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嚴翠
新車發布前夕,問界M9測試車追尾?賽力斯最新公開回應。
12月26日下午,華為將舉行問界M9及冬季全場景發布會,屆時由華為與賽力斯合作打造的問界品牌新車問界M9將正式亮相,然而,新車發布前夕網絡突然曝出問界M9測試車追尾。
對此,賽力斯最新公開回應:車輛在發生碰撞之前處于智駕狀態,行駛中因駕駛員干預介入,導致智駕退出造成車輛追尾,事故未造成人員受傷,駕駛員也已配合交警完成處理工作。
賽力斯回應測試車追尾
據媒體報道,有網友爆料,12月19日上午10點55分左右,一輛AITO問界M9在成都市錦江區一環路東五段追尾了一輛公交車。
雖然網傳圖片顯示,該車前機艙蓋發生折彎變形,大燈疑似遭遇撞擊,公交車尾部沒有太大損壞,但該事件依然引起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畢竟這是即將發布的問界M9首撞,部分網友開始質疑其搭載的ADS 2.0智駕、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制動等技術。
據了解,通常情況下,汽車在追尾前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會介入,來阻止事故發生。
有關AEB,前不久,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和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還在網絡上展開了一場隔空“互懟”,最后何小鵬發文感謝余承東,并表示雙方誤會解除后成為了朋友。
資料顯示,AITO問界M9搭載了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該系統的搭載讓AITO問界M9擁有了“全向防碰撞系統”,該系統包括前向、側向和后向主動安全功能。
其中,該車的側向主動安全功能可以主動糾偏避險,避免與變道車輛發生碰撞。另外,問界M9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突破是此前的宣傳重點,號稱全世界第一個申請L3級別高速路、高架橋自動駕駛的乘用車,并且廠家對自動駕駛狀態下發生事故的負責。也正因此,這次常規的交通事故才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針對此事,賽力斯用戶服務公眾號最新發布“問界M9追尾公交車”情況說明。
賽力斯方面表示,車輛在發生碰撞之前處于智駕狀態,行駛中因駕駛員干預介入,導致智駕退出造成車輛追尾。事故未造成人員受傷,駕駛員也已配合交警完成處理工作。
賽力斯表示,在行駛狀態下,人駕權限永遠高于智駕系統,并呼吁用戶注意出行安全。
記 者注意到,一位網名為“電車小飛”的知情博主也在網絡發文稱,事發這輛問界M9是廠家提供給媒體用的試駕車,這2天問界M9正在成都搞媒體動態品鑒活動,當時這輛車處于人駕狀態,這輛車在碰撞之前已經啟動了AEB減速和轉向躲避,可能由于路況復雜,司機也不熟悉問界的主動安全功能,司機最終還是主動介入了,并且慌亂之際發生了一些誤操作,導致發生了追尾,“人駕狀態下,司機介入權限優于智駕系統,那些質疑AEB未啟動的可以退下了,就是普普通通的一起追尾事故”。
問界M9預定量已近4萬輛
有關問界M9,12月14日,余承東通過其個人微博宣布:備受期待的年終巨獻問界M9,將在12月26日正式與大家見面。彼時,余承東同時發布了一段問界M9的內飾視頻,爆料問界M9搭配六座均權頭等艙座椅,以及三聯屏。視頻中,余承東還透露問界M9搭載了投影巨幕、星環散射體等車內黑科技。作為問界品牌旗艦SUV車型,余承東還曾稱其“將重新定義1000萬元內最好的智能SUV”。
華為商城官網顯示,問界M9增程版、純電版的預計售價均為50萬-60萬元。另外,賽力斯有關人士也確認,問界M9新車預訂已近4萬輛,同時,賽力斯位于重慶的工廠正在抓緊提升產量,并已經開啟了每天兩班倒的生產模式。
此外,華為今年9月發布的問界新M7也仍持續熱銷。11月最新數據顯示,華為和賽力斯合作的AITO問界品牌當月交付量為18827輛,同比增長127.93%,環比增長48.24%,其中問界新M7單月交付15242輛,連續兩個月交付量破萬輛。
據賽力斯有關負責人透露,AITO問界新M7大定破10萬輛,預計12月將完成交付23000輛,2024年月度交付超30000輛。
國盛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考慮到華為在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智能安全等方面的產業引領效應,在整機廠競爭加劇環境下,華為合作生態有望提升產品力,產業鏈相關公司有望受益。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博俊科技、恒勃股份、雅創電子等A股上市公司已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直接或間接為問界M9車型供應相關產品。
責編:陳英
校對:祝甜婷
聲明:以上未標明來源、無水印的圖片來自時報財經圖庫。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End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1471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