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3 是為了干掉燃油車,國產純電轎車是為了干掉 Model 3。
從今年 11 月份開始,小米 SU7、極氪 007、銀河 E8、智界 S7、阿維塔 12、奇瑞星紀元 ES、大眾 ID.7... 整個純電轎車市場開始出現了未曾有過的熱鬧景象。
今年前 9 個月,國內純電轎車累計銷量達 18.79 萬輛,比純電 SUV、MPV 的合計量都高。
在這一細分市場中,賣得最多的 Model 3 月均銷量超過了 1 萬臺,而其他競品車型還在 5000 輛左右徘徊。
這個看上去被 Model 3 獨霸一方的細分市場,現在卻涌入了越來越多的玩家,包括:小鵬 F67、領克 371、極越 02、智己 L5——都是已經提前預定了 2024 年智能純電轎車席位的新玩家。
更長的續航、更大的空間、更強的配置,是這些汽車品牌攻城略地的法寶。
而當智能化取向的家庭用車成為市場競爭的共識時,成為「Model 3」似乎是每一位純電轎車玩家的野心。
01 Model 3 的誕生,是為了干掉燃油車
「20 萬以上的純電轎車,至今賣得最好的還是一款發布了近 8 年的老車(Model 3)」,極氪智能科技 CEO 安聰慧表示。
2017 年,特斯拉 Model 3 掀起了純電轎車的風潮:
24 小時訂單量超 18 萬;
72 小時訂單量 27.6 萬;
一星期后這個數字已經跳到了 32.5 萬。
一周時間訂單超 32.5 萬,這是什么概念?
乘聯會數據顯示:同一年國內純電動汽車全年銷量為 20.55 萬輛,而 2022 年蔚小理三家全年累計銷量為 37.64 萬輛。
無論是最早期的國內純電動市場,還是國內頭部造車新勢力的最新成績,Model 3 不僅實現了以一敵百的成績,單一車型的銷量甚至可以媲美多家車企的成績。
截至今年二季度,Model 3 已經成為全球首款銷量超過 100 萬輛的電動汽車。
那么問題來了:Model 3 為什么能夠在純電轎車市場一騎絕塵?
7 年前,全球電動汽車市場處于早期階段。
電子電氣架構、全棧自研、自動駕駛、軟件 OTA、電池能量密度、電芯結構諸多陌生的詞語,并非 Model 3 獨創。
但這款車就像傳教士,將拗口的技術名詞傳遍消費市場,特斯拉抓住了這一批同時對操控、性能、智能感興趣且愿意購買的「嘗鮮者」。
做到極致就贏了——依靠成本管控能力,特斯拉將具有高性能豪華車的三電系統、AutoPilot 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智能座艙的優勢不斷優化,Model 3 又在產品力上超越了同級競品的傳統燃油車。
憑借這些優勢,Model 3 成為全球最「抗打」純電轎車。
在歐洲,Model 3 曾在 2022 年成為最受消費者青睞的車型,多個單月銷量超過寶馬 3 系、奧迪 A4 和奔馳 C 級等傳統熱銷燃油車。
在美國,Model 3 同期銷量超越奔馳、雷克薩斯等一眾傳統熱銷汽車品牌。
彭博社曾跟蹤采 訪千名特斯拉車主,車主們對開了 5 年的 Model 3 滿意度很高,包括 OTA 功能、續航里程、電池衰減情況、性能、無鑰匙進入等基本好評,唯一吐槽的就是語音指令和雨刮器。
Model 3 之于特斯拉就像 iPhone4 之于蘋果,隨著銷量攻城略地,其品牌價值也隨車一起開進了消費者的心坎上。
Model3 在中國市場同樣一騎絕塵——13.7 萬輛、15 萬輛、12.4 萬輛,這是國產 Model 3 連續三年交出的成績。
放眼國內整個純電動汽車市場,單車年銷量破 10 萬輛的品牌幾乎為零。
這也造成了整個純電轎車市場,只有特斯拉 Model 3 掌控定價權,從 2019 年的 29.91 萬元降到今年 1 月的 22.99 元,這是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的歷史最低價。
02 圍攻 Model 3 的上半場:后視鏡里看不到對手
價格,是對標 Model 3 最敏感的因素,所以在特斯拉 Model 3 的競品車型中,只有兩類選手:
從銷量上看,目前沒有一款競品能夠干過 Model 3,如果把比亞迪漢 DM-i 車型也算進去,那特斯拉 Model 3、比亞迪漢和小鵬 P7 三者構成了中國新能源轎車市場三強。
小鵬一直是特斯拉有限的競品之一,渾身上下都充斥著一股「特斯拉,我打的就是你」的氣質,甚至還把特粉林志穎請來擔任小鵬的「品牌智友」。
特斯拉用 Model 3 證明,25 萬元價位的電動車可以擁有出色的駕控體驗。
而小鵬則用 P7 證明,同樣是花 25 萬元,照樣能夠買到一輛外觀出眾,且具備輔助駕駛、智能座艙等功能的純電轎車。
銷量數據上,P7 巔峰銷量是 6.06 萬輛/年(2021 年),2022 年的銷量是 5.9 萬輛,雖然銷量確實不足 Model 3 的一半,但這已經是國產純電轎車交出最好的成績。
