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這條賽道殺上最堅定的跑者和探索者,我們要堅定地用技術和人才兩條腿加速快跑,才能在這場自動駕駛的決勝之戰中贏得絕對的先機,占領絕對的高地。”
“作為智能汽車賽道的領跑者,我們感謝為中國智能汽車默默耕耘的每一個人,無論面對鼓勵,還是質疑,我們都不曾退縮,而是以不斷向前探索的勇氣,推動和引領下一個時代。”
“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比我們想象的要快很多,2025年以前我們將實現更高等級的自動駕駛。”
文章開篇,略顯雞湯的三段話,都來自于2021年4月小鵬高速NGP遠征活動慶功會上的何小鵬。
從廣州到北京,3000多公里,小鵬P7通過領航輔助系統,成功跑完全程,站在彼時那個節點,已經足夠令所有參與者欣慰與興奮。
而今年元旦,小鵬X9發布會上,同樣站在聚光燈下的何小鵬,十分興奮的宣布:“XNGP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城市智駕能力,在已全量發布的52座城市基礎上,新增覆蓋191座城市,總覆蓋城市數量達到243城,爆發式的增長讓小鵬不僅持續成為城市智駕開城數量行業第一的品牌,也夯實了獨一檔的領先優勢。”
毫無疑問,又是這家新勢力造車一個值得銘記的節點。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隨著Xmart OS 4.5.0版本的正式推送,大約十天以前,筆者曾駕駛小鵬G6前往了江蘇溧陽,全面體驗了一下城區智能駕駛的能力。
老實說,在這樣一座四線城市,設置好目的地導航,小鵬G6在城區大多主干道上,基本都能非常順滑的完成超車動作,以及十字路口無保護右轉、紅綠燈無保護左轉,包括紅綠燈起步、禮讓行人、規避非機動車,對靜止車輛繞行等較為復雜的動作。
并且在通勤效率上,也比想象中好很多。
與此同時,當我回到上海,同樣繼續體驗這臺小鵬G6,每天從小區駛出,設置好導航,待車輛匯入金沙江路后,輕撥兩下檔桿,立刻進入到智能駕駛狀態。
接下來,無論十字路口的無保護左轉,自動上匝道進入內環,還是切換至南北高架,最終下匝道到達位于中環附近的公司,整趟約13公里左右的行程,可以說車輛已經處理的游刃有余。
順勢,將視角放大,相信不僅僅是我,整個2023年一定有越來越多的購車消費者,感受到了智能駕駛為生活帶來的便利性。
開城、無圖、全國都能用……一個個曾經感到遙遙無期的關鍵詞,也不再是停留在PPT上的夸夸其談,而是紛紛落地成為現實。
在此過程中,小鵬儼然就是絕對的“排頭兵”與“開拓者”。
殊不知,就在兩天前,位于廣州總部,這家新勢力造車再次用一場新春發布會,針對智能駕駛方面取得的累累碩果,做出了一個非常完善的總結與展望。
首先,必須知曉的是,小鵬自2014年創立以來,就相信AI會改變未來出行方式,認為未來出行一定是“智能”與“汽車”的耦合,為此也做了很多相應的努力。
譬如,2019年,基于首款產品小鵬G3,開創行業先河的實現了通過視覺感知和超聲波融合的全場景智能泊車。
譬如,2020年,發布行業首創的“全場景語音”功能,提供“動口不動手”的便捷車載交互,讓車上幾乎所有應用生態及功能都可以呼叫“你好,小P”解決。
同年1024科技日,高速NGP智能導航輔助駕駛首次迎接開放試駕,在自動超越慢車、自動限速調節、優先車道選擇等基礎場景上,增加更適合中國道路狀況的交通錐識別與避讓、大貨車規避、夜間超車提醒、故障車輛避讓、擁堵道路超級跟車等特色使用場景,可應對暴雨天、夜間、高復雜路況、無全球定位信號等多種極端情況,讓長途出行正式進入智駕時代。
譬如,2021年,小鵬推出全球首款搭載激光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小鵬P5,并于5月正式發布首個可量產且不依賴于停車場改造的“最后一公里”泊車功能——VPA停車場記憶泊車。
2022年9月17日起,城市NGP開始在廣州試點,全棧自研的小鵬汽車成為首個讓高階智能輔助駕駛在城市場景中量產落地的汽車品牌。
同年,小鵬發布XNGP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在軟硬件能力大幅提升的情況下,首次引入BEV + Transformer 架構,并于2023年率先實現量產。
再譬如,2023年4月,小鵬汽車發布SEPA 2.0 「扶搖」全域智能進化架構;同年6月,小鵬汽車宣布城市NGP在北京正式開放,成為行業內首個在北京城區內開放的高等級智能輔助駕駛。11月,XNGP行業首個全量開放無圖城市導航輔助駕駛功能。
