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們發布了小鵬G6的用戶滿意度情況《小鵬G6滿意度報告:高性價比水桶智能車,強的不僅是智駕》和推薦情況《小鵬G6凈推薦值(NPS)高達71.43%,到底是為啥?》。
今天,我們想要呈現的是小鵬G6的用戶畫像情況,包含用戶畫像、比選車型、購買原因、典型車主畫像四個部分。
小鵬G6如此火爆,離不開背后用鈔能力投票的車主們,那么他們到底是一群什么樣的人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01小鵬G6用戶畫像
35歲以下男性青年為主,從事IT業,看重智駕,追求性價比
本次隨機抽樣調研中,小鵬G6車主以男性為主,35歲以下青年用戶占比78%,平均年齡32歲,已婚有孩占比47%,無孩占比53%。
多數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家庭年平均收入39.1w,工作年限在4-15年,IT業從業者居多,為一般職員或基層管理者。
從座談會和深訪對象來看,他們看重智能駕駛,注重性價比。
02購車與擁車情況
小鵬G6首購用戶占比49%,增換購多來自小鵬老車主,品牌忠誠度較高
小鵬G6車主以首購為主,占比達到49%,35歲以下的用戶占比84%。增/換購用戶合計占比51%,90后95前(1990年-1994年)換購占比最高,為39%;85后增購占比最高,為33%。
從購車前擁車情況來看,小鵬用戶的品牌忠誠度較高。此外,換購用戶還有比亞迪、北汽的老車主;增購用戶有寶馬等豪華車和豐田等日系車的車主。
03購車關注因素
小鵬G6用戶最關注車輛的電池和續航、智能駕駛、空間
1、超過7成車主關注電池和續航以及智能駕駛,他們希望實際續航扎實,最好能跑500公里,可以滿足長途出行需求
我希望車子能開500公里左右,穩扎穩打,滿足長途需求。(北京,王先生)續航短是G3的痛點,尤其跑長途、上高速時續航都沒法滿足需求,我覺得實際達到500公里比較好。(北京,李先生)
2、智能駕駛方面關心LCC跟車是否合理性,同時希望智能駕駛緩解駕駛疲勞
我每天從東壩開車到上地,30公里,天天堵,我很關注智能駕駛,最關心堵車時LCC跟車的合理性。(北京,林先生)智能駕駛對我來說是錦上添花,在長途駕駛過程中可以緩解我的駕駛疲勞。(北京,李先生)
3、超過6成車主關注空間,他們希望后排空間大,乘坐舒適;后備箱能滿足露營、旅游時的儲物需求;后排放倒能睡覺
家里有兩個小孩(9歲,10歲),想要后排乘坐空間大點。有時候裝東西比較多,對后備箱空間也有需求。(北京,李先生)我比較關注后排空間和后備箱大小,它不夠大的話,我沒法睡覺。我在房山工作,早上很早去,晚上很晚結束,中間需要休息一下,座椅放倒變成床就可以睡覺。(北京,楊先生)
04對比車型
特斯拉、比亞迪是主要比選品牌,特斯拉Model Y是最核心競品
小鵬G6最核心競品是特斯拉Model Y,61.6%車主對比過,且有24.6%的人不買小鵬G6就會買Model Y。他們還重點對比的車型有:極氪001、比亞迪漢、問界M5和零跑C11。他們比選車型范圍較大,并不限定于SUV,15w-35w的轎車車型和SUV車型均有對比。
05核心對比車型放棄原因
特斯拉Model Y、極氪001、比亞迪漢、問界M5、零跑C11戰敗給小鵬G6的原因
1、Model Y戰敗的原因主要是內飾簡陋;價格有下沉空間;導航水土不服;語音識別拉垮
我試駕過Model Y,整體感覺內飾太糙了,包括它的一些縫隙、接縫,一看就是老美的做工風格,相對來說內飾上還是比較差。我一看特斯拉毛利這么高,我覺得它的價格還有下沉空間,但是它現在沒有完全放下來,我想它把價格下探一下。我覺得Model Y導航可能在國內水土不服,不是特別好。特斯拉車主可能都是用手機導航的。開過小鵬的車之后,再開Model Y,覺得它的語音識別、對話特別特別爛,簡直無法忍受,我感覺特斯拉只是吹得很牛。(北京,李先生)
2、極氪001戰敗主要是因為車身太大不利于停車;車機系統難用;后排頭部空間不夠;價格較高,超出預算
它的車寬、車長,針對于日常駕駛,尤其女車主,可能確實很難駕馭。(北京,王先生)
極氪001的車機系統確實比較難用。(北京,王先生)