如果再把目光聚焦在這個價格帶上,這會給車企、消費者形成一個參考標準——只要比特斯拉的價格便宜,那就是高性價比。
從這一點上來看,小鵬 P7、特斯拉 Model 3 過去的成績,多少能反映用戶的需求——更大的空間、更頂的配置、更低的價格。
一個足以佐證的例子是,賣了 6 年的 Model 3 終于在今年 9 月份推出新款車型,然而 25.99 ~ 29.59 萬元的售價卻打破了所有人的預期——不降反漲的價格,產品只有擠牙膏式的調整。
以 Model 3 最新售價 26.16 萬元的后驅版為例,小鵬 P7、比亞迪漢 EV、深藍 SL03、零跑 C01 的純電續航都超過 700km,甚至電機的峰值功率、百公里加速等指標均略勝于 Model 3,價格還比 Model 3 便宜一大截。
換句話說,今天的純電轎車市場已經過了「非 Model 3 不選」的時代,就像特斯拉近 1 個月漲價 4 次,大多數消費者早已不再全網式吐槽,反而是把目光轉向更有性價比的國產純電轎車。
03 圍攻 Model 3 的下半場:戰力爆表的新敵
上市 6 天,阿維塔 12 大定訂單突破 1.5 萬臺。
48 小時,極氪 007 預售訂單破 2 萬臺。
廣州車展期間,智界 S7 新增訂單約 3000 臺,總訂單量在 13000 ~ 15000 臺之間。在 11 月 28 日的智界 S7 發布會上,余承東透露智界 S7 盲訂訂單已經超過了 20000 臺。
短短半個月,阿維塔、極氪、智界接連切換到純電動賽道核心細分市場,而且熱度不減。
余承東在廣州車展接受采 訪時,將智界 S7、阿維塔 12 形容為華為智選車的「俊男靚女」,這是華為在純電轎車領域亮相新技術的第一站。
「關鍵參數對標特斯拉 Model S、比 Model 3 做得更好」,這句話默契地成為了智界 S7、阿維塔 12 和極氪 007 的 slogan。
如果說 Model 3 的設計、性能、智能化水平,代表了純電轎車第一代技術變革,那么以大空間、充電快、長續航和強智能為代表新玩家們,正在改寫過去做純電轎車的爆款邏輯。
拿特斯拉 Model 3 和智界 S7 對比,你會發現:
——原來充電 5 分鐘,續航 100km 不再是最快的補能效率。
——原來 700km 的續航里程只是入門級水平。
——原來好用的語音助手可以大幅度減少與車機系統正面交鋒的頻率。
——原來 6.4 萬元的 FSD 也不是最便宜、最好用的智駕系統。
再看極氪 007,帶著 3 個「800」攻入純電轎車這一主流市場——即超過 800 公里的續航、超過 800 座的超快充站和全系標配的 800V 高壓平臺。
極氪 007 最長續航為 870 公里,比新款 Model 3 長續航版多 157 公里,配合 360kW 以上的極充樁,極氪 007 可以發揮出充電 15 分鐘,續航 610 公里的補能速度。
這是目前除了換電之外,補能效率最快的車型。
而此前這一紀錄是理想 MEGA 的充電 12 分鐘,續航 500 公里。
從技術路線來看,高壓快充已經成為主流方案,將補能效率拉滿和提升整車能源使用效率,再配合超長的續航里程,從問題的根源去解決里程焦慮和補能焦慮。
智能駕駛方面,智界 S7、阿維塔 12 都搭載了華為 ADS2.0,交付即具備高速導航輔助駕駛功能,而且已經開始了城市導航輔助駕駛的落地和推廣。
極氪 007 也不甘示弱,開始采用合作+自研兩條腿走路。
這一次極氪 007 沒有沿用 Mobileye 的純視覺方案,而是用上了激光雷達、Orin X 芯片和 12 顆高清攝像頭,以及極氪全棧自研的算法和規控。
「全棧自研能力在極氪內部架構已經蟄伏 3 年了,首款產品要『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系統上會搭載視覺和激光雷達,形成兩套高低搭配,既有成本優勢也有技術優勢」,極氪表示。
交付節奏上,極氪 007 交付(2024 年 1 月)即開通不限范圍的高速 NZP,預計城市 NZP 會在明年 1 月的上市發布會公布具體的開城計劃。
今年以來,城市 NOA 已經成為智能駕駛必爭的戰略堡壘,幾乎所有玩家都把城市 NOA 視為提升產品力競爭的核心,包括已經連續跳票 6 年的特斯拉 FSD。
據透露,特斯拉 FSD 功能即將在中國發布,萬事俱備、只剩官宣。隨后,特斯拉中國官網的車主手冊也新增了完全自動駕駛能力(Beta)的功能介紹,并回應目前確實正在推進中。
不可否認的是,技術長板正在成為新階段純電轎車搶奪市場份額的武器,余承東、安聰慧多次將特斯拉的百萬級 Model S 拉出來捶打,幾乎把所有的參數、配置都卷到天花板,關鍵價格比 Model 3 還要低。