2024年1月1日,小鵬XNGP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城市智駕能力,在已全量發布的52座城市基礎上,新增覆蓋191座城市,總覆蓋城市數量達243城,持續成為城市智駕全量開放數行業第一的汽車品牌。
回首一路走來的歷程,何小鵬感觸頗多。
曾經,2019年小鵬汽車在經營層面壓力巨大,“身處ICU門口”,但對研發的投入從不曾減過分毫;過去數年,智駕研發測試團隊的跨城測試受到諸多意外影響,但作為一支研發“鐵軍”,團隊所有人都以“來則戰,戰則勝”的精神,言出必踐的完成著每一次任務。
面對要用僅30TOPS算力的Xavier平臺實現城市NGP的落地,研發團隊可以說用“小米加步槍”在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中,極大提升了技術與工程化能力,為XNGP能夠在今年實現爆發式的「瘋狂200城」打下了寶貴基礎……
發布會上,回憶這些故事,何小鵬感慨的表示,“真搞技術”不僅僅需要勇氣,更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自信與堅持。
眼下,值得所有小鵬員工驕傲的是,XNGP系統的導航輔助駕駛能力覆蓋全國高速路網,及全國21個省(含直轄市與自治區)、3個直轄市、9個省會,150個地級市,81個縣級市,共計243座城市,已覆蓋90% Max版本車主所在城市,可用里程56.9萬公里,無論在城市數量還是可用里程上面都是絕對的行業第一。
這不僅標志著小鵬智駕團隊無圖能力的快速增長,也展示了其開城效率的快速提升,相比基于高精度地圖的有圖方案,XNGP無圖智駕的開城速度提升384倍,最快1-2天開一座城。
據何小鵬透露,當前小鵬汽車以自動駕駛為核心的AI研發數據運營團隊,規模已達到3000+人,每年研發投入35億,將以全域都能用、大范圍降本、能力再提升為目標,讓智駕更安全、更輕松、更有效率。
得益于此,2024年內,XNGP將實現全國主要城市路網全覆蓋,并面向全球開始研發高速NGP,2025年面向全球開始研發XNGP。
而智駕安全則是小鵬智駕的“底線”,但也是研發團隊的重中之重。
在所有智駕功能上線前,小鵬智駕團隊都會進行嚴格的工程測試驗證,當前XNGP已完成道路驗證實測里程370萬+公里(含高速)。
另外,每一行代碼改動和每一次模型升級,研發團隊也會進行端到端仿真驗證。當前,累計仿真里程已突破1.5億公里,包含核心模擬場景16000+ , 專項模擬場景40000+。
在“堅守底線”的不斷努力下,2023年小鵬車主在開啟智能駕駛狀態下,平均每百萬公里事故率約為手動駕駛狀態的十分之一,極大的提升了駕駛安全。
智駕的持續迭代,也快速的帶來了“越來越好用”的使用體驗。以高速場景為例,全新一代高速NGP自上線以來,每千公里被動接管次數僅0.5次,平均通行時速相比上一代版本提升13%,無論在使用輕松程度還是在通行效率上,都帶來了極大的提升。
XNGP城市試駕雖然上線不久,但從Xmart OS 4.4.0版本內測至Xmart OS 4.5.0全量發布,70天的時間里,研發團隊累計內部迭代了271個版本,平均每天3.87版,以超快速的成長快速解決各類問題。
何小鵬表示,未來XNGP的接管率希望得到進一步的下降,目標是實現核心區域每千公里被動接管次數少于1次,提升通行效率,讓智駕的效率無限接近人類駕駛,同時提升XNGP在各種異常交通場景下的處理能力,讓智駕的使用體驗得到極大提升。
下一步,小鵬將實現端到端大模型全面上車,核心區域出行體驗對標Waymo。
最后,必須分享的是,2023年,這家新勢力造車的用戶高速智駕的用戶滲透率為94.7%,城市智駕的用戶滲透率為83.2%,XNGP周平均用戶滲透率71%、周平均里程滲透率40%(包含高速及城市場景)。
而這也與我之前在年終盤點文章《不卷智駕,死路一條》中的判斷不謀而合,“眼下智能駕駛功能的有無,以及實際的體驗如何,正在慢慢影響著購車消費者的決策。”
畢竟,明晃晃的數字不會說謊。
至于已然到來的2024年,所有人面對的一定是場廝殺更為激烈的戰爭。因為,上半場是電動化的比拼,下半程則是智能化的決戰。
反觀小鵬,無疑搶占了先機。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18497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