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田玉龍1月18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編制好汽車產業綠色發展路線圖,修訂發布“雙積分”管理辦法,適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試點工作。
此外,百度與武漢市政府近日簽署合作協議,宣布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展開全面戰略合作,開啟規模化無人駕駛商業運營服務。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在這一輪汽車變革浪潮中,相較于滲透率相對較高的電動化,智能化仍處于發展初期,未來將開啟新一輪增長曲線。國金證券研報指出,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網聯仍是主要的增量環節,未來市場將持續聚焦車規級芯片、人工智能算法、激光雷達、車載操作系統、智能計算平臺、線控執行系統等關鍵部件。
公開資料顯示,智能網聯汽車是具備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硬件的支持,融合現代通信網絡技術,實現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功能的新一代汽車,拆分來看為智能化和網聯化的結合。智能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車輛自動駕駛,網聯化是為了實現車-路-人-云協同交互的車聯網的構建。
據IDC統計,2020年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約為4440萬輛,較2019年下滑10.6%,主要系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所致,預計2020至2024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為14.5%。每年新車出貨量中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逐步提升,據IHS Markit統計,預計到2025年全球市場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達到60%,中國市場將超過75%。
從產業鏈看,智能網聯汽車主要包括整車廠商(傳統汽車廠商、新造車廠商)、傳感器廠商、芯片廠商、電子通訊供應商、平臺運營商、內容服務商及底層支撐服務商等多種角色。
其中,感知層(傳感器與供應商、高精地圖與定位)涉及上市公司包括巨星科技、北斗星通等。算法及芯片供應商包括寒武紀、四維圖新等。汽車通訊包括中國移動、中興通訊、大唐電信、中國聯通等。
執行層(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智慧中控和語音交互)涉及上市公司包括路暢科技、東軟集團、德賽西威、均勝電子、科大訊飛、中科創達、經緯恒潤等。終端包括上汽集團、長安汽車、廣汽集團、比亞迪、東風汽車、長城汽車等。
東亞前海證券彭琦研報中表示,隨著相關政策法規不斷出臺,自動駕駛行業進入規范化發展新時期,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相關軟硬件供應商、路側通信基礎設施、高精地圖服務商有望充分受益。建議關注中科創達、德賽西威、四維圖新、經緯恒潤、東軟集團等。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NE時代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9458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