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汽車產業的顛覆式技術變革,以及自主品牌的逐步崛起,給外資車企及零部件企業帶來了較大壓力和挑戰。不過我們也看到,部分外資因較早布局和轉型,在中國市場贏得了新的市場生機。
近日,在博格華納中國技術研發中心成立15周年活動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Joseph F.Fadool先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博格華納中國區業務一直處于穩健的發展狀態,目前我們約70%的業務來自本土車企。此外,通過收購等舉措,公司較早完成了電氣化產品線的布局,近年來相關業務在中國贏得了快速的增長。而今,博格華納全球一半的電氣化業務在中國。”
博格華納執行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Joseph F.Fadool(圖片來源:博格華納)
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9月,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銷售新車1191.9萬輛,同比增長20.5%,對應銷量占有率為63.8%。而新能源汽車持續熱銷,1-9月累計銷量832萬輛,同比增長32.5%,站新車總量的38.6%。由此可見,博格華納同時抓住了中國市場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兩大增長源。
對于公司未來發展,博格華納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李曉球博士指出:“30余年來,我們一直堅持在‘中國為中國’,現今隨著中國本土研發能力的提升,尤其是電氣化方面,逐步向‘在中國,賦能全球’推進。”
博格華納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 李曉球博士(圖片來源:博格華納)
從“引進來”到“走進去”
作為較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部件公司,博格華納1993年進入中國市場,迄今已有30余年,目前旗下擁有17家公司。談及在中國為何能取得持續穩定發展,并與自主品牌車企建立密切合作時,在博格華納工作近30年的全球首席執行官顧問談躍生先生(原博格華納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總結表示:“博格華納全球戰略中,一直強調和重視本地化發展,也即本地決策、本地研發、本地生產,這為中國區市場拓展奠定了基礎。30多年來,我們從初期的技術、體系引進來,較早轉變為‘在中國為中國’的走進去,已深度植根這片土壤上。”
博格華納全球首席執行官顧問 談躍生 (圖片來源:博格華納)
“在國內市場這么卷的情況下,博格華納能成功一個很核心的原因就是‘本地決策,全球資源賦能’。總公司給了本地團隊足夠的權限,不論是客戶拓展還是產品戰略都可以自行決策,這使得我們可以快速靈活的應對市場需求。”李曉球補充指出。
這也是博格華納為何本地車企客戶目前占據約70%的核心原因。 “在博格華納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就與中國本地車企建立聯系,那怕在當時部分車企中還不被看好,或者剛剛起步。正是當時的相攜相助,使得這些品牌在壯大后與我們建立了深度長遠的合作,而這背后離不開總部的授權和本地團隊的決策魄力。”談躍生說到。
本地研發方面,2009年,博格華納在外資中率先成立了中國技術研發中心,由原來的技術引進,到結合中國市場和車企需求本地定制開發。現在該中心技術人員超過1000人,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絕大多數產品都源自本土團隊創新開發,并推廣至全球。
博格華納中國技術研發中心成立15周年慶典(圖片來源:博格華納)
本地化生產方面,為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博格華納將最新技術Viper模塊 (硅基IGBT模塊和碳化硅基MOSFET模塊)引入到蘇州工廠,這也是繼新加坡工廠之后的博格華納全球第二大Viper生產基地。
綜上來看,本地化滲透式發展為博格華納在中國發展奠定了堅實根基。疊加電氣化大潮到來前相關產品線的快速完善,使得這家國際巨頭在波濤洶涌的車市競爭中一直處于潮頭的位置。
博格華納電氣化產品線(圖片來源:博格華納)
不過,盡管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就,市場壓力和挑戰依舊存在。尤其是目前車市價格戰不斷,研發周期縮短等,對于供應鏈企業均是新的考驗。對于如何應對,李曉球表示,以下三個因素非常關鍵:
一個是成本,怎么樣通過設計以及供應商體系優化等把成本降下來,以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是目前公司重點考量的。
二是速度,中國汽車的開發速度是比全球要快很多,這也是博格華納為什么要加強中國研發的原因。“我們此前曾說,博格華納是外企里面的民企,不管是從理念還是從速度,均可以跟國內競爭對手對標”。
三是靈活性,這個市場變化非常快,博格華納一直在思考怎么樣從產品設計、工藝設計,以及理念上面去提高靈活性。
從“在中國為中國”到“在中國為全球”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的發展,除了在市場規模上領先其他地區外,還帶動上了技術開發上的領先性。
“之前我們是‘在中國為中國’,目前開始進入第二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也即是‘在中國為全球’。中國團隊圍繞當地主機廠所開發的先進技術和產品,完全可以輸出到全球,為國際主機廠服務。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準備就緒,無論是技術,還是規模和響應速度方面,都可以提供巨大的價值。目前,已經有若干國際客戶對這樣一種技術輸出模式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Joseph F.Fadool說到。
不過,他同時指出,“就當前來說,因為一些限制和壁壘,‘在中國為全球’轉型還需要時間。”
除了服務于全球車企外,Joseph F.Fadool補充表示,技術的輸出還包括跟隨中國主機廠出海。“目前,中國主機廠不管是產品還是產能均具備了快速出海的能力。我們是國際化公司,產品既符合中國市場需求,同時也致力符合全球標準。此外,我們的研發和生產體系遍布全球,這些都可以給中國主機廠提供強勢助力。”
而為了提升全球競爭力,Joseph F.Fadool表示,博格華納在產品戰略上也有所調整。“我們觀察到,全球純電動車市場正在有所降溫,但是混動卻慢慢的起來了,當中包括插混、全混和增程式車輛。我們曾做過評估,在混動車單車上博格華納的零部件價值,與在一輛純電動車上博格華納的產品和技術的價值是相當的,因此它所帶來業務上的吸引力非常之大” 。
“我們看中國市場今年純電增長率有所放緩,大概在10%左右,而插混和增程每個月基本都是70%、80%的增長。為此,我們一方面要持續加大電氣化產品的投入;另一方面,也會利用在傳統產品方面的優勢,為中國主機廠和國際主機廠提供更優勢的產品。”李曉球補充說到。
現階段,無論是外資還是正在崛起的本土企業,因市場變化加快,挑戰無時不在。但緊跟市場趨勢,快速做出調整并及時響應需求,則會為自己爭取到新的機遇。博格華納今日的成就,正是不躺在功勞薄上,主動求變的結果。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51159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