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國內汽車市場整體運行穩定。雖然去年同期的市場銷售基數比較高,但在國家 “以舊換新”新政的刺激之下,再疊加多家頭部汽車企業相繼發布了重磅新產品的綜合影響,國內車市的消費熱情還在持續被激發。
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去年已經創造歷年5月車市銷量高點的成績之上,今年5月國內汽車廠商的批售銷量再創新高,共計售車203.1萬輛,同比增長1.2%。
這其中,自主車企依舊是車市主體,5月自主車企合計批售新車129.8萬輛,同比增長18%。主流合資車企則是繼續處在大幅度下滑的市場區間中,5月的批售銷量為48萬輛,同比下降23%。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內市場上一直順風順水的豪車市場,近期也遭遇了不小的動蕩,5月出現了較大幅度的銷量下滑,共計批售26萬輛,同比下降9%。
比亞迪斷層式領跑
5月份的國內汽車市場上,月銷量超過20萬輛的只有比亞迪一家。比亞迪5月售車超33萬輛,蓋世汽車整理的銷量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比亞迪旗下新能源汽車的累計銷量,已經突破760萬輛。
分品牌看,5月比亞迪品牌(包括王朝和海洋系列)售車315,227 輛,騰勢品牌售車12,223 輛,方程豹品牌售車2,430 輛,主打百萬級市場的仰望品牌,也交出了超600輛的新車銷量。
目前,比亞迪為了沖刺更高的年度銷量目標,在投放新車的節奏上,也已經明顯提速。5月的最后一天,方程豹品牌首次公布了旗下第三款車型——豹3的官方偽裝圖。目前方程豹旗下的旗艦越野車型豹8已經確認會在年內上市,再加上緊隨其后的豹3,方程豹品牌很快就能在硬派越野SUV市場上,形成覆蓋不同價格區間的完整產品陣營。
再來看比亞迪王朝網和海洋網的新車情況。5月10日,比亞迪正式發布了全新一代的e平臺3.0 Evo,并同步上市了基于新平臺打造的新車型——海獅07EV。作為海獅IP的首款車型,同時還是首搭e平臺3.0 Evo的車型,海獅07EV亮點不少,新車搭載了智能座艙高階版DiLink 100,還啟用了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DiPilot 100,在智能化方面,產品力將提升一大截。在充電的便捷性方面,海獅07EV也很有特色,官方介紹中,海獅07EV搭載了全球首創的智能升流快充、全場景智能脈沖自加熱、智能末端快充、智能升壓快充四大技術,實現了不挑樁、不挑環境的高效補能。
海獅07EV之外,比亞迪在5月底,又發布了另外兩款更具市場“破壞力”的新車秦L DM-i和海豹06 DM-i,而且這次,比亞迪同樣帶來了技術上的新突破——全新的插混系統DM 5.0。官方信息顯示,應用了第五代DM系統的秦L DM-i和海豹06 DM-i。可以實現2.9L的百公里虧電油耗,滿電滿油狀態下的最長綜合續航可達2100公里。
秦L DM-i,圖片來源:比亞迪
如何做到的呢?在發動機熱效率方面的新突破,是第五代DM技術的一大亮點。事實上,第四代DM技術的發動機熱效率已經做到了領跑全行業,第五代的領先優勢變得更加明顯,比亞迪新一代的插混專用發動機實現了46.06%的熱效率值,在目前已經量產的混動專用發動機中,是最高水平。比亞迪的第五代熱管理架構也進行了升級,從原來的各系統獨立,提升到了整體架構的高度,可以進一步的提升整車的能耗表現。
目前,官方雖然沒有正式公布秦L DM-i和海豹06 DM-i的訂單情況,但從側面其實已經透露過兩款新車都將大爆的意思。6月5日比亞迪集團公關部總經理李云飛曾在直播時表示,秦L和海豹06的訂單量很多,想來想去暫時還是不公布數據,擔心引起行業震動。此前,有汽車達人爆料,上市半個月的比亞迪秦L和海豹06,累計新增訂單已突破8萬輛。
