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10月22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原“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年會暨高峰論壇”)在陜西省西安市召開。本屆供應鏈大會主題為“育新機、謀新篇、開新局——助力構建安全可控汽車產業鏈”,探討“十四五”思路,把控產業形勢,解析全球汽車供應鏈發展動態,助力構建安全可控汽車產業鏈。其中,在10月22日上午舉辦的“產業鏈新興領域領先優勢培育”主題論壇上,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洪發表精彩演講。以下內容為現場發言實錄:
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洪
楊洪:各位領導、各位朋友,今天利用這個機會,我向大家匯報一下航盛在智能座艙領域我們的一些思考,剛才聽了王博士在用數據未來對于汽車的發展應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軟件定義汽車、數據驅動汽車是未來的趨勢。我匯報一下航盛在這方面的思考。
航盛成立于1993年,今年是27年,員工是4000多人,銷售收入目前在50個億左右,實際上我們在“十二五”的末期就是這個銷售收入,“十三五”時期我們一直在做減法,原來航盛的子公司有十幾家,這幾年公司進行了產業與結構調整,對部分子公司進行了剝離,這樣做強主業,為未來的競爭做好我們的積淀,本部的業務從30億到50億的增長。在這個過程中,從93年成立到01年的時候我們一直非常重視技術開發,2001年我們獲得了深圳市的企業技術中心,在07年的時候獲得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目前在汽車電子領域里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級研發中心,同時06年的時候我們獲得了日產全球的技術創新獎,目前在汽車零部件領域里也是唯一一個中國的企業獲得日產全球的技術創新獎,日產每年從3000家供應商中評6家。在質量方面,深圳航盛一直把質量視為自己的生命,在十幾年的奮斗過程中,2011年獲得了深圳市市長質量獎和廣東省政府質量獎,目前航盛也是深圳市質量協會的會長單位。
深圳市質量協會20多年,一直是市里的領導擔任,從許勤當市長以后,他說企業的質量應該由企業家擔任,所以從那一屆就改為由企業負責人來擔任,我們的檢測中心也是國家級獲得認證了就可以對外做服務。在新能源的三電方面我們是2010年開始研發,我們和東風成立合資公司,在新能源的三電方面成立了我們的合資公司,構建了很強的競爭力。我們目前已有的客戶市場的覆蓋率,前20的主機廠90%都是我們的客戶,當然在這方面我們以日系歐系為主,主品牌的前十名里面都是我們的客戶。在產品結構里面,經過前面20幾年的發展,目前決定我們銷售收入的80%還是來自于智能座艙,就是以車聯網這些為主,智能駕駛我們在雷達、傳感器、視覺方面,以及在域控制器、控制器方面進行了探索,在算法方面,我們和國家的清華產業研究院李院士那邊,包括深圳的清華伯克利方面,我們從L2以上的到未來L4的以及5G汽車正在參與研發。我們的軟件服務中心,目前獲得軟件CMMI-4級的軟件認證,在這些方面未來我們的研發人員1000多人有60%是軟件開發人才,還有大部分的供應商是軟件方面的供應商,在新能源里面主要以電機控制、整車控制器是我們的主打產品。
我們的研發,一個是以自己自主可控為核心,同時我們也是開放的跟所有有這方面能力的核心供應商進行合作,同時我們跟華為去年6月29日簽了戰略合作協議,華為提供芯片、操作系統,我們會在系統集成方面在總機方面對應車廠,這樣的話可以把華為在芯片的優勢和我們跟整車廠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包括我們最近跟電裝在智能座艙里面形成合作,滿足它在中國豐田體系的競爭力。我們目前有的專利有1000多項,研發人員1200人,每年的研發投入尤其是近10年我們基本在10%以上,平均達到12%的研發投入。這是我們實驗室的認證,既得到國家的認證,也得到各個車廠的認證,通過我們實驗室出來的報告,車廠不需要再重復去驗證的。在制造里面,目前我們以深圳作為一個高端的,同時在內地在江西吉安、在河南的鶴壁,一南一北有兩個大的制造基地,在新能源領域我們在武漢有新能源電控的制造,我們在東北在長春、在吉林還有一個制造基地。
