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30日工信部宣布,2017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比2016年降低20%,地方財政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老百姓擔心新政會影響到自己的購車成本。對此,2月3日工信部回應,補貼下降以后不一定意味著價格上升。
在工信部正式出臺通知之前,北京市市政府就主動選擇了削減補貼。以北京地區的銷售為例,據統計,28款新能源汽車產品停止享受北京市新能源汽車單獨號牌配置及市級財政補貼政策。乍看之下,選擇好像變少,但是工信部認為實際情況要復雜的多。
工信部回應,影響新能源汽車價格的因素有多方面,既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購價格、生產和管理成本、同類產品競爭情況、企業自身戰略等市場方面的因素,也包括不限行、不限號、財政補貼等政策方面的因素,新能源汽車補貼下降后價格是否上漲不能一概而論。
媒體和企業都認為售價可能會有少量上漲,但是并無大礙,甚至有可能不漲價。
據先前報道,隨著補貼的下降,成本大概率由廠商和消費者共同承擔。由于后續部分車企終端提價意愿較強,在新能源汽車尚未完全市場化的背景下,市場需要時間消化。
廠商方面判斷售價可能有少量上漲。2016年銷量最大的比亞迪公司承認,按照現行補貼政策,2017年新能源車補貼將減少20%。以該公司新能源車秦為例,補貼約占售價的30%左右,補貼減少20%,對售價的影響約6%。
但是比亞迪內部人士在去年底接受采訪時表示,國家在制定政策的時候已經征求了比亞迪等多家民營汽車企業的意見,公司對新能源補貼政策方面的變動早有準備。
目前動力電池占新能源汽車30%-40%的制造成本,各大廠商之間的競爭主要聚焦在了電池上。
比亞迪內部的人事說,只要企業能夠在過渡期擴大動力電池產能,就能夠有效降低成本。如果成本可以下降5%~10%,基本可以抵消補貼下降帶來的影響。
近兩年,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的成本下降很快,目前可供消費者選擇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和車型供給充足、競爭逐步加劇,主要汽車生產企業也都把新能源汽車市場培育作為重要發展戰略,這些都會不同程度抵消補貼下降對價格的影響。
工信部回應,2017年新型的三元電池了使用將會更加廣泛,新性電池的能量密度將會提高20%左右。另外在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建造方面,在政策和市場的帶動之下,各大城市的充電樁建設全面鋪開。2016年底,建成公共充電樁15萬個,是2015年底的3倍。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建成規模化充電服務網絡。2017年,充電樁建設速度將進一步加快。
來源:觀察者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zhengce/48868
以上內容轉載自觀察者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