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6月21日報道稱, 自從美國對華為和海康威視在內的中國本土龍頭企業實施制裁以來,中國的芯片產業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增長都快。
根據彭博社匯編的數據,過去4個季度,每個季度增長最快的20家芯片產業公司中,平均有19家來自中國大陸,而在去年同期的統計數據中只有8家。這些總部位于中國的設計軟件、處理器和設備供應商的收入增長速度是全球領先的臺積電或阿斯麥的數倍。
報道稱,這一超速增長凸顯華盛頓和北京的緊張關系如何改變了價值5500億美元的全球半導體行業。從國防到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汽車等未來技術,半導體行業在各個領域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2020年,美國開始限制向中芯國際和海康威視等中國公司出售美國技術,這遏制了它們的增長,但也刺激了中國芯片制造和供應的蓬勃發展。
報道還提及,寒武紀科技公司等中國公司的股票從今年的低點上漲了一倍多,不過分析師們認為,它們仍有增長空間。中國政府將繼續對相關行業進行投資,支持、資助國家科技龍頭企業,并提倡“買國貨”,以規避美國的制裁。本土企業的崛起已經引起一些最挑剔的客戶的注意,據說蘋果公司考慮將長江存儲技術有限公司作為其手機閃存芯片的最新供應商。
彭博社引用行業機構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的數據,隨著中國本土工廠擴大產能,中國去年對海外芯片制造設備的采購訂單增長58%。而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2021年中國的芯片制造和設計企業的總銷售額躍升18%,達到創紀錄的1萬多億元人民幣(約1500億美元)。
彭博社評論,持續的芯片短缺影響全球主要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的產量,這也對中國本土芯片制造企業有利,幫助中國供應商更容易地進入國際市場。
美國晨星公司分析師菲利·李告訴彭博社,關于中國芯片行業的飛速增長,其基本趨勢是中國追求供應鏈自給自足,這也與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有關。中國企業積極的產能建設將提升其在全球的影響力。“毫無疑問,中國的芯片制造商能夠在未來幾年從汽車、消費類電子產品及其他設備中實現收入增長。”菲利·李說。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鳴幽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7809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