在智能制造方面,最重要的是我們建立了以歐系、美系、日系這些為標準的各種認證,包括VDA,包括QSB+,以及我們國家汽車領域的所有的國標GB標準,航盛的標準是完全能夠覆蓋,企業的標準更專,要求是更高的,在智能制造里面我們去年完成了一個智能化生產線,一條產線由原來最早的100多人到30多人到現在9個人,機器代替人以及將來智能制造就是信息化這些方面共享,我們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用日產的專家評價說,我們這條線是世界一流、國內領先、國內第一,比如:東風日產一年100萬臺套的產品都全部轉為自動化產線生產,所有合資企業在車聯網產品配置率上面,東風日產是最高的,其中90%是我們提供的產品,還有其他的供應商提供。
這些年我們獲得了很多榮譽,同時得到政府的認可,包括我們中國汽車行業協會對航盛也非常關心,所以在技術方面的認證以及政府質量獎,航盛也是深圳市汽車電子行業協會的創會單位,深圳的汽車電子行業協會有500多家會員,有上千家的汽車電子企業,超過1000億的產值,深圳的汽車電子企業最重要的就是創新,在汽車電子各個分領域里按照日本和德國的一些模式,在細分領域里大部分創新能力都非常強,每年的汽車電子行業的年度會都是1000人左右,大家非常積極踴躍。
數字化的變革過程中,剛才王博士已經講了,在目前來講,未來我們在數字化的進程過程中,其實汽車電子對于產生數據以及消費者的以及周邊各種數據的產生越來越多,在這方面我們會不斷的朝著這方面去發展。所以在“新四化”的產業中,昨天的論壇中,講的很好,核心的思想,確實在“新四化”,尤其電動化和智能網聯化這個領域里面,電動化國家是十幾年了,近十年應該是越來越理性,有競爭力的企業一定會跑出在主賽道上,沒有競爭力的企業一定會被淘汰,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尤其是除了排放以外,在智能駕駛里面這里是一個主要的方向,所以車企和零部件企業以及互聯網公司、科技性的公司,大家都應該相互融合、相互包容,共同推動這個產業的生態圈。
智能網聯在國家政策引導以及協會的行業產業布局過程中,其實在不斷的滿足客戶的重大需求,現在可以看到尤其這兩年來,如果在汽車里面沒有網聯、沒有跟通信連接的車,基本上是賣不出去的,包括特斯拉未來在智能駕駛里面,就是電動化的智能網聯汽車,其實它才是真正的網聯汽車,傳統的智能網聯在這方面還有一定的缺陷,因為在中國本土上發動機的制造技術我們掌握了,但是發動機的電噴技術所有的專利這些都是在世界前幾的手里面控制,特斯拉的方式,就是以車為主體,同時下一步5G汽車就是互聯網技術的車路協同應該結合起來,這個方向對于我們汽車電子座艙就帶來了很多很大的挑戰。
借用李駿院士對汽車電子的趨勢總結:軟件定義汽車、數據開發汽車、芯片制造汽車;當然這幾個講的是它的趨勢,汽車最基本的功能還是安全可靠,在這個基礎上,未來電子構架不斷的從離散的模式到集成化,再到中心化,以及車載電腦,以及未來的車端管云,很多數據在云上來存儲,這樣的話,5G的發展給智能汽車帶來了很大的一個便利性,它的低延時以及它整個的高算力,都使整個智能汽車變得可能。所以總線構架的升級就是在速率、高帶寬、低風險,硬件的構架升級也是在它的高算力。在軟件構架升級過程中,實際上就是軟件、硬件都很重要,因為有了硬件的高算力這些方面才能滿足,原來不管是什么芯片,都是在當時的上一代汽車,類似高通6155這些都能滿足,那么今年高通的8155以及未來的,都是在高算力、高容量這些方面升級,那么算法的升級這方面是決定了軟硬件的功能進一步強大,所以人工智能是在整個的未來,在數據的應用、在整個的未來、在自動智能駕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5G的發展過程中,三大核心能力助推智能網聯的落地,在自動駕駛以及未來的汽車生活各種場景,實際上是把人可以解放出來,在移動的過程中可以完全實現辦公,所以提升座艙的駕駛體驗,在5G—V2X智能交通方面,把一切變得都有可能,大家都在討論,在原來蘋果、谷歌方面的智能駕駛,光一個激光雷達就幾萬美金,5G出來以后,可能激光雷達的依賴性就沒那么高了,可以通過視頻、視角以及5G包括算法解決彌補一些盲區的問題。
