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018年補貼政策調整幅度較大,并且設立了4個月的過渡期,過渡期前后補貼不一致,導致不少新能源車企陷入了定價難題。目前大多數車企僅針對過渡期制定了售價方案,且不同車型的定價具有明顯差別。
一方面,包括江淮、北汽、上汽榮威在內的大多數汽車品牌在6月前將自主承擔補貼下降的差價,過渡期不會上調售價。但4個月過渡期后,新能源汽車的售價或有不同程度的上調。
另一方面,對于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及續航里程在200公里以下的微型電動車,目前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漲價。但是由于地方補貼未出臺,過渡期后的定價尚不明確。
除此之外,對于高續航里程(300公里以上)的車型而言,過渡期前按照2017年補貼金額的0.7倍執行,但6月后的補貼不降反增。對此類車型,目前車企尚沒有出臺相關售價政策,均采用預訂的方式售車。
為此,業內人士表示,續航里程在200公里以下的車型與300公里以的車型將有相反的表現,上半年200公里以下車型將繼續沖量,而300公里以上續航的車型將延遲到下半年開始放量。
高工電動車網了解到,為了不影響正常銷售,過渡期內,包括江淮、上汽榮威、北汽、廣汽傳祺、奇瑞在內的多家車企將自行承擔補貼差價,并表示6月前購買店內相關新能源車車型不會漲價。
除此之外,北汽、帝豪、廣汽傳祺等車企還有相關購車優惠。其中,廣汽傳祺一位4S店相關銷售人員透露,“3月31日前廣汽傳祺將自行承擔補貼差價,到店購車的用戶,還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但是6月后是否漲價不確定,建議消費者盡早購車。”
據了解,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為過渡期,過渡期內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按照2017年補貼標準的0.7倍實施。如此一來,單是國家補貼就將下降0.7-1.32萬元不等。
不過,與之相反的是,比亞迪一位深圳4S店負責人表示,目前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過渡期的價格平均已經上調3000元左右。而純電動車型全部已經升級至400公里以上,但是定價尚不明確。
總體來看,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過渡期內下調的補貼金額,車企大多數可以通過自身調節進行消化,整體影響不大。因此,6月11日前,車企業將繼續加大新能源汽車的營銷力度,尤其是200公里以下A00級純電動汽車的營銷力度,盡量消化庫存。
“2018年補貼政策出臺,新能源汽車補貼相比2017年平均下滑了30%。”多位新能源汽車4S店相關負責人向高工電動車網表示,“補貼新政落地后,一些老舊新能源車型價格必將有所上調。”
“這些錢全部依靠廠家補貼維持原終端售價,廠家將面臨巨大虧損。”為此,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特別是200公里續航以下的A00級電動汽車,6月11日前國補大概下降了1萬元左右,但6月11日后,國補將進一步下降,國補+地補預計將減少3萬多。
綜合來看,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由于補貼下降幅度過大,新能源車企的成本控制還不能夠跟上補貼的退坡速度,為此6月后新能源車企一方面將適當調高舊款產品的售價來保持盈利,另一方面將快速升級相關新能源車型。
不過,對于價格上漲的幅度,大多數車企還未明確。有4S店負責人表示,由于4月后,雙積分政策實施,車企必然將根據自身的燃油車與新能源車銷售情況,尋找一個平衡點。
“有些車企為了能夠賺取新能源積分,持續維持原價銷售也不一定。”上述4S店負責人補充說道,關鍵得看車企的發展情況和經濟實力。
包括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內的多位業內專家表示,6月前,200公里以下的低續航車型將繼續沖量,而300公里以上續航的車型優勢將延期到下半年購買,預計下半年將迎來銷售高峰期。
與此同時,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續航里程在400公里以上的車型將成為主流。根據補貼新政,400公里續航以上的乘用車國補不但沒有降低,反而還將增加。為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隨著400公里以上續航補貼的提升,新款吉利帝豪EV、比亞迪秦EV等車型的價格優勢將在6月之后逐步凸顯。
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在價格變化不大的前提下,消費者將更傾向于選擇高續航里程的新能源車。
總體來看,業內人士表示,新補貼政策將向高續航的新能源車傾斜,從而倒逼車企主動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屆時一些低續航里程的老款新能源車將被淘汰,而400公里以上的車型優勢將凸顯。這也是國家鼓勵電動汽車向高續航、電池系統高能量密度、低能耗方向發展的要求。
來源:高工電動車
作者:安卉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63471
以上內容轉載自高工電動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