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三年,在中國品牌的進攻下,中高端MPV市場格局一變再變。
2022年之前,別克GL8在中國市場可謂春風得意。
雖然中高端MPV領域競爭對手絡繹不絕,但始終無法撼動其市場霸主地位。2021年,別克GL8更是創下16萬輛的年銷量紀錄,達到頂峰。然而好景不長,隨著2022年騰勢D9的強勢入局,市場格局被徹底打破。到2023年,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別克GL8甚至失去了其多年來占據的高端MPV銷冠寶座。
轉機出現在2024年,伴隨著插電混動版本的推出,別克GL8找回了部分失地。但新的競爭對手如格瑞維亞、嵐圖夢想家崛起,別克GL8難回巔峰期。
2025年伊始,高端MPV市場又將迎來新的變數——比亞迪王朝家族的全新力作“夏”加入戰局,預示著這個細分市場或將掀起新一輪的競爭風暴。“價格上和GL8 PHEV差距挺大,預估會帶來不小影響”,有業內人士如是分析。
大IP“夏”落地了
1月8日,比亞迪“夏”正式上市,售價24.98萬—30.98萬元。從IP“夏”發布、首款車型亮相到最終上市,整個進程緊湊高效,不足半年時間。
作為比亞迪在2024年成都車展發布的全新IP及同名產品,夏以王朝系列首款中大型旗艦MPV的姿態亮相,與王朝系列另一款MPV車型宋MAX DM形成產品矩陣上的銜接。據介紹,這款新車在技術、平臺、安全、設計、空間和智能等維度上都有不俗的競爭力。
夏基于比亞迪新一代插混整車平臺打造,是王朝系列首款第五代DM技術中大型MPV。DM 5.0技術的亮點在于:新一代插混專用發動機熱效率達到驚人的46.06%。并通過全新升級的熱管理架構,實現了各系統的一體化集成,使百公里虧電油耗降至2.9L,同時將CTLC綜合續航里程提升至2100km。
海通國際分析師曾預判,比亞迪新混動技術的競爭優勢顯著。基于新平臺打造的新車有望帶動公司的新車周期,驅動銷量進一步增長。事實也證明,第五代DM技術的相繼應用助力比亞迪在去年實現月銷量從30萬到50萬輛的跨越式增長,全年銷量突破420萬輛。
具體到比亞迪夏,則搭載了一臺輸出功率達115kW的1.5T插混專屬發動機,配合最大功率高達200kW的電動機,以及EHS200電混系統和插混專用功率型刀片電池,滿油滿電綜合續航里程1060km,NEDC百公里虧電油耗低至5.3L。在底盤調校上,夏采用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獨立懸架,全系標配云輦-C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和云輦預瞄系統。此外,夏全系標配R-EPS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提高轉向靈敏精準度。
作為比亞迪云輦三大品類之一,該系統通過智能化的連續可變阻尼調節,不斷優化底盤表現,實現了舒適性與運動性的完美平衡。值得一提的是,云輦-C系統支持OTA在線升級,目前已在漢、唐、騰勢D9等多款車型上實現應用。
智能化配置上,夏裝備了基于天神之眼技術架構的DiPilot 100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全車包含5個高精度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12個高清攝像頭共計29個傳感。這套系統可實現高快領航、智能領航、撥桿變道、自動泊車等功能。
同時還有DiLink 150智能座艙,支持三屏聯動影音娛樂播放、智能語音多車暢聯、手柄游戲、AR眼鏡等應用。
在豪華配置方面,夏也誠意滿滿:15.6英寸吸頂娛樂屏、車載冷暖冰箱、二排雙獨立Nappa真皮座椅一應俱全。其中,中排座椅帶電動調節、通風加熱、按摩及腿托等功能。
此外,三幅式方向盤配電子換擋、50W手機無線充電、128色氛圍燈等配置也彰顯著其旗艦定位。同時還有折疊小桌板、“迪聲”28揚音響系統及Hi-Fi音樂頭枕、戶外藍牙音箱等配置。
正如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所言,比亞迪夏在動力系統和智能駕駛兩大領域展現出顯著優勢。通過將家族尖端配置傾注于這款旗艦車型,充分展示了比亞迪對主流MPV市場的決心與實力。
會上演“內斗”嗎?
