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不像吉利的一款吉利車,下怎樣一盤大棋
克里斯·班戈(Chris Bangle)任寶馬設計總監時,某次給手下一個年輕設計團隊一筆資金和一段長假,隨便他們怎么揮霍,條件是帶回一個不一樣的想法。X6的設計靈感由此誕生。
不是每一款在造型設計上開宗立派的車型背后都有一個天馬行空的傳說,但每一款這樣的車型都會為其身后的細分市場產生劃時代影響。
僅憑視覺,吉利ICON就屬于這類車型。因為第一次看到這款車,它身上的三個特點就讓人抓狂。
1.長得像概念車,其實是量產車。
2.長得像電動車,其實是燃油車。
3.長得不像吉利的車,其實是吉利的車。
關于第3點,當時我腦海中浮現出的畫面是這樣的。
不信的話,請參考2020年3月吉利官方放出的全家福,當時的情形是這樣的,自己品。
所以,拍全家福千萬不要站右二,潛伏御用位置。
這是一個讓人費解的問題,在講究血統和家族臉譜的時代,清一色的吉利臉里面怎么會混進ICON這樣的?
2015年4月,頂著“最美中國車”名號上市的博瑞開創了此后(除ICON之外)所有吉利品牌車型的造型范式。從那時開始的這個時期被吉利稱為3.0時代,吉利第一次清晰確立了造型設計的家族臉譜。
盡管家族臉譜造成的“套娃”風引發了不少吐槽,但旗下車型嚴格采用家族臉譜設計風格已經成為成熟汽車公司的共識和統一行動。畢竟,大工業時代不太可能讓旗下產品采用多套設計語言,稍稍有點實力的汽車公司也不太可能讓自家產品長得像隔壁老王。
市場表現也已經證明,家族臉譜鮮明程度與銷量成績成正相關關系。
吉利花5年時間積累出的家族臉譜,為什么會被ICON打破?
還有,全家福里別人叫博越、博瑞、繽瑞、繽越、星越,一看就是一家人,只有ICON這個洋名,刻意的與眾不同。
疑點重重的ICON。它會改變吉利造型的家族基因嗎?甚至像5年前的博瑞一樣開啟新的4.0時代嗎?
吉利中的異類
ICON首次試駕溝通會上,當汽車商業評論把以上疑問拋給吉利品牌銷售公司總經理宋軍時,得到如下回答。
“有3.0就會想4.0,ICON讓人容易產生這個疑問。它不是傳統向上的迭代,還是偏個性,我們希望能夠單獨擴圈。其他產品在迭代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像3.0一樣的迭代過程,這個時間就在今年,陸陸續續我們會跟大家說這些情況。可能FS11出來的時候,我們會比較具體的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段話透露了幾個重要信息:一,吉利今年將進行重大迭代,很可能開啟4.0時代。二,ICON與4.0時代的家族臉譜無關,是單獨的一個旁支。
整個溝通會,宋軍提到6次“擴圈”、1次“破圈”,無論用哪個詞表達,它就是ICON如此與眾不同的原因和存在的意義。要做到擴圈,ICON自己首先要在長相、名稱上擴了吉利的圈。
比如,宋軍在回答吉利品牌旗下車型譜系問題時說:“家族多是好事,把糾結的解決掉就利大于弊。吉利汽車要完成這個品牌使命,縱向迭代、橫向去不斷地擴圈。”
后半句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吉利不僅要1.0、2.0、3.0、4.0地縱向迭代升級,還要不斷地橫向擴圈。后一點的橫向擴圈戰略,似乎是第一次聽到。
吉利通過收購、投資、合資、合作構建了無論數量還是市場涵蓋面都遙遙領先的品牌矩陣。這種積極的多品牌戰略很容易讓外界認為每個品牌各有使命,吉利擴圈的任務天然地會賦予給領克、幾何、smart等特色更鮮明的品牌。
ICON的出現說明,縱有再多更新、更高端、更悠久、更時尚的品牌加入,“吉利”這個吉利集團起家的母品牌仍被置于最重要、最核心、最全能的位置,仍在左突右沖,探索更多可能性。
這種品牌戰略與另一家優秀民營車企長城截然不同。
2018年12月,長城董事長魏建軍在WEY品牌兩周年慶典之時接受汽車商業評論訪問,解釋了推出WEY品牌的原因、WEY與哈弗的關系。
“哈弗的主要消費者是購買15萬元以下的產品人群,也就是說,你賣得越多,消費者在心智上已經給你這個品牌定位,就是這個價。WEY為什么向上往高端走呢?我們就想現在要占有15萬元到20萬元這個區間的產品。”
兩家公司在頂層設計上對吉利品牌和哈佛品牌的定位完全不同。
ICON要擴圈,當然是從名字到長相再到功能配置,與吉利差別越大擴得越遠,最終實現消費人群的擴圈。
擴了多遠呢?宋軍舉例:“我去上海的一家4S店,一半領克一半吉利。領克店長說有一個開保時捷帕拉梅拉的過來,心想這肯定是來看領克的,沒想到去了隔壁看ICON。還有一個奔馳GLC的男車主,想給新手妹妹買車,在吉利ICON和奧迪Q2之間做選擇,最后選擇了ICON。”
但他同時強調,ICON的擴圈不是追求特立獨行、非主流、小眾的擴圈。
“ICON其實是在中國最主流市場里面做的破圈嘗試。這些嘗試,未來可能會有橫向的衍生。因為10-15萬是最主流的消費群體,具備很大的可能性。吉利ICON只是抓住了主流消費群體潛意識中對當下和未來的需求所呈現出來的。”宋軍說。
截止5月中旬的銷售統計,用戶年齡從22歲到52歲,女性約占1/3,非常主流。
“在這個主流群體當中還有很多衍生機會,ICON只是一個代表,未來可能進行這樣有意思的嘗試。而這只是戰略節拍當中的一拍,今后在ICON身上的嘗試還會有很多衍生。”宋軍補充。
健康、科技標簽
除了造型,吉利的擴圈之作拿什么實現目標?
