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上,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智能汽車事業(yè)部總經理劉俊峰進行了主題演講。
圖片來源: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在會議上,劉俊峰重點講述了汽車的聲音鏈。他表示,在車上有很多人因為聲音的體驗不好,所有大家已經不拿汽車這個場景來聽歌了,你們周邊肯定會有一些比較挑的人,他們會覺得在車上聽歌不如在家里面聽好,不如拿耳機聽好,所以就花了很多的錢去改了那套音響。但是,這樣一個改法也不一定真的達到一個好效果和對的體驗。
所以圍繞智能汽車向前發(fā)展的路徑上,劉俊峰表示,如果智能汽車從駕駛層面,從它的算力層面,從它的連接層面都已經到了一個還不錯的情況,在車內的聲音體驗應該是什么樣子?我想可能有這么幾點是不可忽視的。
第一,他還是要聽得好,聽得舒服。
第二,圍繞車內多場景和多交互的需要,他應該在每一個場景的投放下都會恰如其分的好好表現(xiàn)。
第三,他應該還是有一套跟OTA、FOTA、SOTA一起的一套聲級鏈條,就是它的聲音不應該越聽越差,而應該圍繞這樣一個車和你的喜好越聽越好。
他表示,從去年,經過三年多的研發(fā),我們從2021年11月18號廣州車展發(fā)布了科大訊飛的智能汽車音頻管理系統(tǒng),我們就是希望來去用我們的專長來重新構建汽車的聲音鏈條。從解決前端聽的語音交互的問題,到后面解決說出來的聲音品質,音響品質更好的問題。所以,這樣一個鏈條我們希望在每個車上,都可以讓這樣的車像人一樣能聽會說。
同時他還表示,為了規(guī)避掉所有“卡脖子”的限制,我們自己其實重新又構建了很多算法,比方說,環(huán)繞的算法,比方說虛擬現(xiàn)場的算法,這樣都保證鏈路上面我們自己可以完全可控。再有一些跟導航的結合,我們也跟很多導航廠商,包括我們基于BL開發(fā)上面的導航軟件,要去考慮到跟聲學相關的這樣一些場景該怎么表現(xiàn)。
不過他也坦言,現(xiàn)在也有很多因為涉及到中美之間的芯片競爭,我們還要積極走國產化路線。現(xiàn)在我們新的國產化的平臺從國產芯片的替代的比例已經接近了75%。這個鏈條說到底還是汽車的工程的鏈條里面的一部分。所以,沒有汽車的完整,工程鏈條的支撐,其實在這個事情上只能說是差強人意,只有算法是不可能的,它要完整的經過整個汽車的工程驗證,然后軟硬件的協(xié)同。
另外,劉俊峰還披露,公司在下半年會再發(fā)一個拳頭級的產品,把整車公放的功率提升到2800瓦,通道數(shù)到24個,我們可以推動喇叭,甚至可以到30多個,接近40個,這樣的一種基礎硬件的布置會讓整個車從內到外有非常多跟聲音相關的體驗就應運而生了。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馬振旗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19896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