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美國一位參議員計劃5月2日提出一項立法提案,以簡化鋰、石墨及其他電動汽車供應鏈中所需礦產的開采監管和審批要求,這是削弱中國在該領域主導地位計劃的一部分。
路透社5月2日報道,美國參議院能源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主席、共和黨參議員莉薩?穆爾科斯基與參議員喬?曼欽將提出《礦產安全法》提案。
穆爾科斯基表示,“我們面臨的挑戰仍然是未能理解我們作為一個國家,依賴其他國家的礦產供應所造成的脆弱性。”
報道稱,中國已經在電動汽車供應鏈中占據主導地位。美國不是唯一試圖追趕中國的國家。法國和德國近日要求歐盟委員會支持一個17億歐元(1歐元約合7.5元人民幣)的電池聯盟,以阻止亞洲競爭對手在該領域的不斷崛起。
報道援引穆爾科斯基的話說:“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當你在某一種需要的資源上處于弱勢時,正如美國和我們的許多朋友和盟友一樣,這就會演變為一個弱點。我們不希望暴露這種弱點。”
普華永道對2018年和2019年初中國市場的結果進行了分析,還預測到2030年汽車市場可能出現的情形。在普華永道看來,中國汽車市場不會持續萎靡不振,特別是在電動汽車方面。普華永道預計中國汽車市場將重振輝煌。
另據法國《觀點報》此前報道,事實上,如今中國在電池生產領域占主導地位,這對任何電動或混合動力汽車來說都至關重要。雖然歐洲正在加緊建設“電池空客”,但在這一領域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趕上中國。
報道稱,中國在鋰離子電池生產上擁有絕對優勢:它是可充電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但很少有制造商冒險生產它們。相比之下,中國擁有世界份額可觀的鋰電池生產,在全球鋰電池供應量中占比不小。
來源:中國經濟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zhengce/90789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經濟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