不知是巧合還是反應神速,ICON主打的是疫情之后所有人都會重新審視的領域——健康。
比如四項首搭和一項首獲:
首搭車規級“CN95高效復合空調濾芯”,獲中汽研001號認證、德國萊茵TüV 001號認證。對病毒吸附的0.74μm飛沫過濾效率達到98%以上。
首搭“全面抗菌方向盤”,抗菌率超99%,抗菌長達8年。首獲廣微所最高權威認證,相當于讓車自帶“免洗手消毒液”。
首搭醫用級IAPS智能空氣凈化,用時45秒可以讓車內空氣更換一次。
首搭“CN95級生態凈化艙”,分為9層健康防護:車身密閉層、N95級別過濾層、抗菌抑菌層、PM2.5阻隔層、空氣凈化層、高效換氣層、材質工藝層、紫外線防護層、遠程控制層。
首獲丁香醫生科審團隊嚴苛權威驗證,是專業醫生群體推薦的首個全方位健康汽車。
試駕會一開始,吉利專門請第三方醫學團隊對“全面抗菌方向盤”的性能做了公開測量。在對ICON和普通對照車型方向盤上的提取物放置24小時后,檢測到的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數量如下表所示,兩者殘留細菌數相差5個數量級,ICON方向盤的抗菌率大于99.99%。
“科技要以人為本,最后要看得見、摸得著。”宋軍說。確實,即使沒有疫情,CN95空調濾芯對霧霾、抗菌方向盤對喜歡干凈的人來說也都是硬核福音,只是,ICON為什么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實現這么多健康功能的落地?
宋軍說這些想法并不是有了疫情才突然產生的,而是之前就有大量關于健康的各種技術儲備,疫情發生后,吉利決定讓這些項目加速落地,只需要拉動供應鏈去實現。還有一些是搭載和升級成熟技術,比如幾年前帝豪GL就有生態凈化艙、車內空氣質量系統。
新冠疫情是1月下旬開始被公眾所知,ICON在2月24日上市就讓科技健康亮點在新車上落地,吉利體系的反應速度、協調供應鏈的能力可見一斑。
健康之外,ICON還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黑科技,例如“透明底盤”:4個分辨率為1280*720的廣角攝像頭,通過360°影像+180°底盤透視監測路況,在特殊路段時提供全方位視野,保障安全。
例如360°四向行車記錄儀,行業首搭360°四向行車記錄儀,實現前后左右四個方向影像顯示,同時對車速、轉向、燈光、主駕安全帶等11項駕駛信息進行實時記錄,堪稱“汽車界的黑匣子”。
再如APA+全自動泊車系統,可通過4路高清攝像頭+12顆超聲波雷達融合,車輛自動感應并識別停車位,實現自動泊入。另外還可自定義泊車,通過自行觸摸中控屏選擇垂直、平行、斜列任一種泊車方式,解決停車難題。
動力是1.5T渦輪增壓發動機配合7速DCT加48伏輕混,實現了5.7升油耗和7.9秒的零到百公里加速。智能輔助駕駛是目前主流前沿的L2+級。
試駕中,還有一些細節性的小功能讓人印象深刻。
比如“無憂離車模式”,無論在前進擋還是倒擋,一鍵熄火之后,ICON會自動切換到P擋,同時自動拉起電子手剎,無需再做更多操作。停車時,主駕人員只要解開安全帶、打開車門,吉利ICON會自動切換到P擋,同時自動拉起電子手剎,防止溜車。
還有“三指飛屏”,中控屏和儀表盤屏可以通過三指拖拽動作內容互動,原本在中控屏顯示的導航地圖等內容直接顯示在儀表盤上,便捷安全。
總而言之,如果在“健康”之外再給ICON找一個標簽,我們會選擇“科技”,從外觀內飾設計到功能配置,科技感是ICON揮之不去的一個鮮明烙印。
講真,吉利為什么要推出ICON這么一款完全不同的車?這個問題從我第一次看到ICON時就感到疑惑,試駕、與宋軍溝通會后仍然沒有完全想明白。
一頓操作下來反而更不明覺厲,ICON這個擴圈背后,吉利在下怎樣一盤大棋?歡迎高人文后留言指點。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1697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