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新四化的潮流席卷而來,各式各樣的新技術層出不窮,致力于助力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作為一家全球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站在了汽車產業轉型的最前沿,不僅通過創新迭代推出各種新技術,不斷提升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還致力于進一步深化在華戰略,朝著“中國引領”的目標邁進。
圖片來源:采埃孚
采埃孚深耕創新技術,打造核心競爭力
根據聯合國公布的相關數據,如今,交通運輸業是全球碳排放的最大的來源之一。在全球汽車行業加速脫碳的情況下,采埃孚集團將可持續發展定位為集團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目標包括到2040年完全實現氣候中和。采埃孚集團首席執行官柯皓哲(Holger Klein)也指出:“采埃孚集團目前正在加速轉型。”
采埃孚集團首席執行官柯皓哲 圖片來源:采埃孚
在汽車產業脫碳的進程中,電動汽車將發揮核心作用。全球電動汽車產業正在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希望從中分一杯羹,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供應商,采埃孚也在順應時勢積極向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開發新的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
目前,全球許多零部件供應商正在涉足電機領域,但考慮到車企客戶的不同需求、各大洲的生產要求以及不斷變化的汽車生產計劃,開發出符合市場要求的電機就并非易事。更難的是,電機必須完全符合OEM的所有特定規格,理想情況下甚至要超過這些特定規格。不過,對于采埃孚來說,這些變量反而幫助它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采埃孚電機開發主管Alexander Gehring也曾指出,“采埃孚的電機在決定性標準方面樹立了標桿”。
采埃孚近日在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 MOBILITY)上展示了最新的電機技術——新型無磁電機I2SM,并稱其性能可與當代電動汽車工程中占主導地位的永磁同步電機(PSM)相媲美。值得一提的是,I2SM踐行了采埃孚環保和可持續的理念,無需采用任何稀土,可以將生產中的碳足跡減少高達50%,還可以創建更可持續的供應鏈。
另一方面,在電機的關鍵性能(功率、扭矩密度、效率和質量)方面,I2SM不僅消除了傳統永磁同步電機中產生的阻力損耗,并由此提高諸如高速長途行駛時的電驅效率,還在確保電機獨具緊湊性的同時實現最大功率和扭矩密度。采埃孚計劃繼續開發使I2SM達到生產成熟度,最終將其集成到400-V和800-V的電驅動平臺上,供應給乘用車和商用車制造商。
圖片來源:采埃孚
采埃孚集團董事斯蒂芬·馮·舒克曼(Stephan von Schuckmann)表示,采埃孚在這款零稀土無磁電機上實現了再創新。在此基礎上,采埃孚正在不斷改進電驅產品的組合,創造更具持續性、更高效和更節約資源的出行方式。采埃孚所有新產品均遵循此指導原則。這款超緊湊性的無磁電機,強有力地證明了采埃孚的戰略,即通過提高電驅裝置效率來實現更高的資源效率和可持續性。
采埃孚集團董事斯蒂芬·馮·舒克曼
斯蒂芬·馮·舒克曼還表示:“我們之所以能夠持續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這是因為采埃孚作為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公司,一直在不斷進取。比如,采埃孚在歷史上是領先的變速箱制造企業,我們的8擋自動變速箱在市場上非常著名,但現在我們也根據市場的需要持續將其電動化。我們與競爭對手差異化發展,與其相比,我們的電驅動系統具有很多優勢,我們也在不斷地提升它的效率。”
圖片來源:采埃孚
除了囊括電機的電驅動技術外,采埃孚還在深耕清潔和安全移動出行的關鍵領域、底盤革命的“新陣地”——線控底盤。在IAA車展上,采埃孚展示的線控系統包括線控轉向(包括后輪轉向)、帶有集成制動控制的線控制動以及電控主動阻尼系統,這些技術的整合構成了可以與cubiX軟件整體協調的智能網聯底盤系統。
正如采埃孚底盤技術事業部負責人彼得·霍得曼(Dr. Peter Holdmann)所說:“采埃孚線控系統開啟了車輛控制的新時代。”采埃孚的電控和智能網聯線控系統能夠提供更好的車輛控制、更短的制動距離,同時讓車輛轉向更靈活,高速行駛更穩定,續航里程和效率也更高。據悉,采埃孚已從全球主要市場收到諸多客戶的純電動線控轉向系統訂單,cubiX底盤軟件也將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主機廠產品上得以應用。
圖片來源:采埃孚
作為一家全球性的技術集團,采埃孚順應時代潮流,不斷推出創新技術和產品。憑借不斷創新的產品和技術,采埃孚不懼價格戰帶來的巨大的壓力和愈加激烈的競爭環境。柯皓哲坦言,“價格戰給產業帶來了壓力。但我們必須保持競爭力和生產力,我們喜歡競爭。不管在電動車方面,還是在燃油車方面,我們都在不斷提高競爭力。”
