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3 月注定是中國汽車發(fā)展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個月,由東風雪鐵龍 C6 降價 9 萬引發(fā)的降價潮席卷了整個汽車業(yè),地方補貼+車企讓利的方式讓今年的「價格戰(zhàn)」打得頗為猛烈。
值得注意的是,大幅度降價主要集中在傳統(tǒng)燃油車領域,新能源市場的售價暫時還未出現大規(guī)模跳水的現象,更有蔚來、理想、零跑、哪吒等一系列新能源車企推出了保價措施,這樣的舉措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等等黨」的消費信心。
之所以傳統(tǒng)燃油車和新能源市場出現這樣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行業(yè)發(fā)展導致的,智能電動的快速發(fā)展,為新能源產業(yè)走強提供了支撐,進而出現了燃油車大降價、新能源車相對穩(wěn)定的局面。
但這并不意味著新能源車并不會降價,在碳酸鋰價格持續(xù)下跌的情況下,諸多新能源車企也逐步有了降低售價的空間,而在新能源市場上,能夠扮演 C6 角色的非特斯拉莫屬,就連銷量飛速增長的比亞迪,也借助車型年度改款的機會調低了售價。
01、特斯拉與比亞迪的白刃戰(zhàn)
4 月 3 日凌晨,特斯拉(TSLA)官方微博公布了 2023 年第一季度的交付數據。2023 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生產了超過44 萬輛電動車,交付了42 萬輛電動車,創(chuàng)下了新的紀錄。
雖說一季度特斯拉刷新了全球的銷量記錄,但距離馬斯克制定的 2023 年銷售 180~200 萬輛新車的目標還存在距離。
再加上電池原材料持續(xù)降價的大背景,特斯拉很有可能會再度降價,以便順利完成馬斯克制定的銷售目標。
作為特斯拉在國內市場最具競爭力的對手,比亞迪設定了比特斯拉更高的銷量目標。
「比亞迪的目標是今年底前成為中國第一大汽車制造商」在 3 月 29 日的業(yè)績發(fā)布會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比亞迪今年銷量目標 300 萬輛起步,爭取翻倍增長到360 萬輛。
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意味著比亞迪的月銷量要達到 25~30 萬輛,而從目前的狀態(tài)來看,也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據比亞迪公布的最新銷量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 3 月份,比亞迪的月銷量達到了 207080 輛,同比大漲 97.4%。
其中,乘用車銷量為 206089 輛,同比增長 97.5%,在乘用車領域比亞迪 DM 車型和 EV 版車型呈現出分庭抗禮的狀態(tài),月銷量分別為103419 輛和 102670 輛,雙雙突破 10 萬大關。
今年前三個月,比亞迪累計銷量為 552076 輛,領先特斯拉10 萬輛。
單從銷量數據來看,比亞迪和特斯拉均處于快速上升的軌道當中,但增長速度距離年度銷量目標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降價獲得更大市場份額或將成為雙方的必然選擇。
與利潤豐厚的特斯拉有著極大的降價空間不同,比亞迪的降價空間并不大。
據比亞迪公布的 2022 年財報顯示,去年全年比亞迪營業(yè)收入4240.61 億元,同比增長 96.2%;凈利潤 166.22 億元,同比增長 445.86%。
倘若以凈利潤除以銷量進行簡單地計算,2022 年比亞迪「賣一輛車賺 9000 元」,與 2021 年的「賣一輛車掙 5000 元」相比,其單車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這還是在去年電池原材料價格持續(xù)上漲的背景下實現的,今年電池原材料價格下降,比亞迪的降價空間還將擴大,但依然無法同特斯拉相比。
雖說在降價空間上比亞迪不如特斯拉,但比亞迪的產品譜系更為全面,再加上秦、唐、漢等冠軍版車型調低售價的狀態(tài),比亞迪在更多的細分市場擁有主動權,而特斯拉僅憑 Modle 3 和 Modle Y 兩款車型支撐的打法顯得更為艱難。
02、埃安月銷 4 萬輛,傳統(tǒng)車企新能源將逐步邁入正軌
從銷量上來看,比亞迪、特斯拉是第一梯隊成員,接下來月銷4 萬輛的埃安可以稱得上是第二梯隊的一員。
官方數據顯示,3 月埃安品牌的銷量為40016 輛,同比增長 97%,環(huán)比增長 33%;今年前三個月埃安品牌的累計銷量為 80308 輛,同比增長 79%,用埃安自己的話說,埃安已經摸到了規(guī)模效應的門檻。
雖說埃安市場表現不錯,但不少人依然將其看成是網約車的代名詞。