如此受歡迎的原因很簡單,超低油耗和超長續航等產品力上的賣點之外,兩款新車在售價方面也帶來了不小的驚喜,兩款定位A+級的插混轎車,起售價都直接拉低到了10萬元以內(9.98萬元),以當前比亞迪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上的號召力而言,這樣的產品很難不爆。
自主優勢越來越大
乘聯會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5月國內自主品牌批發市場份額達到了64%,較去年同期增長9.2個百分點。比亞迪銷量的持續走高肯定是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借勢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大潮以及出口市場規模的提升,其他主流自主車企以及頭部的新勢力品牌的持續發力,也是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不斷飆升的關鍵。
奇瑞繼續占據著銷量亞軍的位置,5月共計售車18.1萬輛,其中,一半左右的份額都是出口銷量。分品牌來看,奇瑞品牌5月銷量117,939輛,同比增長24%;星途品牌5月銷量9,467輛,同比增長24.4%;捷途品牌5月銷量36,743輛,同比增長85.4%;3個月前才上市首款車型的iCAR品牌,市場熱度也不錯, 5月份售車6,668輛。
新能源業務方面,奇瑞汽車5月共計批售了39,444輛新能源產品,接下來,隨著多款新能源新車陸續開始走量,奇瑞汽車在新能源板塊的市場表現,肯定還要進一步提升。5月,奇瑞汽車旗下的新能源產品也在密集“上新”,星紀元ET、風云T9、智界S7等,都是關注度比較高的新品,其中主打性價比的新車風云T9,在正式上市前,預售訂單量就突破了5萬輛,儼然已經有了“爆款”之像。
風云T9,圖片來源:奇瑞汽車
吉利汽車5月也交出了一份相當不錯的市場答卷,5月吉利汽車乘用車銷量為160,658輛,同比增長超38%。吉利汽車旗下新能源業務近期更是保持強勢增長的態勢,5月共計銷售新能源車58,673輛,同比增長約146%。與此同時,吉利汽車在海外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也在持續水漲船高,5月海外出口銷量達36,890輛,同比增長約68%。
不過,對國內的汽車出口尤其是電動車出口“大戶”,近期也有個不太和諧的聲音,不少重要的海外市場,紛紛開始對產自中國的電動車加征關稅。就在昨天(6月12日),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調整已經正式落地,加征的關稅比例最高達到了38.1%,對中國電動汽車出口而言,將是一個不小的打擊,蓋世汽車預測,僅是歐盟的關稅調整,對中國純電動車出口量的影響,就有可能達到15%-30%。
長安汽車5月表現也不錯,月銷量同樣超過了10萬輛,5月共計銷售了12.2萬輛乘用車,同比增長了1.2%。新能源車已經是長安汽車重要的業務構成,5月長安自主銷售了5.58萬輛新能源車,同比增速超90%。
長城汽車是進入5月銷量前十榜單的自主車企中,唯一出現銷量下滑的企業,5月長城汽車售車7.6萬輛,同比下滑了7.5%。受主力車型哈弗H6新老車型更替的影響,長城汽車旗下哈弗品牌5月業績下滑比較大,共計售車47066輛,同比下滑15.35%。據長城汽車CGO(首席增長官)李瑞峰透露,長城汽車當家人魏建軍對哈弗H6當前的表現已經表達過不滿,多次痛批過哈弗H6的營銷工作。魏牌和歐拉近期也遭遇了不小的市場麻煩,魏牌5月銷量只剩下2862輛,同比下滑了50.4%;歐拉品牌5月銷量為6005輛,同比下滑了43.43%。
哈弗H6,圖片來源:哈弗汽車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長城汽車整體業務出現震蕩,但在高端市場和新能源市場上,表現不錯。長城旗下的乘用車品牌中,還在繼續保持正增長的是高端越野品牌坦克,5月坦克品牌售車20326輛,同比增長94.9%。新能源轉型方面,長城汽車近期的成績也相當不錯,今年前5個月,長城汽車的新能源車累計銷量已經突破10萬輛,同比增長59.67%。