隨著夏的上市,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隨之浮現:這款新車是否會與同門師兄“騰勢D9”產生內部競爭?這個疑慮源于兩款車型在產品定位和技術配置上的諸多重疊。
從技術層面看,兩款車型確實存在諸多共性。兩者都采用中大型MPV的五門七座布局,均搭載了比亞迪最新的DM5.0混動技術,動力系統都選用“1.5T發動機+電機”的專用動力系統組合。
此外,云輦-C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以及DiLink智能交互系統等配置,在2025款騰勢D9和夏上都能找到。表面看來,這些核心技術的配置幾乎難辨優劣。所以,有業內人士認為,比亞迪夏上市,勢必會和騰勢D9形成競爭。
然而,“同根同源”并不意味著產品同質化。有業內人士指出,基于不同的市場定位和目標用戶群,不同產品在細節處理上展現出明顯的差異化特征。即便采用相同的動力系統和智能化方案,在制造工藝、材料選用和零部件采購等環節應該仍有各自的獨特之處。
這種“同源差異化”策略在汽車行業由來已久。早期的“柔性生產”理念就是讓多個品牌或車型共線生產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比如雷克薩斯與豐田品牌,大眾集團的高爾夫與奧迪Q3、蘭博基尼與奧迪Q7等都是成功案例。它們雖然共享生產平臺,卻因品牌定位、用料選材的差異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產品形象。在智能電動化時代,這種現象更為普遍,如華為乾崑智駕ADS系統在不同品牌車型上的應用也展現出明顯的體驗差異。
外在的不同則體現在造型設計和車身尺寸等方面。夏的車身尺寸為5145*1970*1805mm,軸距3045mm,相比騰勢D9(5250*1960*1900mm,軸距3110mm)略顯緊湊。業內人士認為,夏的設計更顯中庸沉穩,符合中國主流消費者的審美取向,而騰勢D9則以更具辨識度以突出其高端定位。
價格策略也反映出兩者的市場差異。騰勢D9的官方指導價為33.98萬-60.06萬元,而夏的定價則與其家用MPV的市場定位相符。在細節配置上,夏采用比亞迪自研的音響系統,而D9則選擇了帝瓦雷品牌音響,凸顯各自的產品特色。
圖片來源:騰勢
但由于價格和定位上,比亞迪夏更占優勢。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認為,定價30萬級夏高配版可能會對騰勢D9低配版本(約占總銷量1/3)造成一定沖擊。但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這種產品布局或將進一步擴大比亞迪在插混MPV市場的版圖。
目前,比亞迪的MPV產品線已較為完備,從D1、宋MAX DM、e6到夏和騰勢D9,覆蓋了從緊湊型到中大型細分市場,在10萬-40萬元價格區間形成了清晰的產品梯隊,為消費者提供了全面的選擇空間。這種產品矩陣,展現出比亞迪在MPV市場的長遠布局。
誰將首當其沖?
