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京金龍以1890輛純電動客車產量排名全國第二;2015年,南京金龍以8796輛的成績再度排名第二。“二連亞”的秘密何在?南京金龍董事長黃宏生解釋說,“因為我們聚焦,某一段聚焦在一個領域里面,極度的聚焦就產生奇跡了。”
南京金龍董事長黃宏生接受媒體采訪
2016年1月23日,第二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6)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南京金龍董事長黃宏生在論壇上發表演講,介紹南京金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血淚史”和逆襲經歷。他還在接受第一電動網等媒體的采訪時表示,南京金龍暫時將繼續聚焦在純電動商用車領域,希望2020年老百姓出行的公交車,能夠完全轉型為零排放的純電動。
聚焦是戰略,戰術層面,黃宏生介紹說,南京金龍的新能源客車之所以后來居上,是因為多方努力的結果。“我們經過了三年時間研發,儲備了純電驅動的技術,抓住了‘十八大’后國家支持新能源客車的百年良機。”至于今后,黃宏生表示,南京金龍將集中精力把商用車跟客車做好。
南京金龍2015年產量成績仍排第二
新能源汽車如今面臨最好的政策、市場環境,許多人留意到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現象,會不會影響企業的經營呢?黃宏生認為,“盡管很多人入行,千軍萬馬都進到這個新興的行業,但是真正具有工業、工匠的極致追求的企業,不是個個都是。企業還是兩極分化,好的供不應求,就跟電池也一樣,好的電池你拿不到貨,差的電池大把給你你也不敢要。”
黃宏生說,即便存在過剩,解決之道也可以在于出口。“中國未來的純電動汽車出口的市場空間非常巨大。就好象我們彩電一樣,前十年彩電100%內銷,后十年已經接近一半出口。”他介紹,南京金龍最近接到了2000輛出口東南亞的純電動12米大巴的訂單。“我們打下了出口非常好的基礎,海外市場,面臨著巨大的機遇。”
在百人會論壇上,工信部裝備司司長張相木透露,將組織開展對三元鋰電池的風險評估,在評估完成前,暫停三元鋰電池客車列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對此,黃宏生表示,這項政策肯定會影響企業經營。“國家的新政策來講,是基于一些重大的安全考慮,我們作為企業理解。”他強調,“企業的調節能力是很強的,相信在這樣的法規下,我們也會能夠屬于穩步地發展吧。”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42020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