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回落是車市下滑大背景
明年中國汽車市場何去何從?這是當前汽車業內外人士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
最近一個多星期,筆者先后參加了多場會議,聽到了國內主要機構及專家們的預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認為,樂觀情況下有望實現正增長,他基本傾向于零增長的概念。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副主任劉明沒有給出具體數字,但態度上屬于謹慎樂觀。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給出的判斷最為清楚,銷量再下滑10%,至2250萬輛左右。
全國乘用車市場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預測,汽車銷量增長1%,其中乘用車銷量也增長1%。
仔細看了各位專家的結論與依據,感覺邏輯性還是非常強的。特別是其中大部分人士借鑒了發達國家汽車市場從起步期、高速成長期到普及期的經驗,以及這一時期預測市場的一些分析方法。
在這些預測中,本人比較傾向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的說法,這一輪中國汽車市場調整的年銷量谷底在2250萬輛左右。但我不同的看法是:明年直接下探至這一谷底的可能性不大,可能還要再延遲1至2年的時間,所以明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下滑的幅度可能在5%左右。
為什么這么說?主要是中國汽車市場面臨的發展環境與發達國家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在經濟調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將會采取多種逆周期調節的手段,減緩GDP增速下滑的幅度,不會讓市場多余的產能一次性出清,這必將導致調整周期的進一步延長。表現在汽車行業,我們已經看到,在本該淘汰的汽車企業面臨困境時,地方政府出于多種原因,目前還在出手采取一些援助措施。
我以為,只有政府有關部門徹底放棄對這些企業的救助時,中國汽車市場這一輪的調整才能真正探底。很明顯,明年我們不會看到這一天。所以,我們還要繼續做好渡過一個漫長冬天的準備。
如何準備?
一、停止或減少投資,回收足夠的現金。現金是過冬的糧草,除非萬不得已,不要再去投資,因為你的任何一分錢投資都在增加產能,除非你有豐田汽車的本事,能穿越任何周期,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
特別有意思的是,我最近出差時看到國內兩個最具影響力的房地產商的兩個舉措:一家是將已配套出租幾年的公寓重新裝修,改成商品房出售;另一家是準備改變原有配套單體大型購物中心的規劃,改成一個商業小鎮,以便將其中的單體建筑一個個出售。總之,不想再持有物業,而是通過一次出售回收現金。由此看來,地產行業也在盤算著如何過冬。
二、深挖現有客戶需求,推出各種細致服務。簡單地講,過去只掏客戶大口袋的錢,現在要掏各個小口袋的錢;過去不愿意做的小事,現在一律要當成大事來做。在汽車行業,其實這一塊還是有相當潛力可挖的。
比如,在四五六線城市,其實我們汽車廠家的銷售人員,包括4S店的人員,下去也是很少的,去也大多是“走馬觀花”。如何為這一市場的客戶做好銷售與服務,需要創新一些新的商業模式。
三、減人增效,細化管理。先說減人增效,辦企業的人都知道,在一線城市,一般多增加一個人,一年總成本都在十萬元以上。可是要賺十萬元凈利潤,現在何其難矣!因此,增加人員要慎之又慎,減掉不創造價值的人員要異常堅決。再說細化管理,核心是節省開支,花出去沒有效果的錢要少花或者盡量不花,在這方面,汽車廠家細化的空間也比較大。
有人或許說,你上面的這些建議太保守了!面對挑戰,我們還要積極進取,那這里我也接著說兩條:一、對于主機廠,圍繞提升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技術還要持續加大投入,當然,首先是要仔細分析這是不是可以商業化的技術,是不是可以形成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技術;二、對于經銷商,將來過冬后還能剩下來的品牌你還是可以繼續投的,不過前提是你先要判斷好誰最終能活下來。
誰能活下來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你現在唯一能做的是,就是讓自己先活下來!
(作者孫勇為資深汽車評論家、“老孫論車”微信公眾號創始人,現任中德諾浩汽車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曾任奇瑞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中國汽車報副總編輯。)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老孫論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03868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