國內MPV市場的蛋糕就那么大,每年銷量百萬輛規模。隨著比亞迪“夏”的加入,MPV市場的蛋糕或將重新分配,現有玩家市場份額將面臨新的挑戰。
根據第三方平臺不完全統計,目前共有150余款MPV車型在售,其中賽那、格瑞維亞、別克GL8等都是夏的競爭對手。新能源MPV車型約有50款,其中20萬-35萬元價格區間約20款,插混(含插電式混動和增程式)僅10余款。在這個細分市場中,魏牌高山、傳祺E8、上汽大通大家9等都將與夏展開直接競爭。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別克GL8的處境。在2022年之前,25萬級MPV市場一直是傳統燃油車的天下,別克GL8更是獨占鰲頭。以其與老對手本田奧德賽的較量為例,后者年銷量僅為GL8的三分之一。別克GL8此前年銷量基本上沒下過10萬輛,占據國內MPV市場超一成份額。
2022年開始,MPV市場格局發生巨變。除了豐田賽那等新晉油車對手外,騰勢D9的橫空出世徹底打破了原有格局。這款新能源黑馬僅用一年時間就與別克GL8形成勢均力敵之勢,2023年更是以12萬輛的銷量超越別克GL8拿下高端MPV市場冠軍。
騰勢D9的成功引發了插混MPV市場的群雄逐鹿。25萬+中高端MPV對中國品牌變得不再高不可攀,魏牌高山、嵐圖夢想家等中國新能源MPV相繼入局。別克品牌也順勢推出了GL8插混版本,成為合資陣營中率先完成電氣化轉型的MPV產品。
去年4月,別克GL8陸尊PHEV上市,盡管起售價達35.99萬元,高于騰勢D9,但憑借20余年的品牌沉淀和在商用市場的穩固地位,仍獲得了可觀的市場反響。別克GL8銷量在插混版本交付后迅速回暖,到8月份接近萬輛,一度重奪高端MPV銷量冠軍寶座。
根據蓋世汽車產業大數據顯示,去年11月,別克GL8銷量達到1.3萬輛,再度成為高端MPV市場月度銷量冠軍。
但值得注意的是,別克GL8已經難回以往一家獨大的局面。目前,高端MPV市場,是別克GL8、騰勢D9、賽那、格瑞維亞四強格局。
夏入局后,中高端MPV市場格局或還將再變。如果夏產品力過硬,市場策略得當,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認為,從定價和產品尺寸角度來看,夏將和豐田賽那、格瑞維亞直接形成競爭關系,甚至有可能會分流別克GL8和騰勢D9的部分客戶。
從市場潛力來看,賽那、格瑞維亞憑借豐田的品牌號召力以及領先的油混節能技術,在燃油MPV市場脫穎而出。根據蓋世汽車產業大數據顯示,賽那和格瑞維亞主要瓜分的是別克GL8、奧德賽、艾力紳等傳統燃油MPV的市場。目前,兩款車型月銷已達9000輛左右。
但問題是,在新能源將成為市場主導的趨勢下,賽那、格瑞維亞銷量突破空間受限。而夏作為插混MPV,符合汽車市場主流技術走向。從其近兩年銷量走勢來看,賽那增長勢頭已現疲態,去年前11月累計銷量為6.5萬輛,較上一年并無太大變化。
與新能源競爭對手相比,除騰勢D9等少數車型外,大部分競爭者在品牌影響力和用戶基礎上都要略遜色于夏。夏背靠年銷400萬輛的比亞迪品牌,其技術實力和市場號召力占據優勢。
從數據來看,魏牌高山的表現相對平淡,月銷僅徘徊在千輛水平。傳祺E8在20萬級別月銷約5000輛,而定位更高的E9月銷卻僅有千輛左右,也不算突出。
從產品定位和價格策略看,夏的優勢也較為明顯。同為中大型插混MPV,其起售價和別克GL8油車版僅相差萬元,高配版車型與賽那、格瑞維亞入門級車型售價也是萬元之差,并且遠低于騰勢D9、別克GL8插混版。
可以說,“電比油低”的優勢在夏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更何況其還有大空間、豐富的智能配置和低用車成本。而對比魏牌高山、傳祺E8等新能源競品,夏因為有比亞迪做后盾,又在品牌影響力上占據上風。
業內普遍看好夏在25萬級中高端MPV市場的發展前景。強大的品牌效應、扎實的技術實力,加上精準的插混市場定位,或將助其在這個細分市場掀起新一輪競爭風暴。
插混改寫MPV市場格局
從騰勢D9、魏牌高山、傳祺E8到比亞迪夏,一個顯著的共同特征是——都是中國品牌,都有聚焦插混MPV市場。與此同時,中國品牌在純電MPV領域也動作頻頻,僅2024年就有小鵬X9、理想MEGA和極氪MIX等新品陸續入局。
中國品牌借助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東風,正在改寫中高端MPV市場的競爭格局。這與2022年前的市場生態形成鮮明對比——那時的20萬+中高端MPV領域,還是以GL8、艾力紳等合資品牌為主導的燃油時代。
別克GL8,圖片來源:上汽通用別克
