點關注早期、成長期階段標的,發掘具有技術創新和顛覆性潛力的優秀公司。
其實早在去年9月,小鵬汽車組建市場化VC的消息就不脛而走。據悉,該基金由小鵬汽車總裁顧宏地帶隊,核心投資團隊皆來自知名新能源車企戰投部門、汽車產業基金和頭部創投基金。
以生化系博士出身的顧宏地為例,其畢業后就轉身進入雷曼兄弟投行部,并在2004年加入摩根大通,曾參與過超2000億美元的交易,并深度參與了阿里、小米、攜程、百度等企業的IPO、融資、并購或企業重組。
小鵬汽車副董事長/總裁顧宏地,圖片來源:小鵬汽車
而星航資本聯合創始人袁兵曾擔任弘毅投資首席運營官,投出過巨人網絡、今日頭條等項目。更早前,袁兵曾擔任摩根士丹利直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
值得一提的是,星航資本號稱規模比蔚來資本還大,深受雷軍影響的小鵬系資本,投資風格也與小米類似,“盤子”也很大。基于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生態圈的認知和獨家項目源機會,星航資本首次關賬即被曝已簽約投資數家新能源領域的頭部優秀企業。
雖然低調,新勢力創投圈當然不能少了理想。企查查顯示,3月4日,重慶車之轅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6億元人民,該公司由重慶車之軒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后者正是理想汽車關聯公司Leading Ideal HK Limited全資控股的企業。
其實在成立創投公司之前,自2017年起,理想汽車就在以母公司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為觸角,進行對外投資。投資的方向涵蓋出行、新能源、科技等領域,如新石器無人車、易航智能等。與蔚來和小鵬相比,理想顯然更加低調。有分析指出,此次成立投資公司,應該是李想為了更好地進入這個領域。
至此,三大造車新勢力也在創投圈集結完畢,造車吸入的資本也在加速向整個智能電動產業鏈傾斜與滲透。
劍指產業鏈,投出一個聯盟
當前汽車行業處于大變革階段,尤其是近兩年來,汽車核心零部件緊缺對產品交付產生極大影響。種種跡象表明,未來競爭不再是主機廠間的solo,而是產業鏈與生態鏈的全方位競爭。而通過資本搭建產業鏈優勢,形成特定的生態閉環,或許是最快捷的“插手”方式。
以動力電池領域為例,日前,欣旺達電池官宣獲得由蔚小理、上汽、廣汽、東風六大車企大手筆注資24億元增資,其中蔚小理三家的注資金額就超過了10億元,也就是說造車新勢力抱團扶持了一個動力電池領域的“小老弟”。
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融資歷程,圖片來源:企查查
欣旺達之所以被選中,與其相對完善的鋰電池產業鏈布局不無關系。欣旺達不僅擁有電池Pack業務,早前也通過股權收購完成了對上游電芯業務的布局。而要知道,動力電池市場前景廣闊,蔚小理率先搶占坑位或將意味著能夠提前鎖定優勢。一方面是產能優勢,另一方面是資本效率最大化優勢。
與此同時,將“金雞蛋”放進不同的籃子里,也將助力車企拿回對上游供應鏈的話語權。此前眾車企皆因寧德時代供應短缺問題導致交付掣肘以及成本上揚,因此眾多車企都在拓展供應商,以打造更穩定的供應鏈體系,掌握主動權,欣旺達也因此成為多家車企緩解電池焦慮的理想目標。
據了解,去年下半年開始欣旺達動力電池裝機量開始起量,2021年動力電池營收同比暴增584.67%,實現營收29.33億元。隨著產能落地,欣旺達預計到2025年其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140GWh,若以每輛車配套50KWh電量為例,可滿足每年60萬輛電動車的配套需求。
除了電池外,新勢力VC在自研芯片之余也開始陸續投資本土芯片企業。打出“高筑墻,廣積糧”的組合拳,雙管齊下,分散風險,正成為新勢力VC的選擇。
早在2018年,蔚來資本就投資了自動駕駛芯片企業黑芝麻智能;剛剛成立的星航資本也迅速對芯片出手,據相關媒體報道,彼時一家芯片創業項目已接近交割。
與此同時,新勢力VC還將對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域控制器等前瞻賽道進行提前布局,保持技術的先進性。
投資理念,圖片來源:蔚來資本
“未來汽車行業是聯盟式的競爭,包括車企、互聯網巨頭、新創技術公司和資本”。蔚來資本合伙管理人朱巖提出,搭建聯盟旨在整合資源,技術+資本,對內+對外,四輪驅動將形成更好的合力。
其中,資本可以扮演“連接器”的角色,連接需求端和供應端的頂尖玩家。在加速技術變革,推動新技術更快落地與應用的同時,為供應端帶去業務增量,為需求端帶去產能配比。
從經濟效益上來說,聯盟式發展也可將自身技術儲備轉移應用到其他行業,憑借規模效應攤薄零部件及服務成本,以更強的協同效應提高整個聯盟產品的性價比。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資本的本性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發揮資本更高效率。在蔚來資本成立初期,時任蔚來資本合伙人張君毅就曾表示:“蔚來資本是獨立的產業基金,而非蔚來汽車的戰略投資部。”這也點破了新勢力VC與傳統車企戰略投資的區別。
新勢力伴生的VC劍指產業鏈,雖然也會強調投資方向,指哪投哪,但并不追求一定為我所用,最終還是以財務上的回報,市場溢價的收益為目的,中立中性是重要準則。
以發展相對成熟的蔚來資本為例,能鏈、Momenta、主線科技、四維智聯、贏徹科技等半數被投企業進入到下一輪,而寧德時代、容百科技、聯贏激光三家公司已分別完成IPO,另有一家被恒大健康并購,完成曲線上市。
蔚來資本投資戰績,圖片來源:企查查
作為一家投資圈新生代力量,就其目前交出的成績單來說,已經不容小覷。僅容百科技一家科創板IPO就應該獲得了不錯的賬面收益,而寧德時代的市值已近萬億元,且其手上還掌握著數家獨角獸企業。
在瞬息萬變的新興市場,要說新勢力VC的投入最終能否帶來豐厚的回報?目前仍難以預估。但從長期視角來看,新勢力混戰始終是供應鏈洗牌的過程。面向更長的產業鏈,只有價值最大化,未來才更有希望沖出重圍,成為下一個行業增長點的引領者。可以肯定的是,生態鏈的構建及培育是一件需要長期投入的事情,這必將是一場馬拉松。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Jeff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7676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