此外,5月的國內新能源車市場上,頭部的新勢力品牌表現也相當不錯,5月理想汽車和賽力斯的月銷量都超過了3萬輛,蔚來的月銷量突破了2萬輛,零跑也交出了接近2萬輛的月銷數據。
外資還在苦尋出路
和在新能源市場上多線并舉,不斷擴大市場基盤的自主車企形成鮮明的對比,國內合資車企的新能源轉型,依舊緩慢。乘聯會數據顯示,5月國內新能源車廠商的批售銷量滲透率已經達到44.2%,較之2023年同期提升10.2個百分點,這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更是高達59.8%,反觀主流合資品牌,5月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8%。
先來聊一聊曾經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上地位超然的特斯拉。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中國新能源品牌,在推出新車型時肯定都會把對標特斯拉視作是最重要的口號,但現在,這樣的對標雖然還有,但已經不再是最主要的營銷手段了,根本原因就是,隨著自主新能源市場的持續爆發,特斯拉的市場號召力,也已經大不如前。5月特斯拉中國交出了7.3萬輛的批售數據,放在當前的國內新能源車市場上,雖然依舊是僅次于比亞迪的存在,但從市場發展態勢上看,特斯拉中國早就不再一往無前,5月特斯拉中國銷量下滑了6.6%,這已經是特斯拉上海工廠發貨量今年第三次下降,與中國主流新能源品牌繼續保持強勁增長的態勢形成鮮明對比,特斯拉開始越來越多的感受到,在中國市場上爭奪消費者的競爭殘酷性。
大眾系合資企業依舊是國內合資車企中的市場領跑者,5月一汽大眾售車10.3萬輛,是合資車企中唯一一個月銷量破10萬輛的車企;上汽大眾緊隨其后,5月交出了接近10萬輛的月銷量。不過需要指出的是,5月份南北大眾的月銷量,均沒有轉正,依舊處在市場下滑通道中。對兩家大眾系合資車企而言,向好的消息是,在合資新能源市場上,大眾系車型依舊最受歡迎,5月上汽大眾與一汽大眾合計批售新能源車18,957輛(其中上汽大眾批售了12,393輛新能源車),占據主流合資純電動市場45%的強份額。
ID.3,圖片來源:上汽大眾
5月的國內車企銷量前十榜單上還有另外一個看點,很難得的再次出現了同時有兩家日系車企上榜的情況。最近一段時間,日系作為整體,在國內市場上風光不再,市場受歡迎程度更是持續暴跌,此前長期需要加價才能選購的所謂“明星”日系產品,現在都開始通過大幅度的讓利來保份額,多數日系車企的處境都相當不妙。
5月廣汽豐田和東風日產攜手進入了國內車企銷量前十榜單,只不過,兩家車企的月銷量都只有6萬輛上下,和巔峰市場的市場成績不可同日而語。5月廣汽豐田銷量下滑了17%,東風日產因為去年同期就已經處在市場低谷之中,對比基數比較小,所以今年5月銷量雖然只有5.9萬輛,在銷量前十車企中敬陪末座,但還是實現了1.2%的銷量增長。
日系在國內不再受追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對主流日系車企而言,中國又不是可以輕易就舍棄的市場,所以在國內加速轉型自救,依舊是后續發力的重點。靠自己或許已經很難在電動和智能賽道上跑贏中國車企,那就通過合作抱團取暖,例如馬自達與豐田就在深化車載系統領域的合作,日產和本田也宣布過要在電動車領域展開合作。在中國市場,豐田已經開始采購比亞迪的電池,與騰訊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也已經達成合作;本田全新的新能源品牌——燁,搭載了華為的XSCENE光場屏;日產也和百度在人工智能、智能汽車等領域展開了合作。借力再發力,對已經在國內市場上處于劣勢的日系車企而言,確實是一個比較有效的追趕途徑。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3375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