它是中大型轎車,不是SUV,空間不夠,后排高度不行,把后排放平,人沒辦法坐起來。(上海,柴女士)
001當時要30萬,超過我的預算,購買后的還貸壓力比較大。當時有一個優惠活動,好像是兩年20萬免息,我也能夠接受,但是不想有還貸壓力,后來就沒有考慮001。(浙江,唐先生)
3、比亞迪漢戰敗是因為外觀中庸、車機設計不夠年輕化
比亞迪漢看起來稍微有一點油膩,更偏中年人一些,這個車看著確實比較中庸。智能化設計差的比較多,車機、包括UI的設計都感覺比較老氣,沒什么新意,年輕人不太喜歡這類風格。(北京,劉先生)
4、問界M5戰敗是因為外觀內飾設計偏傳統、增程不是純粹的新能源車,增程器擠占乘坐空間、智駕版價格偏高
造型也不太好看,沒有太大的新鮮感,平平無奇。內飾總體風格相對偏成熟穩重,我覺得可能比我的實際年齡顯得更大,看著更加老氣。M5是增程的平臺,它不是一個很純粹的純電新能源車。它這個車與小鵬差不多長度的情況下,內部空間要比小鵬差一節。它不是純電平臺,可能前面的增程器占據了空間。G6車頭很短,將空間都讓渡給了乘員艙。加上智駕可以考慮,但是它價格會高很多,一下子就比G6貴5萬以上。(北京,劉先生)
5、零跑C11戰敗則是由于品牌實力不強、口碑差、坐墊短,承托性差
我感覺零跑的品牌力度不夠,買車還是會考慮到售后,擔心品牌沒了售后都找不到人。很多用戶反饋它的小問題比較多,像車門異響,后備箱異響比較多。(上海,柴女士)
C11它的坐墊會比較短,特別是后排的坐墊,座椅的承托性不太好。(浙江,唐先生)
06小鵬G6購買原因
智駕領先、續航扎實、性價比高是用戶選擇小鵬G6最重要的原因
1、智能駕駛
(1)同級唯一有高階智駕
我每天上班通勤100公里,基本都是高架和城市快速路,所以選定的目標是帶高階輔助駕駛的電車。在G6出現之前這個價位沒有高階輔助駕駛的車型,而且價格都要30以上,所以G6出來之后直接鎖單訂購了。(懂車帝,小城美石家)
(2)智能駕駛體驗好,大城市使用場景多
試駕之后,我覺得它的智能駕駛方面非常好,第二天就下定了。在上海用到的場景也比較多,如果是在小城市我就不會考慮了。(上海,柴女士)
2、電池和續航
(1)續航可以滿足長途需求
我老G3是200公里左右,充電次數比較多,尤其冬天的時候比較惱火,只能在北京市內轉。出去的時候,尤其節假日特別不方便。G6續航里程沒啥問題,可以滿足日常和長途需求。(北京,王先生)
(2)平臺、電池技術領先
它是八百伏的高電壓,碳化硅的平臺,標配的是3C的電池。(浙江,唐先生)
3、價格性價比高:G6的性價比比較高,我覺得它已經是大眾消費的車型,以前G9是30多萬,現在G6只要20多萬,低配的配置已經到頂了,咱們想要的配置幾乎都有。(北京,王先生)
4、空間
(1)后排空間大
我買這個主要是因為空間,用G3以后我感覺這個車做得還不錯,以前孩子還小,還可以用著。現在孩子大了,一個9歲、一個10歲,后排乘坐空間還是要大一點。(北京,李先生)
(2)后排放倒可睡覺
我要跑長途,有一些場景需要在車里睡。G6后排可以放平,我可以坐起來,碰不到頭,完全睡得下。(上海,柴女士)
5、智能座艙自定義智慧多場景更人性化:簡單來講,四季恒溫上班備車,時間設置在早上7:45,如果車內的溫度在30度以上,那么就執行急速降溫,如果低于10度就執行急速升溫,車輛會根據設定的溫度自動調節對應的設置,比如空調、座椅的設置。(浙江,唐先生)
07典型用戶畫像
1、浙江-唐先生
2023年6月購買580長續航 Max (22.99w),行駛6250公里
2年前試駕小鵬P5被智駕種草,2年后喜提G6,十分驚喜
2、北京-李先生
2023年6月購買700四驅高性能 Max(27.69w),行駛9388公里
雖宣傳落后,但空間、續航“百分百擊中我”,智能駕駛更是錦上添花
3、上海-柴女士
2023年7月購買755超長續航 Max(25.49w),行駛2761公里
以前覺得智駕不是剛需,試駕小鵬G6后覺得智駕真香,第二天就下定了
(本文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用戶聯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1427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