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通過這幾年已經深刻地認識到了芯片短缺的制約,但是大多數企業還沒有認識到操作系統的缺失將是致命的問題。”9月6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于第四屆全球新能源與智能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如是說。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圖片來源: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決定供應鏈布局趨穩
“我們預測,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有望突破550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56%,將大概率提前三年實現原‘新能源汽車中長期發展規劃確定的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0%’的目標”。
基于此,“我們對中國部署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的供應鏈充滿信心。”他進一步指出,“這樣的布局,不會以某些政治因素為轉移,畢竟經濟規律在這其中仍起到決定性作用?!?/p>
近年來,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和地緣政治的影響,全球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的供應鏈格局正在被打破,苗圩認為,未來全球汽車供應鏈布局像朝著短鏈、區域連、多點供應等方向變遷。
并且在他看來,供應鏈已不簡簡單單是一個經濟的決策問題,受到了很多政治因素的干擾,但是不管怎么變,靠近市場去布局、靠近工廠去布局都將是供應鏈布局的第一要義。
因此,基于中國汽車產銷量的持續多年高位運作,以及新能源、智能化變革進程,都決定了中國仍將是未來全球汽車供應鏈布局的重點。
操作系統缺失遠比缺芯更為致命
聚焦未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在以電動化拉開新一輪汽車技術革命的序幕后,智能化正成為下一步產業競爭的焦點,與發展方向,且在苗圩看來,第二階段產業發展窗口期也僅剩三到五年時間。
針對當前汽車產業普遍提及的缺芯痛點,他認為設計、制造、封裝測試這幾個環節中,基于近年來智能手機的發展,我國在芯片類設計企業進步最快,但確實在晶圓加工、制程等能力急需提升。
不過,在他看來,操作系統缺失是比芯片更加迫切的供應鏈問題,且大多數企業并未認識到這一致命問題。
苗圩分析指出,參考手機產業的發展情況,“在功能產品向智能產品的轉換過程當中,如果沒有操作系統,芯片再強,汽車做的再好,都是在沙灘上起高樓,如果‘缺芯少魂’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走不快、也走不遠?!?/p>
他呼吁,有能力的車企可以自己去打造汽車操作系統?!叭绻覀円鰪娋o迫感,我寧可用三年的時間,通過三年的努力打造一個自主可控的、開源開放的、最好是免費的操作系統,形成在中國市場上的產業發展生態”。
同樣的觀點,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在去年十月也曾公開表達過。
他當時指出,“在全球汽車電動化進程中,中國汽車產業憑借先發優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這只是汽車革命的上半場,下半場是基于高新技術的網聯化、智能化、數字化,充滿了機遇和挑戰,其中芯片和操作系統作為數字化的基礎,將是競爭的焦點?!?/p>
且在陳清泰看來,我國是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最活躍、用戶多樣化要求最迫切的國家,也是產業規模最大、產業鏈比較完整的國家。“已具備開發更加適合我國需要的‘中國版’ 智能汽車操作系統的機會。”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Garcia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84352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