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開始,中國汽車出海駛入了快車道。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出口量達到214萬輛,同比增長75.7%。蓋世汽車研究院預計,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總量有望達400萬輛,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占比有望超過30%。
很顯然,中國品牌出海做強做大的機會到了。但也不是一通亂打,而是以新能源和智能化為武器,聚焦重點地區市場。其中全球第五大汽車市場——拉美,是中國品牌出海重點布局地區之一,當前正在從簡單的KD制造走向全面本土化。
當出海拉美跨入新的階段,中國品牌又該怎么賣車?該重點攻克哪些國家和地區?
圖片來源:五菱汽車
主攻巴西和墨西哥兩大市場
拉美地區目前有33個國家地區,經濟總量是48萬億美元,本地并沒有培育出有名氣或競爭力的汽車品牌,更依賴進口?,F階段,中國品牌出海拉美的本土化攻略重點是巴西和墨西哥。
原因很簡單,經濟水平決定當地人民的消費水平。巴西是拉美第一經濟大國,也是拉美唯一年銷量在200萬輛以上的市場,占拉美市場比重超四成;墨西哥是拉美第二經濟大國,是唯二年銷量達到百萬量級的市場。其他市場汽車總銷量還不到200萬輛。
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鑒于汽車市場體量、運輸成本等考慮,當中國品牌出海拉美并計劃選址建設整車工廠時,目前首選是巴西。
6月底時就有消息傳出,比亞迪計劃在巴西投資30億雷亞爾(約合人民幣45億),建設其在亞洲以外的首家電動汽車工廠,規劃年產能15萬輛,計劃2024年投產。
而長城汽車2022年初通過收購戴姆勒巴西伊拉塞馬波利斯工廠,邁出本土化布局關鍵一步。今年上半年,該工廠啟動了生產線的現代化改造和擴建,預計于明年5月正式運營,規劃年產能10萬輛。
最早在巴西建設整車工廠的中國品牌是奇瑞汽車,于2011年投資4億美元建設其在海外最大的整車基地,年產能15萬輛,三年后建成投產。
彼時,中國汽車出海尚處于初級階段,整車(含成套散件)及各類底盤出口量不過85萬輛,奇瑞汽車在巴西建廠的布局極有前瞻性。奇瑞汽車還在開拓阿根廷市場,今年2月宣布投資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億元)建廠。
去年還有消息傳出,吉利汽車也有意在巴西建設生產基地。
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巴西之外,墨西哥也成為中國車企眼中的“香餑餑”。除了百萬量級的市場外,墨西哥廣闊的自貿平臺,對跨國車企也是一大吸引力。特斯拉也計劃在墨西哥建廠,并在動員中國供應商去墨西哥。
日前中國汽車論壇上,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秘書長孫曉紅表示,跨國企業在墨西哥生產的汽車是為其他國家生產的車。一定程度上,中國車企如果想要出口至美國市場,也很難繞開墨西哥。根據《美墨加協定》,在墨西哥制造的汽車必須滿足75%的本地化率,才有資格免稅出口至美國市場。
受此影響,從去年來已有10多個中國品牌進入該市場,或是擴大投資規模。今年2月,江淮宣布投資14.52億元,與當地合作伙伴建立合資工廠。北汽福田已計劃在墨西哥建設第二座工廠。近日還有消息稱,長城汽車計劃投資5億美元在墨西哥建廠。有機構預計未來還會有近10個中國品牌進入墨西哥市場。
新能源和智能化是“殺手锏”
新能源和智能化,將是中國品牌持續擴大拉美市場份額的最大武器。
一直以來,中國品牌在拉美市場就有不俗表現。中國跟智利、秘魯、厄瓜多爾簽訂了自貿協定,對于中國汽車進口實行零關稅。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拉美銷量達到77萬輛,約占總出口的四分之一。
其中,智利更是我國汽車最大出口國之一,有超過20個中國品牌進入該市場。智利國家機動車輛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品牌在中輕型汽車市場占比為33%。
圖片來源:比亞迪
然而在其他拉美市場尤其是燃油車市場,依舊是德系、美系和日系占主導。為與對手形成錯位競爭,中國品牌出海轉而聚焦新能源和智能化。長城汽車海外運營中心高級總監張彬認為,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中國品牌具備成本優勢和技術領先優勢,“融入到我們產品之中,能有很好的市場競爭力?!?/p>
長城汽車巴西戰略總監代強以拉美插混市場為例,該市場以往是由沃爾沃主導,在售的插混產品續航短,“有數據顯示,70%的顧客把PHEV當成HEV來開”。長城汽車專門為拉美市場制定了一款插混產品,純電續航可達到180公里,是競品的2-3倍,且支持快充技術。
