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在微博上談到,在走訪了幾十家供應商后,對疫情下的汽車產業復蘇有些新想法。他指出,汽車產業復蘇的前提是:供應鏈不被打亂、打斷、打停?!叭绻溨挥?0%準備好,那其實跟0%差不多,少一塊芯片,一個螺絲都造不出汽車。”
圖片來源:沈暉微博
沈暉從庫存、供應、體系、資金以及人流五個方面,反思了當前汽車供應鏈的現狀。
零庫存必須剎車
他認為零庫存必須剎車,庫存越低,越容易停工,是時候將JIT(即時管理)改成JIC(預先生產制)。當前汽車供應商為追求成本及銷量最優,多學習和參照豐田的“Just in time”準時制生產機制(即JIT模式)。通過對生產計劃和庫存精準把控,整車廠及零部件企業雖然會對生產物料進行一定的儲備,但整體周期并不會太長。
但近年來,反復的疫情、芯片短缺等外部環境因素影響下,導致汽車供應鏈緊張、物流中斷、車企停工停產時不時發生。有網友對蓋世汽車表示,2020年疫情前公司一直在推“零庫存”,疫情過后因為供應商沒有同步復工復產,公司只能繼續停擺。
在這樣的情況下,汽車供應商開始反思JIT模式,并提出JIC(預先生產制),準備更多的庫存、零部件資源等。
集群供應轉成多地散點布局
供應鏈方面,沈暉不贊同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他認為,“集群供應適當轉成多地散點布局,造車企業多搞幾個總部很重要?!?/p>
此次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受疫情影響導致供應鏈停擺,進而影響到整個汽車行業大部分車企的整車生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長三角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汽車產業鏈集群地,有1000多家零部件企業,更是博世、大陸等國外零部件巨頭的中國總部。
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也認為,由于疫情影響、地緣經濟影響,未來各個汽車集群城市將會實現產業布局一體化,規避供應鏈安全風險。
在供應鏈體系打造方面,沈暉認為要注意產研體系的精益制造,“割掉肥肉,輕裝上陣,可以做得更好,服務得更好”。
給予小供應商資金支持
面對很多小供應商因疫情原因倒閉的現象時,沈暉認為要給與沒有倒閉的小企業資金等方面支持?!爱a業鏈不是自來水,想開就開,想關就關,”他如是說。
事實上,理想汽車CEO李想在4月時也曾發文,呼吁汽車品牌除了要解決好自己眼前零部件供應的問題以外,還要提前分析和排查三級以下中小零部件供應商的生存問題,協同一二級供應商,“該援助支持的就果斷行動”。
“人流”問題正在得到解決
第五個方面是“人流”問題。不過,沈暉認為,因為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振興經濟和刺激消費,因此該問題總體不用太擔心。
為緩解疫情帶來的影響,國家和地方都陸續出臺了政策,推動汽車等大宗消費。
如上海4月中旬就發布了《上海市工業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推動首批666家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其中近四成為汽車相關企業。為保障配套物流通暢,長三角地區新建一批重要物資應急保供中轉站。到6月1日,上海全市進入全面有序復工復產復市、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
為刺激汽車消費。5月3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提到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和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四部委發布開展2022新能源汽車下鄉通知。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車企以及經銷商等亦發力,共同促進汽車消費。廣東、深圳、上海等限購城市新增上萬個購車指標,山東、河南、遼寧等多地發放千萬或上億汽車消費補貼。上汽大眾、東風日產、榮威等多家車企提供“購置稅全免”福利。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預計購置稅優惠等新政的實施,以及接下來7個月的努力促消費,將推動全年零售達到2100萬輛,同比增長4%。乘聯會此前預計2022年乘用車零售量為1900萬輛,同比下降5%。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向天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7737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