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了解到,山東去年以政府名義出臺了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該省計劃到2011年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達到5萬輛,到2015年達到30萬輛,使該省成為國家新能源汽車生產和示范基地。與此同時,時風集團生產的電動轎車被列為山東省政府重點扶植對象。這個政策的出臺,也讓更多人有信心購買電動汽車。
”我們開發的電動轎車售價19萬元左右,電動微型卡車售價7.5萬元左右,去年賣了80多輛,主要是出口。現在,我們的電動車上了國家汽車目錄,希望能獲得政府更多支持,開放一些行業刺激電動汽車的發展。”6日,在江西賓館舉行的一場專家院士探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江西交流會上,南昌福瑞德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孫偉談起電動汽車,滿是期待。
從表面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春天似乎要來了。然而,現實卻未如業界期望得那么理想。
江西省有三大理由發展新能源汽車
江西省曾制定”江西省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作為”十大”之一榜上有名。對于江西發展該產業,有關專家給出三大理由。
第一,長期以來,汽車工業是我省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并形成了江鈴和昌河兩大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集團。近幾年來,全省各地已有一批有實力、有技術、成長性強的高科技企業積極開展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的研發和生產,支持這些企業推進產業裂變和擴張具有廣闊前景。
第二,江西有不可替代的資源優勢。江西省鋰礦資源豐富,宜春鉭鈮礦是世界最大的鋰礦山,可開采氧化鋰儲量為58萬噸,占全國的24%、全球的12%,可為生產鋰離子動力電池提供堅實的原料支撐。
第三,從國際看,全球能源危機不斷加深,汽車尾氣污染、全球氣候變暖日益加劇,汽車節能減排已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這為發展新能源汽車提供了良好機遇;從國內看,國家出臺了《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積極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南昌市成為全國13個示范推廣新能源汽車的試點城市之一。
未實現規模量產又遭遇成本壓力
市場推廣舉步維艱
近幾年來,許多車企都有研發新能源汽車的計劃,也有不少企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市場推廣方面,卻始終舉步維艱。
作者了解到,昌河汽車以愛迪爾Ⅱ為平臺,與南昌大學合作開發了硅能蓄電池純電動車;安源客車已試制出超速傳動混合動力城市客車,去年已將兩臺樣車提供南昌公交公司示范運行;江西凱馬百路佳客車有限公司小量向澳大利亞出口自行開發生產的混合動力客車,并與浙江萬向集團合作開發了純電動公交客車……可是,這些產品還沒有實現規模量產。
成本壓力是發展瓶頸
與此對應的是,江鈴汽車5月3日公告稱,該公司前4個月累計銷售汽車7.32萬輛,同比增長27.40%。而福瑞德公司作為江鈴集團下屬企業,去年研發的電動車只賣了80多輛,他們2015年的產業目標也僅為1.5萬輛。
”如果按現在的汽油行情來看,以平均70碼的速度計算,百公里要花掉55元錢,而我們的電動汽車不到32元。”孫偉對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感到毋庸置疑,但當前最大的發展瓶頸是成本壓力。以該公司研發的電動汽車為例,一輛售價19萬元的轎車,電池成本占40%以上。對大部分消費者而言,電動汽車要面臨長時間充電、續航能力有限等諸多因素,而19萬元的汽油車則有很寬廣的選擇余地,”因此,電動汽車的發展,不論是進入公共汽車、出租車等公共交通領域,還是進入私家車市場,都需要政府支持才具備競爭優勢!”
學山東經驗發展低速電動汽車
放眼全國,很多省份大施拳腳發展新能源汽車,其中山東的步伐最快。作者了解到,山東去年以政府名義出臺了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該省計劃到2011年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達到5萬輛,到2015年達到30萬輛,使該省成為國家新能源汽車生產和示范基地。與此同時,時風集團生產的電動轎車被列為山東省政府重點扶植對象。這個政策的出臺,也讓更多人有信心購買電動汽車。僅去年10月,山東菏澤一地就有300多人購買電動汽車接送孩子,或作為上班代步工具。
這樣的山東經驗讓全國同行矚目,也吸引了江西官員。4月底,江西省工信委赴山東考察取經,我省官員不僅拜訪了中國重汽集團、時風集團、中通客車等新能源汽車的主力軍,江西省客車企業還就低速電動車及新能源客車與山東相關企業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電池成本降下來更容易推廣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國內大部分城市城區車速限制在70公里/小時以下,未來汽車需求占2/3市場的城鄉接合部,將有9000萬輛的需求。低速電動汽車售價3~5萬元,車速在50~60公里/小時,充一次電可行駛80~100公里,總使用成本不到傳統汽車的1/4。
江西省工信委裝備處郭芳也告訴作者:”山東發展低速電動汽車很成功,時速在50公里左右,一公里成本只要8分錢,廢舊電池還可以按40%的價格回收。時風集團現在一個月的產量在1000輛左右,售價約3萬元,他們采用的是鉛酸電池,這比鋰電電池成本低很多。所以,我省也準備發展低速電動汽車,市場推廣會相對容易些。”
時速50公里,能吸引消費者嗎?
在國外,電動汽車很多時候被當作”社區車”,對很多家庭來說是第三輛甚至第四輛車,一些市民把這種沒有污染的汽車當成社區間的代步工具。業內人士認為,就目前而言,江西電動汽車在商用道路上能走多遠,還不好評估。
而根據江西省規劃,到2012年,混合動力、純電動汽車產銷量要達3萬輛。到2015年,全省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銷售收入150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要占全省汽車產銷量8%左右,占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6%以上;單體動力電池產銷量居全國前列,其中,為新能源汽車配套的動力電池達1億安時,占全國的10%……這一系列數據,描繪了一個極富前景的未來。
如果落實到低速電動汽車上,對開慣汽油車的消費者而言,是否有吸引力?福瑞德公司總裁孫偉說:”我們研發的電動汽車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00公里,但有關調查顯示,傳統汽車車速90%的時間都維持在70公里/小時以下。”
郭芳也表示,時速50公里對大部分上班族來說完全夠用,而且這類電動汽車主打二三線城市,特別是縣級市場,因此可以看好。
( 編輯/邵陽 )
來源:大江網-信息日報
作者:左陽天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520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