有消息顯示,長城汽車新能源車型在巴西市場3月上市后,不過兩個月就拿下了當地新能源車銷量第一。在智利汽車市場,今年前5個月,長城汽車躋身銷量第一的中國品牌汽車。
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以新能源進攻拉美市場策略可行的關鍵在于,新能源化是大勢所趨,拉美也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以巴西為例,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出了一系列獎勵措施和激勵方法,涵蓋純電動、插混以及其他可行的減碳方案。關稅減免方面,新能源汽車進口關稅僅是0%~4%,而燃油車進口關稅在35%左右。
在政策推動下,巴西電動汽車市場發展速度。根據巴西電動汽車協會統計,巴西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達到4.9萬輛,同比增長41%,而十年前電動汽車年銷量僅千輛。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預計,巴西電動汽車2023年還將實現75%左右的高增長。
在付炳鋒看來,巴西正在成為整個拉美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新一輪增長的動力之源。一定程度上來說,拿下巴西新能源市場,相當于占領了拉美新能源市場的“心臟”。
在墨西哥市場,新能源產品同樣成為中國出海的新增長動力。2022年,中國品牌成為墨西哥進口汽車銷量第一名,占墨西哥進口總量的四分之一。據孫曉紅表示,尤其是新能源的貨卡、商用車輕卡在墨西哥市場銷量不錯。他預測,今年中國對拉美的汽車出口量有望突破百萬輛。
面臨的挑戰是什么?
目前,新能源市場占拉美的比例僅為3.5%。張彬認為,拉美市場的新能源體量后期增長潛力是非常巨大,“百年一遇的機會抓住了,中國品牌就站起來了”。但是,中國品牌想要進一步打開拉美尤其是巴西和墨西哥市場,必須應對不少挑戰。
首先要有定力和耐力。中國品牌在拉美市場占有率雖然達到10%,但具體到各品牌,占有率少有在3%以上的。比如長城汽車去年出口拉美2.6萬輛,占拉美總量的1%左右。
圖片來源:奇瑞汽車
中汽協副秘書長魏文清表示,“只有達到3%之后,各種各樣的費用才會精益?!睆闹袊放圃诶朗袌龅谋憩F來看,憑借新能源和智能化的領先優勢,后期確實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但這個過程或許需要五年甚至更長時間,這對中國品牌的長期本土化戰略提出了高要求。
除了在當地建設整車工廠,中國品牌勢必還需要了解不同市場的用車訴求,因地制宜研發新產品,創新銷售模式。
比如長城針對拉美區域對于SUV和皮卡的偏愛,加大兩大產品的出口比重。同時,開發適應本地油品(巴西消費者青睞汽油和乙醇混合的彈性燃料,彈性燃料占比維持在80%),并將國內線上看車訂車模式引入巴西市場。
如果想要在當地扎得更深點,還需要構建本土供應鏈。如比亞迪巴西工廠由三座生產工廠組成,其中一座是專門從事磷酸鐵鋰電池材料的加工工廠。就如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產業鏈本土化率達到95%,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進一步降低成本。
長城汽車拉美區域市場總裁楊偉奇建議道,拉美地區有豐富的礦產儲備,中國和拉美的企業可深度合作,在拉美構建動力電池產業鏈。數據顯示,在全球鋰礦儲量前五中,拉美占了三席。巴西的石墨烯、鎳礦和錳礦儲量全球排名分別是二、三、四名。
圖片來源:上汽集團
在墨西哥市場,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也在加速布局。目前,均勝電子、拓普集團、金力永磁等已確認在墨西哥建廠。而且,特斯拉鼓勵中國配套供應鏈去墨西哥建廠,也為中國品牌提供便利。中國汽車供應商和整車企業如果在墨西哥建廠,整車出口美國的關稅可由25%降至0。
只是,中國品牌出口巴西和墨西哥還面臨著不穩定的因素。巴西市場的問題是,新能源汽車政策缺乏穩定性。進入墨西哥市場最大的問題是,中美關系的影響。
但長期來看,隨著品牌影響力變大,產品對比優勢變強,又抓住了新能源窗口期,中國品牌出口拉美的市場體量將迅速壯大?!霸诶朗袌龅男履茉雌嚌B透率希望能夠攀升到10%左右,大概是在10萬輛,”孫曉紅預測道。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向秀芳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07267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