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銷量下滑之際,汽車制造商們關注的焦點是每月新車銷量與競爭對手相比如何。但是,更有說服力的衡量尺度是利潤率。德國兩家頂級汽車制造商就深受利潤率的困擾。
寶馬和戴姆勒正陷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尷尬境地:利潤率甚至落后于大眾市場的競爭對手。
通常,這兩家公司的第二季度利潤非常豐厚,但今年卻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寶馬汽車業務部門的利潤率為6.5%,低于去年同期的8.6%。戴姆勒旗下梅賽德斯-奔馳的利潤率為-3%(扣除大量一次性收費用后為5.2%),低于去年同期的8.4%。
今年上半年,寶馬集團汽車部門的息稅前利潤下滑至2.8%,而奔馳汽車部門的營業額利潤率為1.4%。這一結果遠低于它定下的8%至10%的利潤率目標。
兩者的利潤率甚至難與一些大眾市場競爭對手相比。大眾集團的核心品牌大眾和斯柯達上半年的利潤率分別為5.2%和8.1%。PSA集團調整后的汽車利潤率達到8.7%。
Evercore ISI的汽車股票分析師阿恩特?埃林霍斯特(Arndt Ellinghorst)認為,投資者們尚未意識到,與其它類似的汽車公司相比,這些豪華車公司的股票價格過高。
“大眾的交易價較寶馬和戴姆勒低20%,市場似乎樂于忽略這一點。”埃林霍斯特在報告中寫道。
寶馬和戴姆勒對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等未來技術的投資是其負面財務狀況的一個關鍵因素。作為一個整體,戴姆勒集團今年上半年在研發上的支出占其營收的近5.8%。自2014年以來,這一數字一直在穩步上升,打破了2009年5.3%的年度峰值。
今年前六個月,寶馬的研發支出占比5.9%,高于前一個季度。去年,這一比例達到7.1%,至少是200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不過,這些德國汽車制造商認為較高的研發支出水平是可以應付的,因為中國市場以外的業務在增長。但是,他們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預計將連續第二年下降。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也引發了最近的經濟頹勢。
德國豪華汽車品牌的成本縮減計劃剛好趕上因中美貿易摩擦造成的銷量下滑。他們在美國制造的豪華跨界車,如奔馳GLE、寶馬X5,都受到中國對美的關稅回擊影響。
在過去的10年里,寶馬、奔馳等德國汽車制造商最大的戰略優勢就是在中國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當然,對于他們來說也有好消息,一些分析師預測中國汽車市場將出現回升。但是,就目前而言,德國汽車制造商正因他們在中國市場的成功受到沖擊。(本文內容編譯自Automotive News,圖片來自AUTOCAR)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00292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