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已閉幕月余,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以下簡稱“泰達汽車論壇”)仍為行業津津樂道,會上所傳遞出的種種有力聲音引發了媒體的持續報道與行業的廣泛思考討論。
為更好地傾聽媒體聲音、研討行業熱點、籌備2018泰達汽車論壇,泰達汽車論壇組委會于10月13日在北京組織召開“泰達汽車論壇媒體沙龍會”,20余家主流媒體踴躍參會,共議行業熱點話題,共策產業未來發展。
20余家主流媒體研討熱點集體指向“雙積分”
“燃油車禁售”、“‘雙積分’政策頒布日期臨近”等是本屆泰達汽車論壇傳遞出的重要政策聲音,引爆行業輿論。會后不久,“雙積分”政策便正式落地。
此次媒體溝通會中,20余家主流媒體的主編、高級記者不約而同將研討熱點指向了“雙積分”政策可能帶來的行業震蕩以及新能源汽車發展相關問題。
“雙積分”政策倒逼外資企業加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研討中,媒體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勢不可擋,雙積分政策是順應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的政策導向,是中國從世界汽車大國轉向汽車強國的推進器,有助于推動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這一政策的實施正不斷倒逼新能源合資公司加速落地,刺激外資企業由觀望轉向實際行動。與此同時,外資品牌的加速入駐,將會改變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加劇市場競爭,促進產業發展。
“雙積分”將促使企業提升技術水平,推進產業發展。媒體普遍認為在“補貼政策”之下,企業對新能源汽車技術本身的追求并不多,主要生產滿足補貼標準的車型,新能源汽車產品結構以低端車型為主,而“雙積分”政策對于積分的計算標準將很好地解決該問題,促進企業加大技術投入,生產更優質的車型,提升整體產業發展水平。
“雙積分”政策之后,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準入條件將如何設定?自2016年3月份以來中國先后密集發放15家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而今年5月之后,國家沒有再發布新建純電動乘用車批準項目,引發準入標準是否要加嚴的猜測,現場媒體對此也進行了激烈研討,多數媒體認為,新建純電動乘用車準入條件的設定應該在滿足引入好的種子選手的同時,規避產能過剩,尋求傳統造車勢力與新興造車勢力融合的平衡點。
“雙積分”會不會給自主品牌發展帶來“災難”?會上,媒體普遍擔心,“雙積分”政策之后,外資品牌的大量涌入會打亂自主品牌現有發展狀態。有媒體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車是投訴最多的車型,而自主品牌車型占比最多,國內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缺陷仍然十分明顯,一旦外資品牌大規模進入,極有可能造成產業變動,政府應做好引導。
此外,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廢舊電池處理難等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也亟待解決。
剖析智能網聯汽車未來,兩大難題亟待破解
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現場媒體一致認為,智能網聯技術看似繁花似錦,實則充滿挑戰:
第一,基礎設施建設亟待發展。通信標準的統一、道路的規劃與交通標識路面設施等基礎設施的升級,是實現汽車網聯化的基礎。只有更好地實現基礎設施升級,才能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鋪平道路。
第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應優先解決信息安全問題。智能汽車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然而因汽車系統安全而導致的惡性事件正在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只有充分保障智能網聯汽車的信息安全,才能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而這需要做好事先規劃,實現車企、用戶,以及交通、通信等不同行業進行合作,共同構建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的立體防護體系。
此次會議有效激發了媒體觀點,深度分析行業現狀,剖析現存問題,為行業發展貢獻智慧。
此外,當天會議中,參會媒體還對泰達汽車論壇提出寶貴建議,為組委會更好地籌備2018泰達汽車論壇、為行業貢獻更為精彩的思想碰撞提供重要參考。
來源:第一電動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zhanhui/5749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