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芝士,眼瞅著8月份已經過半,無聊半月的車圈又有了好玩的事發生了。
起因是何小鵬在8月15日的超級補能發布會表示,將通過“超快充+高續航+自營充電站”這一公式來“淘汰混動”。
緊接著,理想汽車CEO李想在第二季度的財報會議上,表示“5年內增程式仍是SUV最佳方案”。
熱知識:增程式屬于混動的一種。
嗯,大佬們隔空掰頭,確實火藥味十足。
這也不是大佬們第一次圍繞“增程技術是否落后”而展開唇槍舌戰了。
縱使大佬們都各自有想法,還不得看汽車市場的反饋?
從乘聯會公布的7月成績單來看,新能源乘用車總批發量為56.4萬輛,同比增長123.7%。其中BEV(純電動車型)批發量達到42.8萬輛,同比增長109.0%;而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批發量雖然為13.6萬輛,但同比增長187.2%。
PHEV增長的速度大有一副“搶盡風頭”的架勢。
面對插混“局勢大好”的態勢,何小鵬卻覺得僅是這“過渡”技術,隨著行業技術的成熟和時間的推移,將會徹底被純電動取代。
小鵬的組合拳公式,要怎么用?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混動之所以受到大部分人的青睞,從補能的便利性來看,純電動確實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充電樁使用體驗感參差不齊,充電時間太長,充電設施鋪設密度不及預期等。
種種原因,消費者會做出較為保障的選擇——混動。
不過何小鵬試圖用最新的公式“超快充+高續航+自營充電站”來加速混動的淘汰,讓純電占據上風。
若將這三個板塊拆解,分別做到極致,我想對于國內外任何一家新能源車企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更何況,就當下新能源純電動補能狀態而言,能滿足這條公式的車企幾乎沒有。
而何小鵬在提出的公式能夠“替代”混動,則是基于整體汽車市場用車情況。
由上圖可知,20萬元以上的純電車型目前的增速雖然很快,但是一旦純電車型能夠擁有智能化,長續航,完善的充電設施布局,以及超快的充電速度,還將迎來更高的增長。
且經由用戶端調查后顯示,超9成以上車主的使用場景多聚焦在城區、近郊。每周行駛的里程不超過300km。
如果此條公式“超快充+高續航+自營充電站”從價格定位出發,優勢非常明顯,很大潛力能“干掉”混動。
與此同時,何小鵬還在當天正式發布了自主研發的S4超快充樁,其最大輸出功率能夠達到480kW。這么一看滿足組合拳其中之一的要素。
高續航則體現那款將在9月上市的旗艦車型小鵬G9,這款車身上配備的是800 V 高壓SIC平臺,最高續航去到702km。
值得一提的是,小鵬汽車截止至8月15日,其自營充電站已建成1000座,其中超充站占比79.9%。覆蓋全國所有地級政區和直轄市。
小鵬汽車看來是“有備而來”,甚至將畫面傳遞到了第二直播現場,向觀看直播的吃瓜人群和受邀的汽車媒體人展示了,當G9插上S4超快充樁后,足足5分鐘的的時間,續航里程實實在在地增加了超200公里。
靠超快充淘汰混動,真的可靠?
回到話題最開始,理想僅靠以來增程式理想ONE就實現了單款車型銷量超19萬,業內不少人認為接棒理想ONE的是L9,這款SUV定位為豪華高端,若按照李想所說“5年內增程式仍是SUV最佳方案”,反之推敲,5年后,SUV最佳的解決方案會是哪種?
首先排除燃料電池汽車,畢竟在未來的5年里就連儲存依舊是個大問題。
那么最優選就應該是純電動。
再次熱知識:增程式屬于混動的一種。
除此之外,近日一則消息指出,拜登簽訂了美國史上最大氣候法案,文件中指出,美國將投資3690億美元以應對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由此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氣候投資。
法案包含了清潔能源領域的多項補貼項目,具體到電動汽車領域,將會為買電動汽車新車的消費者提供最高每輛7500美元的補貼,還取消了針對車企的補貼銷量限制,并促使車企改造生產設備。
他急了。
這么看來全球汽車市場發展純電動,已是趨勢。
在筆者看來,加速混動退出汽車市場的轉折點,是否真如何小鵬認知里,超快充是淘汰混動的關鍵,也是下一代智能汽車的“勝負手”的定義,需要時間去檢驗。
但直播的5分鐘里,能切實感受到,小鵬在補能技術上帶來的突破。
可以這么說,補能布局足有完善,超快充能夠給純電車帶來質的躍升,也就意味著,一首歌的時間,就能把電充滿;還意味著,1年前的國慶節“充電1小時,排隊4小時”這個針對“電動爹”的熱梗,也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過去式。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打芝士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258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