乘聯會數據印證了這一點:2022年MPV銷量TOP15榜單中,合資品牌產品普遍定位20萬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場。相比之下,中國品牌大多聚焦15萬元以下價格區間。
在當年MPV市場銷量前五名中,雖然有三席被中國品牌占據,但五菱宏光和風行菱智兩款MPV車型是主打10萬級工具車市場,而傳祺M8雖推出宗師版提升均價,但30萬以上版本銷量表現欠佳。反觀別克GL8和賽那,在30萬級高端MPV市場地位穩固。
市場格局的轉折點出現在2023年。隨著騰勢D9(2022年8月上市)的大規模交付,這位新秀僅用一年時間就超越別克GL8,成為高端MPV市場的新霸主。這一成就既得益于比亞迪品牌的強大號召力,更印證了插混技術的市場紅利。
相比燃油和純電,插混MPV的優勢顯而易見:油電雙驅帶來低耗高效,豐富的智能配置滿足現代需求。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指出,對于商務應用場景而言,插混產品既無續航焦慮,又避免了充電時長瓶頸,可謂恰到好處。
同時,三孩政策的實施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催生了家庭用戶對中高端MPV的旺盛需求。開源證券分析師表示,電池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下降,不僅消除了消費者對新能源MPV的顧慮,更凸顯了其相較燃油車的成本優勢,推動了2021年以來插混MPV的加速滲透。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騰勢D9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推動了插混MPV市場壯大。在他看來,插混正從兩個維度重構MPV市場:一是自主插混MPV對合資燃油MPV的替代效應,二是技術優勢和價格主導權的轉移。
這成為中國品牌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契機。崔東樹指出,自主插混MPV已從早期10幾萬元的定位成功上探至30萬元以上,MPV市場的產品定價權正從合資品牌向自主品牌轉移。
2023年的數據充分展現了插混MPV的市場潛力——整體銷量達16.4萬輛,同比增長超430%,遠超整體新能源MPV市場170%的增速。去年前11月,B級及以上MPV銷量達53.1萬輛,同比微增3%。傳祺E8、嵐圖夢想家等得益于插混版本的上市,銷量實現高速增長。
與之相對的是,傳統油車陣營則普遍承壓,別克GL8、奧德賽等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賽那銷量增速放緩。純電MPV由于售價高,存在續航焦慮,導致競爭力不足。如理想MEGA、極氪009,月均銷量在3000輛左右,與插混MPV銷量規模和增速相差甚大。
在品牌高溢價策略不再奏效后,合資品牌要么選擇以價換量,要么加入插混或純電陣營。
第三方平臺顯示,別克GL8燃油版普遍優惠3萬元左右,豐田賽那、格瑞維亞終端降幅也達2-4萬元。其中,別克GL8降價策略收效有限。別克GL8直到推出插混版本后才恢復月銷萬輛水平,但35萬元以上的高定價仍制約其重回巔峰。
由于插混MPV競爭對手變多,騰勢D9去年也受到一定影響。月均銷量回落至7000輛左右,較上一年下滑達15%。不過隨著2025騰勢D9在去年底上市,并煥新DM5.0技術,引入配有激光雷達的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使得產品競爭力大幅提升,2025年銷量有望回暖。
此時比亞迪夏的加入,更有利于與騰勢D9形成合力,助力比亞迪向中高端MPV市場發起新一輪沖擊。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認為,在騰勢D9既有的口碑基礎和比亞迪品牌效應的雙重加持下,這場市場重構之變將持續深化。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2025年MPV市場整體銷量將維持在115萬輛水平,但市場結構將繼續深化調整,插混占比有望達到3成,燃油份額或降至5成以下。這意味著,自主與合資品牌的競爭也將更趨白熱化。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59736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