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汽新能源強化華南市場開拓
日前,北汽新能源車在深港澳車展上推出EV200、EV160以及威旺307EV商用車三款新能源車型,通過產品、推廣和服務三大領域攻堅華南新能源汽車市場。與此同時,北汽新能源車將圍繞體驗式推廣,引入“北京服務模式”解決消費者后顧之憂,同時針對公車改革推出分時租賃業務,全方位開拓華南市場。
來源:南方日報
2、五龍電動車鋰動力電池生產基地落戶天津
五龍電動車集團計劃投資46億元分三期在天津濱海新區建設國內規模最大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完工,形成年產1.3億安時的生產能力;二期工程已經開始建設,達產后預計新增4.7億安時產能;三期工程達產后預計新增9億安時的產能。
集團還將在新區探索實施新能源汽車10000輛推廣應用項目,計劃總投資47億元,一期計劃在新區主城區適時建設滿足2000輛純電動汽車租賃連鎖運營所需的基礎網絡設施,包括10個租車站和充電站,實現2000輛純電動汽車租賃新商業模式的適度規模運營;二期計劃在首期工程順利運營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增加8000輛純電動汽車運營車輛,36個租車站和充電站,以適應目標市場需求。
來源:中國證券網
3、歐陽明高:充電樁不是普及的瓶頸
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接受作者采訪時表示:“充電是現在電動汽車推廣的瓶頸問題,但充電樁建設并不難,技術簡單,成本也低,可利用的設施很多。只是我們應該改變思路,不要以建加油站的方式來建設充電樁?!?
歐陽明高指出,現在需要的是便宜的、遍地都是的交流慢充充電樁,220伏16安,僅需要計量顯示和安全保護的功能,成本很低,單個成本也就幾百塊錢。從區域上來說,需要重點解決路邊、小區和單位的充電設施建設,集中解決消費者回家和上班時給車輛充電的問題。如果采用分散式建設,特別是對現有的電線桿、路燈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充分利用,那么充電難的“瓶頸”必將迎刃而解。
來源:法制晚報
在6月9日舉行的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上,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換電服務計劃正在走向失敗,換電服務使用率非常低,大多數車主仍然愿意選擇分布更廣的超級充電站,可以在充電的時候喝喝咖啡,休息休息。因此,特斯拉未來將放棄換電服務擴展計劃?!?
今年年初,特斯拉在加州Harris Ranch超級充電站附近開建換電設施,檢驗換電池技術,了解市場需求。進入測試階段后,邀請了大約200位Model S車主參與測試,但最終參加實際運用與反饋的只有5個人。
來源:第一電動網
5、南京供電公司今年建11座電動車充換電站
南京供電公司今年加大了充換電站的建設步伐,總投資10322萬元新建的11座充換電站年底將完工,共132個充電樁。其中,市區正在建設的秦淮充電站和位于江寧地區的旭日充電站將對社會開放。自2010年以來,南京供電公司累計投資3.64億元,已建成5座市區充換電站,截至今年5月,累計提供充換電服務6.06萬次,充電量521.39萬千瓦時,行駛里程448.13萬公里。
來源:南京日報
寶馬集團2020年前后將推出燃料電池車,該車有望歸于i系列電動車子品牌。據內部人士披露,公司將在2020年交付其首款量產型燃料電池車。雖然寶馬對其燃料電池車項目三緘其口,未透露哪款車型將率先采用燃料電池技術,但外界普遍推測有可能花落電動車子品牌i系列。同時,2020年的時間節點也同第二代寶馬i3電動車的產品周期吻合。
當前,寶馬正在與盟友豐田展開技術合作,涉及燃料電池領域。豐田已經推出了其首款燃料電池車Mirai,但寶馬并不急于立即投放燃料電池車產品。
來源:蓋世汽車網
7、通用汽車將推出電池再利用技術
在近日一場汽車電池研討會上,通用汽車發布聲明稱,將于下周公開電動車電池二次利用技術發展規劃。通用對擴大電動車電池的應用面關注已久,早先就曾經提出將電動車電池用于電網。
和最近火熱的特斯拉儲能電池相比,通用的電池再利用技術也是屬于廣義的儲能范疇,但焦點集中在延長電池的經濟壽命,在電動車使用完畢后還能繼續發揮余熱。汽車制造商從今年開始紛紛宣布將進軍該領域。例如特斯拉發布了住宅用和公共場所用的兩款電池,而戴姆勒也將很快推出太陽能儲能電池。
來源:蓋世汽車網
作者:杜俊儀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3881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