智能網聯汽車座艙的發展也是我們從1.0到2.0,現在開始在3.0階段,3.0的階段就是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的智能空間,原來1.0實際上還是以傳統的導航為基礎,未來越來越把人機互聯以及把萬物互聯、把路邊的各種設施以及能夠自動的把它連接起來,為用戶的愛好習慣不斷的主動推送,智能和網聯未來是分不開的,智能化在自動駕駛方面變得越來越聰明,在網聯化以后能夠使你在手機上所有實現的功能在汽車上更加便捷,它可以帶來高的安全可靠以及在各種突發事件以后的應變能力,這個是要非常強大,所以在這方面還是以安全、舒適、可靠這些為主。
數字化帶來汽車座艙的不斷體驗升級,但是所有這些都是在以我們的技術發展、技術領先作為一個前提,剛才說的芯片的算力、軟件操作系統它的功能越來越強大,所以它控制器也是從原來的易控制器到未來的多運集成在一起,取決于軟件的算法、人工智能,包括硬件也決定了它未來的發展。在智能座艙里面,我們航盛目前在市場占有率,包括在各個車廠的競標中,航盛是一個智能座艙的領導者,今年我們有300多萬臺套都是帶智能座艙網聯的,一個主芯片帶三塊屏、五塊屏以及控制儀表等等這些都變得可能,未來在一個車載電腦上,現在特斯拉是一套,慢慢可能會把功能、把帶有功能安全的作為一個L3、L4的作為一個操作系統,同時在信息遺漏,在智能座艙里面,在跟安全無關的系統,它的容量都會很大,在這個領域里面,應該說在不斷的發展,實際上在芯片的這些企業以及我們車廠,包括華為,在這方面我們跟華為的戰略合作,我們定義下一代智能座艙里面比現有基礎上,算力方面在功能上更加強大,同時成本上整個系統的性價比會越來越低。
技術方面我們也是不斷的迭代,從十年前的我們的一代,到現在已經開始研發第五代,這些產品為我們主要的客戶都提供技術與產品支撐,比如:日產全球、豐田等。幫助客戶不斷完成迭代,在5G時代,汽車智能座艙這些功能相當于飛機的駕艙,更加智能與自動,在第五代座艙里面應該說集成了所有的各種功能。
航盛會堅定不移的專注在汽車電子領域里,我們把自主創新以及自主可控作為我們的一個核心,這些方面來發展,最近總書記在長春考察以后,在一汽紅旗講的一定要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們要立這樣一個志,把我們民族品牌搞上去,這也是奠定了我們未來5年10年15年,尤其是在2035年之前,中國的汽車電子產業一定會誕生千億級的企業,大家可以回顧一下歐洲博世在汽車領域有4000多億,日本、韓國的也是在幾千億,中國是最大的汽車生產國與消費市場,汽車零部件目前還是在既不大也不強的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方面我們航盛地處深圳,在剛剛的40年慶典過程中,總書記在深圳的講話,也是給深圳賦予了更多的創新,以及在技術領域里,在發展空間里面,在人才的吸引激勵,以及在進一步擴大開放方面,我認為對我們汽車電子產業是重要的利好,所以天時地利人和,雖然今天我們面臨一定的挑戰,在全球化以及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確定性,但是主流我們相信未來尤其在汽車產業在中國一定會達到年產3000萬輛以上的這么一個規模,在這個領域里需要有更多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以及汽車電子通訊企業,在這個領域不斷的把自己的研發能力、把自己的體系競爭力、把質量做好,以及在品牌、在國際化戰略方面,不斷的去推動去發展。
所以在深圳這個沃土上,汽車電子企業有上千家,大部分都是創新型的,航盛是其中之一,我們相信有更多的像航盛這樣的企業專注在汽車電子領域里,為自主可控、為我們的自主創新、為中國汽車產業做強做大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歡迎大家有機會到航盛去考察指導!謝謝!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張碩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zhanhui/13016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