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風光、份額最大的車企是誰?不用說肯定是比亞迪。2022年剩最后一個季度,比亞迪還能賣出多少車?為什么比亞迪的車能賣得這么好?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兩個事情。
Part 1
比亞迪2022年銷量預測
比亞迪發布數據,9月新能源車銷量201259輛,同比增長183%,環增15%;1-9月新能源車累計銷量1180054輛,同比增長250%。還有三個月,如果按照20萬往上突破的速度,今年的銷量可能破180萬。
從數據擬合的角度,我們可以預測這個數據,按照現有的速度進行估算:
● 按照指數擬合,接下來三個月的量是22萬、25萬到28萬左右,也第四季度會有85萬的增量,2022年實現197萬的銷量
● 如果按照多項式擬合,三個月的量21萬,23萬和26萬,第四季度的增量在70萬,2022年實現188萬的銷量
當然上面這些都是數字游戲。主要的交付推動力來自很多方面:比如訂單池和產能。
● 訂單池:在近期比亞迪電話會議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透露,目前比亞迪在手訂單70萬臺,新車下單交付周期達4-5個月,2022年底會爭取28萬的月交付量。
除了累積的訂單,目前每個月比亞迪新增訂單在20多萬。但這里有個問題:目前這個訂單表現,是在補貼的基礎上的——純電動車型有9100-12600元的補貼,插電混動有4800的補貼。但2023年的補貼大概率會退坡,比亞迪如何在補貼過渡期間,讓消費者還愿意繼續等待?
最有可能的是,比亞迪會根據訂單保價,所以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個時候下訂買比亞迪還是劃算的。當然,比亞迪訂單的增加也是在這個背景之下。
● 產能:影響交付(銷量)的還有產能,包括整車產能、電池產能和核心器件包括芯片的供應產能。
不管是4-5月的長三角供應鏈、四川限電和深圳疫情等,都會對供應帶來擾動。因此維持20萬以上的供應量,產能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9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量為20.49萬輛,想要持續爬坡到28萬臺,難度比較大。預估有效的產能爬坡能到25-26萬左右。
對于今年比亞迪能買多少,我還發布了一個投票,截止到錄視頻那天,大部分投票的朋友相信在200萬左右,也就是接下來3個月每個月能增加72萬的交付。
Part 2
第二個我們要討論的問題就是,比亞迪為什么能賣得這么好?
分析比亞迪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新能源汽車的整體市場情況:
2022年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9.1萬輛和66.6萬輛,月度產銷再創歷史新高,產銷同比分別增長1.2倍和1倍。1至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7萬輛和3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倍和1.1倍。
今年消費市場的局面是這樣的:油價和新能源汽車都在漲價,但整個經濟的增長速度放緩。直接帶來的變化就是,我們買的車的總價在下降。
去年上半年,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中賣得最好的是,25-35萬的價格段的車(以及5萬以下的車型,這個以前的視頻說過,屬于薅車企羊毛),以新勢力品牌為主,主打智能化。
但到了今年7月,市場最大的份額變為10-15萬和15-20萬的車型。而比亞迪作為傳統車企,在新能源市場上的反擊(新勢力的)戰略正是把車型定位在這個價格區間,同時,由于新勢力的智能化伴隨漲價的,所以今年新勢力相對而言增速放緩了。
為什么在新能源車漲價的時候,比亞迪還能控制住價格呢?除了在智能化上沒有跟新勢力進行盲目對標之外,主要還靠垂直整合電池的供應——就是自己掌控了電池生產,最終實現了控制成本價格的目標。
這里順便Cue一下埃安,他們家和比亞迪,都是今年在純電動汽車領域保持高速增長的企業,根本原因還是車型的價格正好契合市場最大的需求區間,而能控制價格的關鍵,還是電池。比亞迪自己生產電池,賺的不僅是整車的錢,把電池+整車的錢一起站著賺了。這是今年在純電動領域抵御原料價格漲價的核心能力。
我們可以先看看整體的市場情況:
以上海地區為例,今年1-8月的銷量是這樣的:
● 純電動汽車:特斯拉、比亞迪排在前兩位,特斯拉占了純電的1/5市場 ,比亞迪緊跟其后。
● 插電領域:比亞迪一家獨大,占了54.8%的市場;不管是原有的名列前茅的榮威,還是大眾和寶馬今年整體的市場份額都有退步。
我們可以看到,原來的插電混動市場開始下沉,價格也在逐漸走低。目前只有理想汽車和問屆兩家通過增程的區分度,在25萬以上建立份額。但是走量的價格,已經下沉到了10-15萬、15-20萬和20-25萬這三個區間。
比亞迪借著日系整車企業建立起來的節油口碑,往前更走了一步,這真的很重要。
最后,來總結一下比亞迪賣得好的原因:
●第一,進入市場的時機和擴大規模堅決
比亞迪是第一個想著通過插電混動,去平價替代燃油車的,這在2022年的油價一路上揚起到助燃的作用。如果這個時間點的油價回到2020年的價格,這個效果不會那么好。實際上DM-i的流行,和油價也有一定的相關關系。
● 第二,對價格的堅持
在2022年的漲價潮里面,我們能看到電池價格,回溯電池礦產、電池材料到電池再到整車,這種垂直供應體系來看,BEV賺幾份錢就很重要。想要實現電動汽車和燃油車的價格對應關系,沒有電池的成本控制是關鍵(不靠這個賺錢)
●第三,找對賺錢的方向
整個汽車行業里面,非常講究你賺什么錢,如何持續,因此我們在思考這個過程中,核心還是價格定位和品牌成長的邏輯。傳統自主油車的企業為了生存,必然要去努力在新能源汽車時代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DM-i所代表的插電路線是比較容易上手的,所以競爭會隨之而來。
最后,我想說,恭喜比亞迪在2022年取得很靚麗的成績,如果2022年最后能實現全年190萬的銷量,這個數字的確是非常值得佩服和贊嘆得。
但是作為觀察者,我也想說一些可能迪粉不愛聽的:當整個市場的發展速度太快時,是會掩蓋很多的問題。在市場進入下個階段,我會一直觀察比亞迪和行業的發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朱玉龍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677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