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嚴翠
11月9日晚,華為再曝大消息,正式發布華為智慧出行解決方案,并宣布華為與奇瑞汽車合作打造的首款智能電動汽車智界S7正式開啟預售,其中華為智慧出行解決方案是華為智選車模式的戰略升級,智界S7是華為智選車模式下首款轎車,首發搭載HarmonyOS4鴻蒙系統和ADS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預售價格25.8萬元起,將于11月28日正式發布。
“隨著智界S7的發布,我們要重新定義智能轎車新形態、新空間、新性能、新智慧。”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現場表示。
有意思的是,針對智界S7售價,余承東表示:“價格方面我們內部反復討論,最后發現這款車四個版本定價我們都是虧錢的,只能期待后期這款車的放量出貨來彌補虧損。”
智選車模式升級為智慧出行解決方案
幾年前,華為終端業務曾提出“1+8+N”的智慧生活發展戰略,其中1指手機,8指平板、PC等8種智能終端,N指IOT設備。
在11月9日晚舉行的華為智慧出行解決方案發布暨智界S7預售會上,余承東重申,“1+8+N”智慧生活是華為長期發展戰略,未來十年華為都將堅持這一戰略。與此同時,余承東最新宣布,華為正式發布智慧出行解決方案。
余承東表示,華為智慧出行解決方案是華為智選車模式的戰略升級,旨在利用華為過去三十多年在ICT領域的智能汽車增量零部件產品、技術解決方案以及華為終端過去十多年消費者業務積累的質量管控、銷售服務、品牌營銷等優秀經驗,深度賦能合作伙伴,開創智能汽車新時代。
據了解,華為智慧出行在數字平臺、全場景互聯、智能駕駛、智能車控、全維安全等方面擁有較深技術積累。其中,華為iDVP數字平臺可視作實現軟件定義汽車的“黑土地”,也是智能汽車產品的“神經中樞”。華為自研的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車控等三大操作系統讓智能汽車擁有智慧的大腦,讓車越開越聰明。
“華為要把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駕控等核心技術扎到根,持續引領智能汽車的最強技術創新,推動汽車產業的智能化發展;更要把體驗捅破天,以好技術、好產品,為用戶提供極致的智慧出行體驗!”余承東說,華為智慧出行將以華為集成產品開發和集成產品營銷服體系賦能合作伙伴,打造業內最先進的流程管理體系,大幅提升產品開發效率。
智界S7開啟預售
據了解,華為與車企合作有零部件模式、HI模式、智選車三大模式,其中,智選車模式是目前華為在汽車業務上落地相對迅速、成熟的模式,由華為終端業務集團主導,華為主導產品定義研發和設計,車輛在終端渠道中銷售,而問界是華為智選車模式推出的第一個品牌,由華為與重慶小康集團賽力斯合作推出,目前已經推出了M5與M7兩款車型。
在此次發布會上,余承東透露,目前華為智選車模式共有四個汽車合作伙伴,分別為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截至目前,問界M5累計交付超12萬輛,問界M7大定破8.7萬,問界M9預訂量超3萬輛,“我們正在全力以赴提拉產能,希望大家耐心等待一下,因為確實訂單量比此前預期量大很多。”
另外,隨著智界S7的亮相,華為智選車模式推出的第二個品牌“智界”誕生。
據介紹,目前智界S7已正式開啟預售,共四款車型,預售價25.8萬元起。智界S7是華為智選車業務首款轎車,由華為與奇瑞共同打造,使用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打造的全新平臺生產,首發搭載華為途靈智能底盤和HarmonyOS 4智能座艙,以及華為ADS 2.0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采用3D車控桌面,另外,智慧語音助手小藝接入了盤古大模型,將在11月28日正式發布。
余承東表示,華為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擁有領先的感知能力、障礙物識別和處理能力、高階智能駕駛與智慧泊車能力,將率先在年底實現不依賴高精地圖、全國都能開、越開越好開的智能駕駛體驗以及“智能召喚泊車”等領先功能,可幫助加速智能駕駛的普及。
余承東:四個版本都是虧錢的
有意思的是,余承東表示,“智界S7四個版本定價我們都是虧錢的,只能期待后期這款車的放量出貨來彌補虧損。”
此前,去年7月,余承東曾坦言:“汽車業務是一個燒錢的業務,華為每年投入研發十幾億美元,目前也是華為唯一虧損的業務。”而在去年12月8日的華為內部會議上,余承東更是表示,車BU是華為一直燒錢的項目,要在2025年實現盈利。
在2022年年報中,華為首次披露了智能汽車業務的收入,全年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實現收入20.77億元,今年上半年,華為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收入為10億元。
對此,華為表示,自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成立以來,累計投入已達30億美元,研發團隊達到7000人的規模,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是華為的長期戰略機會點。
供應鏈方面,據了解,A股上市公司立訊精密已參與到奇瑞的新車產業鏈當中,是奇瑞和華為合作的智選車型的供應商之一,另外,松原股份也在華為與奇瑞合作的智能電動車型中有項目布點,此外,均勝電子也已進入華為汽車供應鏈。
責編:陳英
校對:高源
聲明:以上未標明來源、無水印的圖片來自圖蟲創意及相關網圖。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End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1331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