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離造車更近一步 長城華冠即將登陸新三板
在8月份的最后一天,長城華冠董事長陸群收到了等待已久的一份文件,即新三板掛牌確認函。9月1日是這家公司成立12周年紀念日,這份確認函被視為最好的禮物。“以新三板為始,借資本之力,快速完善自身布局,形成以工程設計為主導、先進制造為突破口的生產模式轉型”。陸群在朋友圈寫道。
來源:第一電動網
2、騰訊等互聯網巨頭投資NextEV 打造中國版特斯拉
據路透社報道,包括騰訊和高瓴資本在內的多家中國互聯網巨頭和金融投資機構投資新能源汽車廠商NextEV。NextEV將成為特斯拉的競爭對手。高瓴資本還是打車應用Uber投資方NextEV發言人周一表示,投資方已聘請福特前高管馬丁·里奇(Martin Leach)打造一家全球性汽車廠商,他們還招聘了有在特斯拉、寶馬、大眾和其他主要汽車廠商工作經驗的專家。
來源:路透社
3、特斯拉等外資電動車進北京新能源目錄未落實
8月30日,一條稱特斯拉將在9月納入北京新能源搖號目錄的消息傳播開來。第一電動網作者迅速聯系特斯拉及北京主管新能源汽車的政府部門,都表示上述消息沒有落實。不過根據北京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原則,將國外電動車納入新能源汽車單獨搖號目錄是遲早的事情。
來源:第一電動網
4、波士頓電池牽手陸地方舟 開展電動汽車適配技術研究
近日,國內三元體系鋰電池企業北京波士頓電池,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陸地方舟新能源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在就新能源物流車進行合作的同時,并為其新能源中巴車和乘用車研發動力電池系統。雙方將以陸地方舟的整車為平臺載體,利用雙方的核心技術產品共同在純電動汽車的車輛技術、充電技術、電池總成與檢測技術、電源技術等方面開展合作,建立團隊,共同開展電動汽車在不同環境和工況下的適配技術研究。
此次合作,是波士頓電池與專門從事純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研發及生產的企業的第一次合作。與之前和以傳統汽車廠商為母公司的新能源汽車的合作不同,此次與陸地方舟的合作,是戰略兼戰術層面的全面性深度適配。
來源:太原新聞網
5、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將首次離開加州進行路測
據國外媒體報道,未來幾周里會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將會迎來一批沒有方向盤的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這是該汽車原型首次離開加州地區進行路測。不過為了避免緊急情況發生,谷歌還是為每次無人駕駛汽車的路測配備了一名隨測人員。
來源:網易科技
6、博世完成收購美國電池公司Seeo
據路透社報道,德國供應商巨頭博世已經完成對美國電池公司Seeo的收購。Seeo公司目前正在研究下一代電動車鋰電池技術,未來有望將電動車續航里程提升一倍。該公司同時擁有勞倫斯伯克力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核心專利的獨占許可證,將可幫助博世生產輕量化的電池。Seeo目前先進的鋰電池技術能量密度已經達到350瓦時/千克,大約是目前電動車所使用電池的兩倍。
來源:蓋世汽車網
7、汽車節能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通過審查
汽車節能分標委2015年會暨標準審查會”日前在北京召開。會議審查并最終通過了《輕型商用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GB 20997)、《輕型汽車能源消耗量標識 第1部分:汽油和柴油汽車》(GB 22757.1)和《輕型汽車能源消耗量標識 第2部分:可外接充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GB 22757.2)強制性國家標準送審稿,要求按照審查意見,抓緊修改完善標準文本,盡快啟動標準報批。
來源:工信部
8、中通客車:收到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約7.8億元
2015年9月1日,中通客車發布公告,根據國家《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客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財建【2013】551號)等相關規定以及公司新能源客車的銷售情況,經公司申請,于2015年8月31日收到一筆聊城市財政局向本公司轉支付的1至7月份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累計補貼款77,555萬元。
來源:金融界
9、奇瑞新能源公司11月獨立運營
9月4日,40輛奇瑞eQ純電動車和2輛艾瑞澤7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將正式交付大連市政府,用于2015年夏季達沃斯接待用車。借此機會,奇瑞首度對外公布了奇瑞在新能源方面的技術規劃,并且透露預計奇瑞新能源公司有望在今年11月份掛牌獨立運營。
對于新能源產品的未來發展,奇瑞有著自己清晰的思路:技術方面,重點發展電池系統、一體化電驅動、電動化底盤、整車智能和信息化等技術;產品布局方面,A級以上產品重點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A0、A00產品以“純電動+增程”為主要發展方向;產業配套方面,完善“三橫三縱”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布局,研發電動、混合動力汽車的同時積極跟蹤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發展趨勢,完善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供應配套體系。
來源:北京晨報
10、日本研制出電動汽車電池耐熱新技術
日本大金工業和日本高度紙工業聯合研制出用于電動汽車的鋰電池高耐熱技術。新技術不需要電池冷卻系統,在減少自身電力消耗的同時減輕了車體重量,一次充電行駛距離可提高30-40%。還可防止電池自燃事故,提高行車安全性。
現有車用鋰電池發電時因化學反應而發熱,當溫度上升至45度以上時,發電性能降低,需要裝配冷卻系統。夏季高溫時節,冷卻系統全程運轉可致效率下降,行駛距離縮短30%左右。目前,新型電解液制品已經提供給汽車和電池廠家試用,新型電極制品也在試用計劃中。廠家期望到2020年實現該產品商品化。
來源:中國鋼材網
11、寧海開放電動汽車租賃點供市民體驗
繼省會杭州之后,寧波也將推出電動汽車租賃服務。9月1日,寧海縣提前開放租賃點供市民試駕體驗。
寧海有8個電動汽車租賃點或將于9月中旬正式營業。到時候,市民只要帶上身份證和駕駛證,交2000元押金就能把車開走,租金每分鐘3毛,1天60元封頂。“車子前邊是有一個讀卡器,當顯示第一個燈‘可租’狀態亮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租賃了,我們只要辦理一個會員卡,刷一下,就可以解鎖這個車門。”
據了解,寧海計劃今年投放100臺電動汽車。投資20個億的吉利電動汽車寧波基地,也將于明年在寧海建成投產,預計年產純電動汽車10萬輛。
來源:新藍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3989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