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歐洲提出《歐洲氣候法》、《歐洲綠色協議》等法案,在氣候、能源、交通、社會等方面作出低碳規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2022年的俄烏危機對歐洲汽車行業產生深遠影響,經濟萎靡、能源危機加速歐洲去工業化進程,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在機遇的吸引下,中國企業紛紛開展歐洲戰略布局,希望能抓住機會走出海外。鑒于這一背景,蓋世汽車重點從市場現狀和出海進展兩個方面來探討中國企業在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開發策略建議。
由于插電混動補貼力度大幅滑坡,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以純電為主快速增長,在消費偏好、傳統觀念和成熟二手車市場的影響下,A級車和B級車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以特斯拉和大眾為代表的純電平臺車型銷量明顯高于油改電車型,特斯拉Model Y以高產品力和穩定交付率銷量遠超其他車型。
隨著碳中和政策的塵埃落定,歐洲傳統車企加大智能化和電氣化的轉型力度,研發更具競爭力的下一代純電平臺,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歐洲傳統車企的主推產品。以上汽為代表的中國品牌已推出下一代純電平臺,搶占了技術先機。由于在2025年前市面上現有的新能源車型有限,且消費者需求旺盛,因此2025年前為中國品牌出海窗口期。
中國品牌近年來市場銷量以新能源汽車為主快速增加,2023年上半年銷量14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8.6萬輛,市場占比6.26%超越日系車排名第六。從地區上看,英國是最大市場,這得益于上汽收購的名爵品牌是百年英國運動汽車品牌,對英國消費者有一定品牌親和度。上汽名爵作為中國品牌出海歐洲的典型案例,給自主品牌破局也提供了成功案例。
歐洲汽車市場先進技術完善,消費者偏好低售價高續航的新能源汽車,同時對汽車質量和安全性有較高要求;由于歐洲市場存量市場穩定,以電替油將是新風向,中國品牌可憑借現有車型在窗口期內加入到歐洲市場電氣化變革的進程中來。相比本土品牌,中國新能源汽車具有售價低、交付時間快等優勢,在窗口期內可加大品牌宣傳力度,以達到讓消費者了解和認可中國品牌的質量和價值的目的。
對中國車企來說,出海歐洲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歐盟合規性的要求下,中國車企需要吃透政策,重點研究碳足跡,解決由能源結構導致的中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碳排放量較高的問題,從而在關鍵時間節點前達到歐盟碳排放要求。同時做好在海外建立數據中心的準備,完善消費者隱私數據的保護措施,在安全合規的前提下開展海外業務。
/ 獲取完整報告 /
歡迎掃碼報名咨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35924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