回顧新能源市場的發(fā)展,以網約車為生的品牌有很多,其中最可惜的非北汽莫屬,此前北汽 EU 系列車型時常是新能源銷量排行榜的冠軍,但隨著行業(yè)的發(fā)展北汽在 B 端市場的優(yōu)勢并未轉移到 C 端市場上來,再加上續(xù)航縮水嚴重等問題,北汽早期在新能源市場建立起來的市場優(yōu)勢逐步變成了劣勢。
同北汽相比埃安在產品品質層面有著極為領先的優(yōu)勢,3 月 30 日,埃安還發(fā)布了彈匣電池 2.0,能夠做到槍擊電池包不起火,這要比針刺實驗的困難等級上升了幾個 level。
在高產品品質的基礎上,埃安也逐步開啟了向 C 端市場的轉換,而高端品牌昊鉑便是埃安向中高端乘用車市場突破的關鍵,用不了多久埃安將形成AION+Hyper 雙品牌發(fā)展的格局,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埃安品牌的形象。
與埃安相似,深藍、銀河、極氪、飛凡、智己、嵐圖、阿維塔等都是傳統(tǒng)車企孵化的新品牌,其中,深藍、銀河、飛凡的定位與 AION 品牌類似,而極氪、智己、嵐圖、阿維塔的定位與埃安的高端品牌 Hyper 相似。
在平價品牌當中,深藍緊隨 AION 品牌之后,數據顯示,3 月深藍 SL03 的銷量為 8568 輛,隨著新車型的加入,深藍的整體銷量必將再度上漲,逐步與埃安看齊。此外,飛凡與銀河等品牌也在加速,新能源產品的競爭力將越來越大。
而在中高端市場當中,極氪、嵐圖、智己、阿維塔等也逐步摸索到了新的發(fā)展道路。
其中,極氪 3 月交付 6663 輛,同比增長 271.2%,環(huán)比增長 22.1%;嵐圖 3 月銷量為3027 輛,同比增長 116%,智己、阿維塔雖還未公布銷量,但市場表現已經超過了很多業(yè)內人士的預期。
03、新勢力各有各忙
與一眾由傳統(tǒng)車企孵化的新品牌不同,以「蔚小理」為首的新勢力要靠自己的硬實力打天下,而在這一眾新勢力當中,蔚小理瞄準了中高端市場、哪吒、零跑則致力于平價市場。
在中高端市場上,蔚來憑借出眾的服務收獲市場認可,理想則憑借出色的產品定位獲得了奶爸的青睞,而小鵬則死磕科技,以期在智能駕駛領域形成競爭壁壘。
官方數據顯示,3 月蔚來共交付新車 10378 輛,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長 20.5%;
小鵬則交付了7002 輛,其中 P7 交付 3030 輛;
理想共計交付新車20823 輛,這也是繼去年 12 月之后,理想月銷量再度突破2 萬輛。
從這樣的銷量數據也不難看出,小鵬處于相對弱勢的位置上。
從長遠來看,蔚來即將推出的第二品牌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蔚來的整體銷量;理想則還會將價格持續(xù)下探;而小鵬引以為傲的智能駕駛競爭將越來越激烈,背靠華為的阿維塔率先推出城市 NCA 功能就在一定程度上搶了小鵬的風頭。
而智能駕駛作為眾多智能電動品牌的必修課,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小鵬只能加速飛奔才能維持住自己的競爭力。
不過,小鵬也并非毫無靠山可言。近日,廣州發(fā)布了地方性的購車補貼政策,其中對智能駕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小鵬就是符合這一標準的代表,從這樣的舉動中不難看出,小鵬已經成為廣州重點扶持的企業(yè)之一。
與「蔚小理」在智能化層面的瘋狂內卷不同,哪吒、零跑則更多的強調性價比,他們所要面對的更多的是埃安、深藍等品牌以及體量龐大的傳統(tǒng)燃油車市場,這也是汽車市場當中容量最大的細分市場,為哪吒、零跑的發(fā)展提供了豐富的土壤。
數據顯示,3 月零跑交付新車 6172 輛,環(huán)比增長 93%,其中零跑 C11 單月鎖單超過了一萬輛;
而哪吒 3 月交付 10087 輛,同比下滑 16.1%,其中哪吒 S 交付 2206 輛,環(huán)比增長 8%。
雖說銷售體量不大,但哪吒、零跑也逐步摸索到了適合自己的打法,零跑將提倡油電同價,以更大的車身更豪華的配置同燃油車正面競爭;哪吒則一邊喊著科技平權的口號,提升自身的科技含量,一邊將目光投向了東南亞市場,在剛剛過去的 3 月份,哪吒在泰國開設了一家新工廠。
隨著燃油車市場份額逐步降低以及東南亞新能源市場的逐步興起,零跑和哪吒也將擁有新的發(fā)展機遇。
當然,在越來越多品牌投身新能源產業(yè)的背景下,市場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已經取得一定市場優(yōu)勢的品牌如何在保證自身競爭力的背景下,逐步擴大自身的市場影響是每個品牌的必修課。
畢竟不按套路出牌的特斯拉會隨時降價,進而必然引發(fā)一眾「平價品牌」的相互踩踏,這不僅對比亞迪是一次挑戰(zhàn),對深藍、埃安、零跑、哪吒等也是一次全新的考驗,一場新能源市場的價格戰(zhàn)即將打響。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9914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