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鈴集團宣布首批雷諾江鈴集團旗下車型“弈”正式出口歐洲,值得注意的是,新車換上了雷諾的新LOGO。
據了解,此款車在歐洲被命名為雷諾 Mobilize Limo EV,續航可達450km,用于歐洲網約車市場。
而作為出口歐洲的換標車型,弈在國內的銷量可以用“慘淡”兩個字來形容。數據顯示,弈自去年9月份上市以來,累計銷量不足1000臺。
為何弈在國內的表現一般,還得從它的身上找原因。
一、拼湊感強,被網友吐槽“抄襲”
在外觀設計上,弈并沒有帶來驚艷的感覺,反而有一種多款車型拼湊而來的既視感。弈的前臉采用封閉式進氣格柵,搭配上7字造型的日間行車等,頗有辨識度。業內人士稱弈的前臉簡直是合創007的翻版,相似度極高。另外,車身和車尾的設計和特斯拉簡直是一模一樣。
如今網友看到這樣的外觀設計,自然也是吐槽不斷。
而在內飾設計上,弈也是呈現出大融合的風格,很多細節都能看到其他品牌的影子。如奔馳的大連屏、寶馬的空調出風口、大眾汽車的方向盤等。
當下,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時除了看中顏值外,配置無疑也是大家所關注的對象。小編挑選了同級別、同價位的小鵬P5 2021款550P(廠商指導價:21.89萬元)與弈 2022款 長續航雙電機豪享版(廠商指導價:21.88萬元)做個參考對比,看看弈的配置如何。
內飾配置上,小鵬P5方向盤材質是真皮,液晶儀表尺寸也比弈大2英寸;方向盤位置調節,弈則比小鵬P5多了前后調節。
座椅配置上,小鵬P5提供了座椅材質、前排座椅功能可選以及配備了電動座椅記憶功能,弈僅提供仿皮座椅。
在主/被動安全裝備上,小鵬P5全車提供安全帶未系提醒,弈僅是提供前排提醒,而在疲勞駕駛提示上,弈更勝一籌。
續航上,兩者搭載電池容量大小不一,續航里程也不盡相同。
這樣看下來,弈的配置只能算是比較平庸了。
二、弱弱聯合,無法支撐弈的成長
為何如此看衰弈這款車,其與背后的投資方不無關系。弈是法國車企雷諾與國內江鈴新能源成立合資公司發布的首款車,雙方各持股50%。在這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雷諾與江鈴新能源的合作,業內人士并不看好。
雷諾自2013年進入中國市場后,與東風汽車達成合作,相繼推出科雷嘉、科雷傲兩款乘用車。然而這幾款車只是在2017年給東風雷諾帶來了增長,數據顯示,2017年東風雷諾銷量達到72188臺。之后銷量開始下滑,2018年售50112臺,2019年銷量更是斷崖式下滑至18281臺。
這樣的下滑還在繼續。直到一份虧損10.68億人民幣的財報擺在雷諾集團面前,雷諾才不得不退出在中國的燃油乘用車市場,東風雷諾的命運停止在2020年2月14日。
變數的時代,世事無常。去年的12月30日,雷諾在華的商用車合資公司華晨雷諾金杯有限公司也被傳出申請破產重整,這意味著雷諾在中國的商用車領域也敗北了。
本以為雷諾在中國的故事就這么結束了,然而并非如此,它在國內還留有電動車遺產。雷諾、東風和日產成立易捷特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用于電動汽車開發與生產,整車出口至國外。數據顯示,去年的3月開啟預售至10月底,易捷特旗下由雷諾主導的代表車型Dacia Spring在短短8個月內訂單超40000臺,而如此亮眼的成績也只是在國外市場。
雷諾急需在國內的新能源領域有所建樹,因此與江鈴新能源成立合資公司。那么,雷諾的合作伙伴江鈴新能源又如何呢?
據資料顯示,江鈴新能源成立于2015年,同年推出首款純電轎車E100,正式走上新能源之路,并在2017年的品牌發布會上提出2020年銷量達到100000臺的目標。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江鈴新能源2018年的銷量為4.5萬臺,值得一提的是,4.5萬臺的銷量主要是得益于新能源補貼政策。隨著補貼的退坡,江鈴新能源的銷量開始下降。數據顯示,2019年的銷量僅為6383臺,2020年的銷量下滑到3842臺,這也意味著距離100000臺的目標還很遠。
不僅目標沒完成,江鈴新能源旗下的車型還深陷自燃、動力電池故障等質量泥潭。
強者才有話語權,弱者只能抱頭鼠竄。雷諾與江鈴新能源的合作只能說是弱弱聯合,很難支撐弈的成長。
結語:弈的換標走向歐洲市場可以看做是雷諾的一種戰略轉移,但中國是不可忽略的巨大市場。如果雷諾不針對國內市場重新調整戰略,弈這款車銷量依舊會很慘淡,甚至消失于大眾視野,不難想象,弈敗北了之后,雷諾在中國的新能源之路還能走下去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V情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7132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