作為一家“百年老店”,采埃孚在行業屹立不倒的競爭力源于對“創新”的堅持和探索,斯蒂芬·馮·舒克曼認為,“只有通過不斷創新,才能一直走在市場前列。”柯皓哲則同時強調了“創新”、“聚焦”和“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他強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采埃孚致力成為持續性的創新領導者。我們不僅聚焦于電驅動和底盤技術,也在不同區域、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戰略。”
從中國銷售、中國制造到中國開發,采埃孚致力實現“中國引領”
提到聚焦“因地制宜”的區域化戰略,就不得不提到中國市場。
2022年,中國汽車產銷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一,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也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和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市場擁有巨大的潛力,對于采埃孚這家全球性集團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在洞悉中國市場機遇的情況下,采埃孚已經在50多年中將中國市場打造成集團重要的盈利來源。2023年上半年,采埃孚銷售額同比增長約10%至233億歐元,其中以中國為主的亞太區市場銷售額(52.76億歐元)的占比超過五分之一。
圖片來源:采埃孚
在這一業績的背后,是采埃孚不斷優化在華發展戰略,通過全面的本土化戰略,最終實現了從中國銷售、中國制造到中國開發的歷史性跨越,成為了柯皓哲口中“中國生態系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正在向中國引領的目標持續邁進。
一方面,采埃孚正在積極在規模和速度上與中國市場(特別是中國整車廠商)接軌,并且在速度上追求極致。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速度之快令人驚嘆——汽車產銷量和保有量增長快,產業轉型升級快。僅從汽車保有量來看,中國汽車保有量已經從2001年的1000萬輛躍升至2022年11月的3.18億輛,躍居世界第一。
為了與中國客戶接軌,采埃孚在中國布局近50家制造工廠,引進了所有采埃孚的全球先進技術。據悉,采埃孚已經在亞太區贏得了長城、長安、上汽等傳統車企和蔚來等造車新勢力客戶的青睞,其中采埃孚的車身控制系統已經應用于上汽、東風等車企的車型上。
采埃孚集團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亞太區運營總裁汪潤怡也指出,采埃孚十分重視本地化(local for local),提升整個供應鏈體系的競爭力,包括供應鏈體系的本土化,成本的競爭力,以及供應鏈體系的高效性和靈活性。
圖片來源:采埃孚
另一方面,采埃孚正在深化“中國開發”戰略,大力加強本土研發能力。近期,采埃孚在中國開設了第四家研發中心——廣州研發中心。斯蒂芬·馮·舒克曼當時也指出,“在中國這個全球汽車行業最前沿、競爭最激烈和技術迭代最快的市場之一,我們將堅持創新驅動并持續投資未來。”與此同時,采埃孚不僅在中國推進技術革新,很多技術也是在全球首發,其中就包括800V碳化硅電驅動。
此外,采埃孚正在積極響應“中國企業出海”的新趨勢,“我們不但支持中國企業在國內的發展,也支持中國企業的出海戰略”。目前,中國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紛紛加快出海節奏,一方面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有望在正常情況下突破500萬輛,另一方面比亞迪、廣汽埃安、上汽、長城等中國車企密集出海建廠。
柯皓哲曾表示,“我們不僅在中國市場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也會跟隨客戶向其它市場拓展。”采埃孚方面透露,最近該公司前往泰國會見了多家在泰國已經設立或者將要設立工廠和研發中心的中國整車企業。采埃孚已經在中國以外的亞太市場穩定立足,在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多個地區設有多家駐地,并且也建立了很好的客戶合作伙伴關系,這為采埃孚成為中國整車企業“出海”最有力的合作伙伴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除了跟隨中國客戶一起“出海”,采埃孚甚至還會帶著在中國研發的創新技術。柯皓哲在接受采訪時指出,“采埃孚在中國的本土創新,不只為中國服務,也服務全球。汽車行業需要規模,而這個規模效應不僅要靠中國實現,也要讓中國研發的技術支持到全球,實現中國引領。”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譚璇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1003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