「這個定價,我是非常有底氣的,并且隨著浩瀚架構的應用擴大,整個規模化效應的體現會更好、更強。」安聰慧認為,浩瀚家族的規模化效應已初顯,不怕打價格戰。
這也意味著,隨著極氪 007 交付的開啟,其成本與售價還有進一步下探的可能性。
壓力給到了明年上半年上市的小米 SU7。
「智界S7 比小米 SU7 更帥,虧本賣車就是為了讓更多年輕人體驗華為智駕」,無論是產品定價,還是定位,余承東和安聰慧明顯都是瞄準年輕人這一目標群體。
從產品層面來看,純電轎車的后來者們正在通過產品和技術創新蠶食特斯拉曾經的優勢,畢竟花同樣乃至更低的價格,用戶可以直接買到智界 S7、極氪 007 乃至阿維塔 12 這樣智能化更強,配置更豪華的產品。
04 純電轎車「炸場」,三股勢力各有奇招
20 萬以上的價位,稱得上爆款的電動轎車只有 Model 3。
過去兩年,無論是車企的各種嘗試,只有把價格降到虧本賣車的邊緣才能與其勉強一戰,這其實是一種被動內卷的策略。
有可能出爆款純電轎車車型的,無非三股勢力:
首先是以極氪、小鵬為代表的新勢力,以技術的更迭換代作為品牌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包括從智能化、三電技術等多個層面造出一臺高性價比的「水桶車」。
到這一環節,比拼的還是生產力變革。
其次是小米汽車,在前者基礎上加入了小米的「金鑰匙」,通過小米前期建立的品牌和用戶基礎,快速提高小米汽車的知名度。
當一切有了粉絲屬性,汽車就更容易擁有「靈魂」。
這一環節,加入了品牌要素,用戶心智與產品強綁定,比拼的是產品+品牌作戰能力。
最后是華為系,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增加了組織模式的根本變革。
許多行業人士把華為入局汽車,聯合作戰看作是最有破壞性、攻擊力的打法,「把十家供應商能做的事都整合為一家供應商,此前還沒有人能這么做」。
三股勢力正在圍剿 Model 3,只不過從他們的軌跡里,我們能看到打法從過去被動內卷,變成了主動出擊。
「極氪 007 從產品規劃、立項、研發到銷售,最終實現目標和結果,一定是這個產品要成為細分市場標桿,別人賣 3 萬臺,我賣 3 萬 1 就成功了」,靠著帝豪一戰成名的安聰慧,將希望寄托在了極氪 007 身上。
安聰慧的信心來源于市場需求,消費者的買車心態發生了變化,開始愿意為智能汽車買單了。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 年乘用車智能駕駛滲透率與價格呈反向增長,智駕在購車前最重視因素占比從 2021 年的 1.2% 上升到最新的 10.3%,預計 2025 年將達到 30%+,并隨著高階智駕產品的下沉,滲透率將大幅提升。
與智駕認知一同轉變的,還有純電動車的爆款邏輯,消費者開始更關心「三電技術自研還是供應商」、「續航里程夠不夠長」、「充電速度快不快」。
換句話說,如果消費者只要對比特斯拉和自主品牌的定價和產品力,那么大概率最終選擇后者。
一個可供參考的數據是:
相比 2020 年 ~ 2022 年月均 2 萬輛起步的戰績,Model 3 今年除了 3 月和 6 月過了 2 萬臺之外,其他月份均在 1 萬臺左右。
近兩個月為了清掉老款 Model 3 的庫存,銷量已經跌到 2000 輛,市占率也從最高的 76.02% 下降到 33.54%。
隨著純電轎車市場玩家各自出招,Model 3 市場份額正逐年稀釋,但 Model 3 不會退出也不會消失。
原因很簡單,作為世界上最暢銷的純電轎車,Model 3 是能被市場載入歷史的標桿產品,其成本控制、性能操控、智能化更是所有純電轎車玩家的學習對象。
另一深層原因是,Model 3 把特斯拉的品牌符號根植于消費者。
手機是表達、車也是一種表達。
更多年輕消費者選擇特斯拉,認為其品牌代表了接受新事物、追趕科技的生活態度。
現在,中國車企已經翻越了 Model 3 產品力大山:
無論是從續航、補能、智駕等方面來看,比起新一代中國車企的純電轎車作品,Model 3 更像是一款六年前的產品。
從這個維度來看,智界 S7、阿維塔 12、極氪 007 更像是純電轎車領域以六年為期的新起點,而這個起點的標準是產品力做到了無死角的主流水平,能保證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不會落伍。
用極越 CEO 夏一平的話來總結就是,不要讓你的下一輛車,成為上一代的產品。
因此,中國車企真正要挑戰的是 Model 3 和其背后的品牌力大山。
畢竟,特斯拉永遠都是一顆不定時炸彈,只有足夠的品牌力,中國車企才能穩若泰山。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1405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