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大環境影響而遭遇困境的車企不在少數,海馬汽車就是其中之一。伴隨著中國汽車市場三十年來的首次下滑,2018年海馬汽車虧損達到了16.37億元。由此,這家車企開始陷入危機。
2019年,憑借大規模出售房產,海馬汽車在當年扭虧為盈,海馬也因“賣房求生”揚名汽車行業。但其同年銷量僅僅2.94萬輛,而2017年,其還有14萬輛的銷量規模。
2020年,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以及新冠肺炎的影響下,海馬汽車沒有意外的再次虧損,銷量也降至17773輛。在這樣的背景下,海馬汽車的每一步動作都被理解為“自救”?但“自救”這個詞匯真的適合形容現如今的海馬汽車嗎?
5月11日晚,海馬汽車發布了關于“ST海馬調研活動信息”的公告,披露了“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在公告中對于生產經營情況、新車銷售情況以及發展戰略方面做出了相關的回應。《道哥說車》編輯注意到,在海馬汽車的回應中,絲毫沒有“自救”的意味,氫能源汽車、無人駕駛等詞匯似乎正在傳遞著海馬汽車對未來發展的野心。
“借氫還魂” 海馬汽車的“自救”不簡單
說到氫能源汽車,直至今日,有些人可能還是會第一時間想到當時轟動一時的青年汽車的“水氫汽車”。“水氫汽車”雖然荒謬,但氫能源汽車卻廣被看好,包括國內上汽、廣汽,海外豐田等眾多巨頭都對此有著比較深入的規劃。甚至就在最近,廣汽埃安首款氫能源汽車已經亮相了。
而海馬汽車對氫能源這一技術路線也極為執著,本次公告中,海馬汽車稱,公司戰略部署將全面轉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優先智能汽車,合作電動汽車,“死磕”插混汽車,深耕氫能汽車。對于海馬汽車而言,氫能源汽車顯然是最終目標。
事實上,在新能源汽車的風口上,氫能源汽車一直被認為是最具有前景的類型。氫能燃燒熱值非常高,相當于同等質量汽油的3倍。且氫能來源廣泛,燃燒產物是水,清潔無污染,能夠滿足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因此,無論從能源的角度還是環保的角度,氫能無疑是最具前景的能源之一,而氫能源汽車也是最具前景的新能源汽車之一。
當然,海馬汽車對于氫能源汽車的布局也十分深入,4月11日,海馬汽車曾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01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建海南首座水制氫及高壓加氫一體化站,并計劃于今年10月前建成投放運營。除此之外,海馬汽車與航天科技集團還將在制氫設施和加氫站建設、液氫制備與儲運技術應用、氫能汽車開發和示范推廣以及海南自貿港氫能產業建設發展等方面開展合作。
本次公告中,海馬汽車也披露了在氫能源汽車方面的規劃,在2021年底前在海南建成第一座水制氫及高壓加氫一體化站并進行投放運營。未來,公司規劃在海南島東(瓊海)、西(儋州)、南(三亞)、北(海口)、中(瓊中)各建一座大型加氫站。氫能源汽車計劃于2025年在海南島投入約2500臺氫能源汽車進行示范運行。
值得關注的是,海馬汽車在氫能源汽車開放方面已經有了些許成就。去年1月份,海馬汽車就完成了海南省首款氫燃料燃料電池電池汽車的樣車開發。據了解,該車型搭載120kW高功率氫燃料電池和70MPa高壓儲氫罐;該車型還配備了3個容量為60升的儲氫罐,最多可裝載7.25KG氫氣,其續航里程為800KM,加氫僅需3-5分鐘。相比,最近出現的廣汽埃安LX氫燃料版加氫3分鐘續航650KM的數據似乎還更亮眼。
深入智能化與渠道建設 野心大于求存
如果單單是氫能源汽車方面的布局還不足以說明海馬汽車的野心,那么其在智能化與渠道建設方面的深入發展則可以補充論據。
公告中,海馬汽車披露,多年來,公司致力于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技術的探索。除了培養自主研發團隊,還利用海南自貿港擴大開放的優勢,與國內頂級科研機構、國際一流自動駕駛研究團隊等接洽合作,開展“特定道路L4級高度自動駕駛”及“車家互控”等方面的研究、應用和產業化推廣。
目前,海馬汽車首款智能汽車產品海馬7X已于2020年8月上市。該車全系標配智能網聯和L2級自動駕駛,具備遠程手機控制、兒童被鎖提醒、車家互控、全座艙智能語音控制、全自動泊車、自適應巡航和自動緊急防撞等功能。
無論是“特定道路L4級高度自動駕駛”還是海馬7X的智能化功能,在現階段都處在行業的水準之上。一定意義上來說,海馬汽車在智能化的道路上并未脫離“隊伍”而且走在了隊伍的顯眼位置。
在渠道方面,海馬汽車也在不斷布局。公告披露,近期,在海南海口、三亞、儋州建立了三家直營體驗店,在廣州東莞建立了一家直營體驗店,在河南九個地市建立了多家直營體驗店。每一家直營體驗店都擔負向周邊城市輻射功能,且具有海南特色,不像傳統的4S店;另一方面,會將產品更多的展現到老百姓面前,比如在商場、小區向大家進行展示。在服務方面,海馬汽車會采取為客戶上門交車、上門維修等方式,服務更加人性化。
“直營”這一誕生自造車新勢力,在傳統車企中逐漸流行開來的渠道,顯然已經成為了海馬汽車渠道建設的一部分。而這種新興銷售模式對于一家正處在危機中的車企來說與其說是用來自救不如說是用來發展。
野心也要有實力支撐 海馬汽車是否有些貪大?
無論是氫能源汽車布局還是無人駕駛研發,亦或是打破傳統經銷商模式的直營渠道建設,這些對于海馬汽車都意味著大量精力、經費的投入。但從海馬汽車的財務狀況來看,海馬汽車或許要頂著不小的壓力。
從海馬汽車發布的2020年年報來看,海馬汽車2020年巨虧,歸母凈利潤虧損達13.35億元,營業總收入從48.32億元跌至14.48億元,跌幅70.69%。
與此同時,海馬汽車當年有大額的資產減值計提和預計停產損失。報告期內海馬汽車資產減值損失6.49億元,而上一年度,該數值為1.17億元。對于大額的資產減值計提,海馬汽車解釋稱,公司鄭州生產基地報告期內除8S、6P、愛尚車型外,其余車型產品均相繼停產,經資產減值測試,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損失2.48億元,無形資產減值損失3.33億元。
即便2021年第一季度,海馬的財務狀況也并沒有過多改善,根據其第一季度報告,其一季度仍虧損62872413.81元,而同期國內上市車企幾乎均利潤大增。
此外,據海馬汽車公告披露,海馬汽車與小鵬汽車的生產合作有效期至今年年底。目前雙方正就相關工作進行溝通。這也就意味著,海馬汽車在未來可能會丟失掉一部分收入,即代工費用。
那么在這樣的財務背景下,海馬大張旗鼓的布局氫能源汽車、無人駕駛研發等是不是有些貪大呢?
從陷入危機,到不斷的進行“破局”,海馬汽車是一家比較“剛”也比較硬氣的車企,它沒有選擇讓投資人接盤,也沒有像某些車企一樣停更自己較差的產銷信息。如今,海馬汽車正選擇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汽車的浪潮下大張旗鼓的破局,絲毫不掩飾自己對于未來的期待,哪怕是頂著巨大的財務壓力。或許海馬汽車不是在自救,就是在為自己的野心而努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道哥說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4653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