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下稱“乘聯會”)公布6月份產銷數據。數據顯示,6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165.4萬輛,同比下滑6.2%,環比增長2.9%;批發層面,6月狹義乘用車共銷售170.0萬輛,同比增長0.9%,環比增長3.7%。新能源汽車方面,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8.56萬輛,同比下降34.9%,環比增長20.1%。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判斷,上半年全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呈現V形走勢,從6月的銷量表現來看,市場的回暖特征持續。乘聯會方面判斷,以6月份為節點,疫情對車市的影響已逐步弱化,下半年車市將回歸到原本的季節性銷售走勢,其中新能源車市場大概率會走強。
馬太效應凸顯
豪華品牌持續走強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顯示,6月豪華車零售同比增長27%,環比增長9%,市場份額創出14.9%的歷史新高。而自主品牌的總體壓力則相對較大,6月零售同比下降16%,且環比5月持平,市場份額32%,創出近年來歷史新低。
證券時報·車資本注意到,在銷量持續走低的情況下,部分自主品牌已因經營不善開啟破產清算。崔東樹告訴證券時報·車資本,消費升級的高端換購需求和豪華車型促銷折扣價格下探,帶來的價格優勢引發豪華車細分市場的迅速回暖,相應的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受到進一步擠壓。
據乘聯會的統計研究顯示,近期高端25萬以上銷量份額持續增長,而入門級乘用車銷量份額劇烈下滑。尤其是售價在8萬元以下的乘用車,2020年上半年的零售量較2017年的總量下降了63%。崔東樹告訴證券時報·車資本,這對大部分自主品牌車企來說,會帶來巨大的打擊,不僅會導致產能利用率的下降和經銷商的虧損,更容易導致產銷體系的崩盤。
“未來會有更多邊緣性企業進行退出,這些企業前期沒有注意研發,沒有產出適應市場的產品,更沒有積極進行技術升級,因此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其壓力會越來越大。同時,這部分企業在面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存在投機現象,只追求產出低端產品獲取新能源積分,顯然這是不可持續的。”崔東樹告訴證券時報·車資本,這些在轉型中迷茫的車企,已經面臨著被洗牌出局的局面。
乘聯會方面判斷,隨著北京疫情的全面受控和響應級別逐步下調,各地汽車企業的營銷活動已逐步恢復,在加上各類刺激汽車消費政策的加持和不斷有新品的推出,預計下半年車市會穩步回暖,持續走強。
新能源車市有望恢復正增長
與車市的整體迅速回暖不同的是,1-6月新能源汽車的回暖速度一直是比較緩慢的。根據乘聯會的數據顯示,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8.56萬輛,同比下降34.9%,環比增長20.1%。其中插電混動銷量1.77萬輛,同比下降11%。純電動的批發銷量6.7萬輛,同比下降40%。
崔東樹告訴證券時報·車資本,2020年上半年的新能源車市場低迷首要原因是受基數偏高的影響。2019年6月底是新能源車補貼銳減的時間節點,因此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比較集中;此外疫情的影響導致國際油價暴跌,新能源汽車的性價比進一步下降,再加上幾起車輛自燃事件的出現,導致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的熱情有所降溫。
乘聯會方面判斷,下半年新能源車市場消費環境較上半年改善,有望帶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三四季度的銷量呈現環比增長。同時,下半年雙積分政策的推動力度加大,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回暖。
不僅如此,受疫情影響,純電動網約車和出租車在市場投放力度減弱,下半年隨著這部分影響的消退,新能源出租、網約車市場會有一定的恢復增量。總體而言,乘聯會方面判斷,下半年新能源車市有望恢復正增長。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1994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