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底,要準備展望明年的銷量情況。10月44.68萬臺,其中純電32.1萬,插電12.6萬臺。如果從周度數據來看,截止11月13日,總共420萬臺,如果按照后面大約7個周,每周12-14萬估算,2022年終端上險數據大致為504-518萬。
備注:這個數據不含新能源汽車出口,也不含壓庫的車輛。
從整個滲透率來看,我想從價格段來說一下2022年的突破和2023年的展望:
●2022年,在10-15萬和15-20萬是有突破的。這里最明顯的就是插電從5萬多月上升12-14萬,由于這個價位段覆蓋10-15萬、15-20萬和20-25萬三個主要市場,明年隨著長安、哈弗、奇瑞和吉利四家企業去推,是有很強的替代能力的。
● 10萬以下,真的沒看頭了,隨著主要的企業開始聚焦于油車轉混動增程,這塊本來就是轉移支付的,只有1-2家有意愿繼續做下去。
● 25-35萬的特斯拉區間,明年會繼續往下壓,今年其實特斯拉表現一般般,等Elon Musk搞完推特回來主持大局。
● 35-50萬這個,確實有點像南宋小朝廷的感覺,在這個相對高毛利的市場可以維持住公司,但是后面沒有開拓的增長率。
▲圖1.2022年10月主要市場分價格段
▲圖2.2022年10月滲透率分解
Part 1
競爭的殘酷性
為什么滲透率卡在30%上了,其實從邏輯上來看也很簡單:目前中國的乘用車最大的兩塊為10-15萬的31.90%,和15-20萬的19.40%,被電池成本卡住了。燃油車從未來的3年來看,是越來越難賺錢了,但是新能源汽車降本路徑可不就是把電池做小點。從大口徑來看,HEV、PHEV和BEV的滲透率在幾個價位段:
◎5萬以下 95.33%
◎5-8萬 43.13%
◎8-10萬 6.33%
◎10-15萬 23.28%
◎15-20萬 30.81%
◎20-25萬 39.27%
◎25-35萬 41.48%
◎35-50萬 26.29%
◎50-75萬 20.05%
我們之前的增長,是通過A00的便宜車拉上去的,2022年確實電氣化率在各個價位段在提高。但是走到后面,單靠純電確實很難,20-35萬都快有40%的滲透率,接下來翻過這個坡就需要考慮地域、氣候和不同的使用場景。在城市打完一波攻堅戰,去東北,西北和中部區域,純電沖不出去。
▲圖3.不同價位段的滲透率
我個人的理解,今年增長的動力,還是來自于整個大市場的變遷(2023年主攻的是10-15萬的31.90%,和15-20萬的19.40%)。高滲透率的低價車,和較高滲透率的高價車,大盤子還是少啊。
▲圖4.10月中國乘用車的分價格段情況
從純電和插電來看,目前純電動這一波由于被電池價格卡住,走低價大規模的路線,短期內沒辦法畢其功于一役。在沒有掌握電池價格和電池上游之前,車企全面純電推廣,如果沒有相應的過渡措施,會出現油車不賺錢,電車也虧的局面。
▲圖5.純電動和插電的比較
2022年,10萬以下的純電動汽車市場已經內卷到了極致,10萬以下的車型月度銷售了10.27萬臺,實際只有五菱、長安和奇瑞過萬。我們不太能期待這個市場還在國內干出啥名堂來。
▲圖6.10萬以下的車企推廣
五菱近40%,長安17.6%,奇瑞13.8%,隨著五菱的混動,長安的增程,奇瑞的插電推向市場,這塊的銷量訴求是大幅后推的。
▲圖7.三家企業在不同價位段的市場
Part 2
比亞迪和新勢力
比亞迪的2022年,順風順水,這是我們看到比亞迪的15萬以下的BEV,和10-25萬的PHEV的打法。對于長城、長安、吉利和奇瑞來說,去做這個10-25萬的PHEV的做法簡單有效。所以大概率2023年是混動井噴的一年15萬以下的BEV,可能只有廣汽這種自建電池廠才能跟著。
合資企業的缺位,是接下來自主品牌把自己的油車升級到插電/增程的機會。
▲圖8.三個價位段的主導
認真分析比亞迪目前的優勢:
● 10-15萬的BEV ,因為把自己家電池的毛利壓低,在這個領域的的Market share有65%。
● PHEV的10-25萬的市場,它的細分市場市占率為10-15萬 92.96%、15-20萬 75.07%、20-25萬 88.76%。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這種優勢是否能被其他車企趕上來?
▲圖9.比亞迪目前每個月的車型價格分布
▲圖10.比亞迪的價格帶
▲圖11.比亞迪的車型,BEV和PHEV對比
明年新勢力汽車的增長和生存挑戰,一方面是特斯拉的價格可能會持續下降,隨著車型的內飾“精裝修”并且產能擴張下調整自己的定價;一方面25萬這個市場也有華為在折騰,普遍的問題是:
● 高端化的堆料,對銷量增長的邊際效用較少。
● 價格往下打,成本如何控制。
● 特斯拉和比亞迪還在短兵相接開始打一架了。
2023年對于新勢力來說,挑戰來自方方面面,確實不好干!
▲圖12.高端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小結:我是覺得2023年,是可以對整個市場做個判斷,然后根據不同分價位段的市場做一個估算,然后拍一個零售數據預估,從2022年的504-518萬(也可能再高點)飆到什么位置呢,大家說說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朱玉龍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8945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