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雙十一參與了上千億元大項目的小編,還沒來得及平復激動的心情,今天在恒大汽車的活動現場又經受了一場靈魂的洗禮。
11月12日,恒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在廣州召開。206家全球汽車產業工程技術、造型設計、制造設備、零部件、電池、電機等領域龍頭企業的CEO及高管1100多人出席峰會。
可以說,這個地球上最重要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們,今天差不多都齊聚在這個房間里了。恒大簽下了世界排名前60的零部件企業,博世、麥格納、大陸、采埃孚、蒂森克虜伯、捷太格特、巴斯夫……
簽約的桌子到底有多長?合影的人數究竟有多多?看看攝影師小哥哥多難就知道了。來自各國企業的CEO們輪流上臺發言,連現場同傳都需要8國語言。如此陣仗不申請吉尼斯紀錄真是可惜了。
但這都是小case,整場活動的高潮部分,還是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教授的壓軸演講。只見那人上臺侃侃而談,河南太康口音偶有逸出,竟然金句頻出,火花四濺,語驚四座,引得現場掌聲雷動。
李佳琦要是在,一定只會不停不停地“OH MY GOD!”。
許教授先是用波瀾不驚的語氣說出了恒大造車的大目標:用3到5年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10年內產銷500萬輛。
然后宣布了恒大造車的大戰略:
整車制造上,在中國、瑞典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10大整車生產基地,還要建設相應配套的核心技術的零配件生產基地;
產品研發上,同步研發15款新車型,覆蓋頂級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經典型等所有檔次及轎車、SUV、MPV等全系列車型,實現產品線全覆蓋。
投資上,恒大在新能源汽車的3年投資預算是450億元,其中今年投資200億元、明年投資150億元、后年投資100億元。
量產規劃上,恒馳的第一款車——“恒馳1”將在明年上半年正式亮相,恒馳全系列產品將從2021年陸續實現全面量產。
這么宏偉的目標、定位、規劃要怎么成真呢?
許教授袒露心聲:“恒大以前搞地產,我們對于造車,要人沒人,要技術沒技術,要經驗沒經驗,要制造基地沒有制造基地,我們什么都沒有,我們是一窮二白。”
那么,恒大要怎么造車呢?
他捧出了恒大造車的秘笈:“我們要開辟一條和全世界所有的汽車企業走的都不是一個路子的,一個新的造車道”,不叫彎道超車,純屬于換道超車。
接下來,許教授現場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恒大造車邏輯化繁為簡成五個強有力的疊音短語: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簡單解釋一下。買買買就是能買的核心技術能買的企業,都把它買來;合合合就是買不來的就跟別人合作;圈圈圈就是打造世界級的造車朋友圈;大大大就是指恒大造車路的大格局、大戰略、大規模;好好好就是造出來的車品質要好、造型要好、價格要好。
恒大造車還有三個必須: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成本必須大幅下降!
又要物美又要價廉,這可怎么做到啊?
許教授的辦法是:“大規模是降低成本的最重要措施。包括我們和工程技術研發企業簽訂戰略合作的時候,我們都再三強調,能夠集成的盡可能集成,不同類型的車、不同檔次的車,在零配件上能夠通用化的部分盡可能提高通用化率,這都是大規模的概念。”
諸位看官,你看懂恒大造車的邏輯了嗎?看不懂沒關系,明年恒馳1就要來了,咱們看實車。
今年以來,許教授帶領恒大汽車產業高管奔赴全球23個國家、47個城市,先后考察了58家全球汽車產業各領域龍頭企業,經常一天跑兩個甚至三個城市,為實現汽車夢殫精竭慮。
許教授沒白辛苦。
在核心技術領域,恒大通過一系列國際并購與戰略合作,在電池、電機、動力總成、3.0底盤架構、先進整車制造等各領域關鍵環節擁有(號稱)“世界最頂級”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
在工程技術領域,恒大與FEV、EDAG、IAV、AVL、MAGNA等全球五大汽車工程技術龍頭戰略合作。
在造型設計領域,恒大與Michael Robinson、Andres Warming、Stephane Schwarz等15位全球頂尖造型設計大師戰略合作。
在零部件供應鏈領域,恒大在此次峰會上與博世、麥格納、大陸、采埃孚、蒂森克虜伯、捷太格特、巴斯夫等世界前60大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此外,恒大在充電設施建設上牽手國家電網,在銷售網絡方面入股廣匯集團,間接持股的行云出行已經獲得交通部頒發的網約車資質。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恒大造車,就是要打造最強朋友圈,集齊核心技術,做全產品線,搞全產業鏈。用許教授的話說,“有這么多的龍頭企業幫助恒大來造車,想不成功都很難的!”
這么認真的造車,就問友商怕不怕?
今天所有在場的人都經受了一場靈魂的洗禮。走出會場,小編抬頭看著遠處的天空,感覺中國車市的低迷有望終結了!徐長明老師說的420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也有望實現了!許教授即將成為拯救汽車行業的super star!
在許教授的大手筆運籌帷幄之下,賈會計當年費心搭建的樂視生態只是毛毛雨啊毛毛雨。
不過,夢想太過完美,總讓人心中難免疑慮。
記性不差的吃瓜群眾應該還記得:2014年恒大曾高調宣布要拿出900億元進軍光伏產業,但不到半年,這個計劃就取消了;而恒大的快消跨界也以恒大糧油、乳制品及礦泉水甩賣告終。
恒大汽車的結局會不一樣嗎?
在恒大集團的官網中,民生地產是基礎,文化旅游、健康養生是兩翼,而新能源汽車的定位是龍頭。在造車這件事上,許教授有著一顆認真、單純又執著的心,他的背后,站著全球汽車產業鏈。這一次,他下的注不一般地大。
就在昨天,大洋彼岸,馬斯克的SpaceX的一艘獵鷹9號火箭攜帶的60顆衛星上天了。
如果許教授的造車夢實現,我敢說,這些衛星都會黯然失色。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0334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